網絡書店無法取代傳統書店,而傳統書店同樣無法抵制網絡化,充分利用數字技術,傳統書店才有未來。 數字化時代的到來,使得傳統書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技術和市場空間。傳統書店在網絡時代的發展之路應該怎麼走,成為上至出版社、下至各類零售書店關心的問題。8月23日,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非國有書業工作委員會(簡稱「非工委」)、北京新六感出版創意與國民閱讀促進中心組織浙江省新華書店集團公司、龍之媒廣告文化書店、萬聖書園、當當網、光合作用書房、台灣博客來網路書店、紙老虎圖書有限公司的代表,共同探討網絡時代傳統書店的生存發展之路。 網絡書店與傳統書店的異同、網絡書店對於傳統書店的衝擊成為與會代表首先關注的焦點。萬聖書園總經理劉蘇裡認為,網絡書店「24小時營業、送貨上門」等吸引讀者的地方事實上都是首先從傳統書店開始嘗試的,查詢檢索方便才是網絡書店真正的優勢,傳統書店無法與之媲美;但他並不認為這是網絡書店的創舉,而是信息技術發展所帶來的。對於網絡書店打折的做法,劉蘇裡認為是「無視行業規矩、交易規則」的做法,簡直是在「割喉」。 龍之媒廣告文化書店總經理徐智明也坦言,今天第一季度,龍之媒書店的營業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0%,經過調查發現,顧客被網絡書店搶走,所以,龍之媒書店也在致力於發展自身的網絡書店。 但是,網絡書店與傳統書店並非對立關係,這是與會人士的共識。浙江省新華書店集團配供部經理、博庫書城網站運營總監季愛平認為,網購是一個群體選擇的消費方式、生活方式 ,而且增長迅速;網店銷售增幅遠高過實體店增幅。事實上,門店銷售和網絡銷售面對的是不同的顧客群,彼此是不可取代的,甚至可互動、互促,提高交易頻率。 說到網絡書店與傳統書店的異同,季愛平認為,傳統書店是地域性的封閉市場,容易形成地域優勢,有利於防止外來競爭力的侵入,但是市場總量受地域限制,不利於銷售開拓;網上書店則屬於無邊界的虛擬市場,市場總量不受地域限制,利於銷售開拓;而「微量、微利」,則是網絡書店、實體書店共同面對的問題。她認為,不可否認的是,當當網、卓越亞馬遜網讓出版社與發行商嘗到了在網上賣書賣碟的「甜頭」,得到了比其他零售企業更好的折扣,實惠了網民,又建立了「質優價廉」的品牌形象;但同時,出版社也存在著「重此輕彼」的片面行為,典型的就是忽視總銷量、看重單品銷量,從而偏重網絡書店。「如果出版社不一視同仁,會傷害實體書店市場,最終也會傷害自身。」 既然網絡化的時代潮流與大勢不可逆轉,如何抓住時機,順流而上,建立自己的網絡書店,就成為現在大多傳統書店在思考和實踐的事情。 浙江新華在2006年開通博庫書城網,開始嘗試網上B2C業務,2007年開通B2B、B2G,走的是低成本運作策略,對「傳統時代」下儲備好的的供貨商、信息、產品、物流、技術、人力等資源進行整合與延伸利用。由此可見,與網上書店整合其他商品、走網上商城之路的模式不同,以浙江博庫書城網為代表的傳統書店拓展的網絡書店走的是整合業態的道路。浙江省新華書店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潘明青認為,數字化時代也好、網絡化時代也好,都是新技術對傳統出版業、傳統書店的挑戰,同時也是一次機遇,所以,傳統書店必須直面新技術和擁抱新技術,但是,傳統書店什麼時候使用「新技術」必須選擇恰當的時機,而且,傳統流通企業辦網上書店必須找準自己的定位。 除了浙江新華這樣的大書店,現在的網絡環境也為中小書店提供了更好的發展空間。徐智明認為,網絡時代對於傳統書店來說是「新挑戰、新空間、新成長」,2006年8月,龍之媒廣告文化書店開始致力於建立網絡書店,推出書刊試閱讀服務,解決當當、卓越亞馬遜等網店不能試閱讀的弊端,並且適應廣告設計這類高碼洋專業圖書的特徵。現在,網店的銷售額占龍之媒總銷售碼洋的10%,徐智明說,以後計劃把網上銷售額拓展到40%。 在呼籲網絡書店回歸行業邏輯、按照常理出牌的同時,民營獨立書店的代表劉蘇裡也表示,獨立書店要想在網絡環境下生存,唯一法寶是把自己的特點做出來,並用所有的時間、精力、熱情去為這個特點的日益鮮明而不斷努力,因為正是「特點」才使得在書店生態群落中的獨立書店不至於因為同質化、人云亦云而大面積倒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