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李晶玉 vs 詹慶齡
2008/12/28 22:17:03瀏覽421|回應0|推薦0

現代與社會22

1.     後現代社會,大資本家必須分析了解企業的轉型,例如,「存貨」必須要能夠很快地賣光,存貨過多的壓力將使企業的成本升高,甚至有可能導致破產,所以,大量生產必須要非常精準地預估「市場的需求」,公司預算往往要花更多的錢在「市場調查與廣告」,而不是產品的研究與發展,並且一定要清楚地抓到消費者的「消費品味」,否則關門的企業將比設立新公司還要快。

2.     拉許和吳瑞認為,製造業在西方衰退,因為第三世界快速地工業化,在此同時,西方都會中心也逐漸式微,區域經濟逐漸衰退,這都因為農村地區的工業化,使西方的文化生活變得愈來愈碎裂,城鄉的差異性縮小。

3.      商品的象徵價值或符號價值(品牌)的重要性,逐漸成長,形成了一種高度專門的消費商品市場。然而,這往往牽涉到風格的模仿,而不是創新,結果,使不同歷史時期或文化的風格被大量抄襲,使得文化風格的差異,逐漸開始模糊。

4.      後現代文化社會中,社會學者相信,自由民主的資本主義,是導致人權保護的意識抬頭,也象徵過去文化霸權的歷史終結了。福山認為,自由民主制度乃是基於自由和平等的原則,這一種政治安排可以滿足人們內在心裡渴望受到肯定的需求,人們的期望受到肯定。對「民主的欲望」是心裡層次,人民的欲望是不能被簡化成只對經濟利益追求。

5.     後現代社會,「生產力」不再是經濟系統與社會變遷的首要因素,人們追求特殊的價值,遠勝於大量生產。馬克思認為,「人類的基本需要」強調了物品的使用價值;布希亞則認為後現代社會中,「消費者的需要與品味」主導了商業的發展方向,商品已經提前一步勾引人們的購買欲望,物品不再是維持基本生活,它純粹是為了滿足「消費欲望」。

6.      媒體商業化,為了利益所有的媒體必須刺激人的各種欲望,來達成它的收視率,造成人們接觸媒體不是為了求知、求真,而是滿足欲望;所有的媒體幾乎都是以勾起人們的「性慾」為主題;媒體著重的已經不是內容,而是形式,表達技巧勝過真實報導,以致於人們不會相信媒體的內容,人們收看新聞報導,純粹是為了欣賞「美女、社會戲劇」等娛樂功能。

李鈞震2.02.2008

http://tw.myblog.yahoo.com/jw!GVovYu6XEQUAIKTNVMwgnORt/archive?l=f&id=20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challe77&aid=2514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