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強降雨致珠三角多地發生淹水廣東全省提前轉移8萬多人
2023/09/11 23:45:46瀏覽129|回應0|推薦0

新華社9日報導,廣東省防汛防旱防風總指揮部辦公室透露,受7日至8日的強降雨影響,廣州、深圳、珠海、東莞、肇慶、佛山等市發生淹水、滑坡、道路中斷等險情。深圳市強降雨更打破了1952年有氣象紀錄以來7項歷史極值。截至817時,全省共提前轉移80048人。

 

Melodies on the Harp that bring Hop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AGgoPG1VFo

 

【摘要2023.9.9..中時】新華社9日報導,廣東省防汛防旱防風總指揮部辦公室透露,受7日至8日的強降雨影響,廣州、深圳、珠海、東莞、肇慶、佛山等市發生淹水、滑坡、道路中斷等險情。深圳市強降雨更打破了1952年有氣象紀錄以來7項歷史極值。截至817時,全省共提前轉移80048

深圳站、深圳東站普速鐵路及廣深城際鐵路共47列車停運,79條路段、6個收費站、1座橋實施交通管制,深圳、珠海、江門全市停課,佛山、東莞、廣州部分區域停課。

針對當前暴雨洪澇災害,廣東省減災委於818時將救災應急回應提升至級。受海葵颱風環流和季風影響,97日到8日早晨,珠江口兩側市縣普降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深圳市出現了超歷史紀錄的特大暴雨,廣州市番禺區南村鎮、佛山市禪城區石灣鎮的24小時降雨量也打破了當地歷史紀錄。

廣州、深圳、佛山、江門、中山5個地市啟動防汛級應急回應。全省7個水文站點略超警戒,101個大、中、小型水庫略超汛限,情況總體可控。廣東省氣象台預報,8日夜間至9日,粵西、珠三角南部有暴雨或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

 

連蘋果也遭報復在中國沒有企業是安全【摘要2023.9.9..自由】華爾街日報報導,在美中博弈中,蘋果已成為最大一枚棋子。蘋果在中國的業務遭嚴重威脅,重創市值。蘋果是全球最大企業,其業務任何風吹草動都將引發巨大的連鎖效應,如果連蘋果都不能豁免於中國報復,那麼幾乎沒有一家公司是安全的。

華爾街日報六日報導,中國禁止中央政府單位的員工使用iPhone與其他外國品牌的電子產品。彭博七日報導,相關禁令恐擴及國有企業以及其他政府支持的實體,在這個由國家主導經濟的14億人國度中,這將涵蓋一大部份人口。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國有單位」聘僱的城市員工達5630萬人,這些人的薪資高於中國城市平均薪資8%,對於專門生產高端電子產品的公司而言,這是很有吸引力的部份。目前蘋果每年全球銷售2.3億支iPhone,從潛在買家中剔除5600萬人,在智慧手機市場成熟、增長前景走低之際,十分值得關注。

此外,中國科技巨頭華為儘管在美國制裁下,仍推出速度據稱可媲美5GMate 60 Pro新機,其上市數小時便銷售一空,且已累積大批訂單。華為此新款手機的上市正值蘋果下週將公佈其最新款的iPhone 15,對iPhone新機的影響程度有待觀察。

過去兩週蘋果股價重挫近7%,市值損失1940億美元。目前中國政府對iPhone的使用禁令與後續情勢發展還有許多未知之處,在中國失業率攀升之際,北京至少有理由不過度傷害蘋果,光是河南鄭州一家蘋果手機組裝廠,據悉創造逾100萬就業機會。

這是蘋果在中國面臨的最新挑戰。截至6月底的過去12個月,中國佔蘋果總營收19%去年中國的疫情封城以及鄭州廠爆發的勞工暴動,導致銷售旺季期間iPhone出貨延遲。蘋果正試圖多元化生產基地,在印度與越南設立生產基地,儘管如此,中國仍是蘋果最大生產基地,而iPhone是蘋果最大業務,佔營收52%。諷刺的是,這使蘋果在美中經濟冷戰中,容易成為目標。

然而,任何對蘋果的掣肘將對整個科技領域造成巨大的連鎖反應。蘋果是全球晶片最大買家,因此費城半導體7日重挫2%,生產iPhone關鍵無線射頻晶片的科沃(Qorvo)、思佳訊(Skyworks)等公司股價暴跌逾7%。在中國設有重要製造據點的個人電腦大廠惠普(HP)與戴爾(Dell)也下挫逾2%。報導結論說,「如果連蘋果都無法躲避美國與中國之間的子彈,哪家企業能躲開」?

 

碧桂園大馬「森林城市」淪鬼城 3.2兆資金套牢【摘要2023.9.9..自由】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碧桂園深陷債務危機,在馬來西亞耗資1000億美元(台幣3.2兆元)的大型開發案「森林城市」Forest City)被稱為「鬼城」,就像中國各地的大型開發項目一樣,建立在宏偉的夢想之上,但從未真正完工

森林城的建造地區位於馬來西亞南部的柔佛州,以前是一片未開發的叢林,距離新加坡僅幾英里,碧桂園計劃在填海土地上建造4個島嶼。碧桂園通過當地合資企業Country Garden Pacificview持有森林城市60%的股份,其餘股份由一家名為Esplanade Danga 88的實體持有,該實體是一家馬來西亞私人公司。建案於2015年破土動工,迅速建造了數十座大樓和附近的一個高爾夫度假村。

不幸的是,目前這群可供數萬人居住的豪華大樓俯瞰著大海,陷入困境的碧桂園在規畫和興建這片土地近十年後,幾乎完全空置。雖然碧桂園稱超過80%的住宅單位已售出,然而,其中大多數似乎是作為投資購買,並且無人居住,當地房地產網站上列出了數百件可供轉售和出租的單位。

森林城市原本是碧桂園在海外的華麗展示品,但隨著開發商出現財務困境的跡象,現在卻成為債權人的目標。森林城市​​是碧桂園在中國以外最有價值的資產。總部位於紐約的高博金律師事務所合夥人約翰·John Han)表示,如果該公司最終違約,這個未完成的大型項目可能會幫助其債權人收回約15億美元。不過Han也警告,由於中國法律體系的某些特點,國際債權人通常很難獲得在中國大陸註冊的資產和公司子公司。

空無一人的森林城市提醒人們,導致中國一度繁榮的房地產業陷入困境的一些核心問題是高舉債和過度建設,以及一系列的霉運。森林城​​體現了碧桂園在潛力大、土地成本低的地方開發大型項目的戰略,這種模式在中國房地產市場蓬勃發展時推動了碧桂園的增長。

銷售放緩和債務,增加困擾著碧桂園在國內外的發展。8月初,碧桂園未能支付兩筆美元債券的利息,在本週30天的寬限期結束前支付了款項,勉強避免了違約,但仍引發了人們的擔憂。中國最後倖存的房地產巨頭可能會遭受與過去兩年違約的數十家開發商同樣的命運。碧桂園在香港上市的股票自今年年初以來已下跌一半以上。

 

印度G20華麗登場 這群人付出代價「大人物坐在我們墳上吃喝」【摘要2023.9.9..壹蘋】20國集團(G20)峰會登場,印度驕傲展現新德里乾淨進步的華麗面貌,不過數月來政府進行數十次拆除貧民窟行動,一般市民欣喜市容寬敞平整,但貧民卻失去僅有的家,他們悲傷又氣苦:「大人物來了,坐在我們的墳頭大吃大喝」。

許多貧民窟家庭在政府通令下匆忙搬遷,來不及打包所有家當,在怪手夷平他們稱之為「家」的結構後,他們冒險在廢墟中翻找撿拾尚堪用的物品。沒有被拆的落後社區,被用紗網包住,紗網上滿是G20的廣告看板,連當地村長譚瓦爾(Sonu Tanwar)不諱言,紗網就是遮羞布,他說G20峰會帶來改變,一般百姓也受益,「印度因G20的關係發光,變得更漂亮了。」

印度政府斥資270億盧比(約104億元台幣)翻新國際展覽暨會議中心,又耗費406億盧比(約156億元台幣)美化市容。在「美化」的大旗下,失去家的貧民何去何從,並非政府優先考量。

 

經濟景況「美升中降」其來有自【摘要2023.9.9..經濟日報】美中經濟近期一興一衰、一起一落,超出世人預期,算是一個意外。美國聯準會迄今已升息21碼共525個基點,但美國經濟依舊強韌,經濟衰退的疑雲逐漸廓清,軟著陸的音調高唱雲霄,短期內可避免陷入衰退的數據愈來愈多,市場咸認通膨已降至足以支持暫停升息的水平。

相反的,中國大陸經濟愁雲慘霧,消費、投資、外貿頻臨熄火,房地產爆雷危機四起通縮陰霾籠罩,世人擔心中國高成長時代終結,代之的是衰退、失落以及狼煙四起的危疑震撼。美國為什麼能脫拔而出?中國大陸為什麼深陷苦海?

首先,美國私人部門投資趨勢生猛,製造業訂單轉旺,在科技帶動下,工業生產成長,需求低迷的情況逐步紓解,供需動態平衡明顯改善。

反觀中國,面臨經濟增速劇降、供應鏈外遷和社會預期不佳等不利因素衝擊,出現了40多年來從未有過的年度、季度經濟成長低於美國的現象。2023年上半年數據顯示,中美經濟量體差距繼續拉大,從去年占美國GDP70%萎縮至約63%。這是自1976年以來美國第一次年度增速高於中國。美國官民對經濟的自信明顯上揚,中國則陷入沮喪與焦慮中。

關鍵之一是這幾年拜登政府挹注大筆資金,運用各種方法鼓勵投資及製造業返回美國,現已卓然有成。他上任兩年半以來,致力於半導體和清潔能源產業,已吸引全球超過5,000億美元的內外資私人投資。

中國則嚴密防疫干擾企業經營,並對民營企業強力整頓,房地產、平台經濟與補教業受傷慘重,銀行「國進民退」的資金配置與流向做得涇渭分明,產業鏈和出口產業大量外移,內外資對政策穩定性與經濟前景信心低落,導致投資嚴重萎縮。

拜登致力於營造友善的企業經營環境,政府採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用在激勵消費與支援投資。今年6月以來,拜登政府眼見通膨穩步回落,就業持續強勁,乃利用契機加大力度進行公共投資,激勵了民間投資意願,政策提振製造業的規劃取得明顯成效。

中國民營企業的經營環境近年明顯轉壞,政策壓制、金融冷漠行政干擾持續升高,導致民企意興闌珊,以往總體趨勢是外國向中國轉移、中國東部向西部轉移。近年來,總體趨勢卻變成中國向印度、越南甚至美國轉移。中國實際利用世界對外直接投資(FDI)總額中的占比從2020年的14.5%降至2021年的10.5%

儘管中國仍是全球產業鏈最完備的國家,但大量產業鏈外遷,已對經濟成長造成重創。在戰狼外交肆虐下,澳洲、日本、韓國等國擺著一副不惜犧牲經濟利益,全面協同美國「去風險化」疏離中國的姿態。拜登政府實際上已在大國博弈和經濟利益上取得可觀進展,國際奧援幾乎如斯響應。中國則在西方國家間愈來愈孤立,只能和南方國家抱團取暖。

美國統合西方國家對「中國威脅」及「去風險」的政治共識已全面行動化,在地緣衝突、貿易摩擦的大背景下,短期經濟景況上已經讓位給「美升中降」。中國目前的景況是高新科技發展被卡脖子,思想觀念上被「社會主義現代中國」卡腦子,國際話語權被卡嗓子,所以經濟陷入內外交困中。於是乎,歐美樂觀人士已為「西方重新崛起」造勢,「中國崛起終結」的氛圍則被大肆渲染,對內外都在逆風逆水的中國而言,確實需要在發展戰略上深切自省,大幅調整。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challe77&aid=179861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