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9/04 23:16:15瀏覽165|回應0|推薦0 | |
中國大陸海關總署於7日發布8月進出口數據,在7月數據大幅遜於市場預期背景下,8月數據持續受到關注。機構法人預期海外需求持續疲軟,以美元計價的大陸8月進出口數據,恐持續雙位數負增長。
Beethoven Piano Concerto No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QObiL-ZYsw
【摘要2023.9.3.日.經濟日報】中國大陸海關總署於7日發布8月進出口數據,在7月數據大幅遜於市場預期背景下,8月數據持續受到關注。機構法人預期海外需求持續疲軟,以美元計價的大陸8月進出口數據,恐持續雙位數負增長。 按美元計,大陸此前公布的7月出口年跌14.5%,跌幅比前月擴大2.1個百分點;進口年跌12.4%,跌幅亦擴大5.6個百分點。兩項數據均不如市場預期,尤其進口數據,市場原預計跌幅收窄。 實際上,大陸7月進出口均連續三個月衰退,且出口續寫2020年3月新冠疫情大流行以來的最差表現。
昆山台商出走事實【摘要2023.9.3.日.自由】南華早報報導,過去30年台商的設廠,造就江蘇昆山市成為中國最富裕的城鎮,而今年以來,台商遷廠至越南的傳言沸沸揚揚,讓昆山在地人憂心忡忡。儘管中國官方否認,但台商出走潮卻是不爭的事實。 根據中共喉舌「人民日報」的報導,台灣資金的湧入,使昆山在過去17年來一直是中國最富裕的城鎮。台資企業直接貢獻昆山30%的生產總值(GDP)、50%的工業產出、60%的外國投資,以及70%的進出口額。截至2020年,有超過5300家台灣公司、約10萬台灣人落腳昆山。如果他們都離開,昆山的未來何去何從? 沒有官方數據統計今年有多少台商出走,不過多家企業證實人們正在離開,其他則至少探尋在其他城市或其他國家的經商機會。一名台商協會首長說,「去年疫情解封時,30桌的餐會輕鬆就能找齊人,如今不管多麼努力,最多只能辦20桌」。 5月間當台灣媒體報導,三分之一台商已出走蘇州(昆山的上級城市),留下的三分之二也轉移部分產能。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對此駁斥說,今年第一季蘇州新設的台資企業98家,年增6.5%。 今年初離開昆山的陳姓台商說,「一些廠仍留在那兒,但老闆們都走了」,他補充,今年一月北京放寬邊境管制後,一些台灣年輕人仍赴中國工作,但這不足以抵銷離開的人潮。 南華早報導,地緣政治的疑慮,在台企撤離中國的決定上具有更大影響力。自2018年美國總統川普開始推動美企脫鉤中國以來,越來越多外國客戶施壓台灣製造商,將產線遷往越南與泰國等其他國家。 疫情3年,全球對電子產品的需求暴增,讓台商該壓力獲得喘息,但隨著疫情結束,「去中國風險」再度成為拜登政府的重中之重,加速企業更大規模的出走中國。昆山機械製造商杜彼得(Peter Tu)說,相較於其他外商或民企,台商的出走格外令人注目,因為他們主要集中在出口為主的電子產品。 他指出,「那些出口美國的終端產品一定要去越南,這是客戶的要求,如果不走,就無法接到任何其他訂單,所以儘管遷廠有各種不便,但為了活下來,他們一定要走」。 除了美國進口商,越來越多其他國家客戶也要求,台灣出口商在中國之外建立替代的供應鏈,因為擔心美中緊張的不確定性上升、台海緊張升溫,以及任何封鎖造成的可能干擾。台商的出走已衝擊中國出口。根據中國海關數據,今年前7個月,外國製造商的出口年減15%,中國整體出口年減9%。
【摘要2023.9.3.日.自由】出身台南的杜姓台商說,在美國供應鏈去中化政策下,美國客戶要求遷移產線,否則不下訂單,「為了活下來,他們(台商)一定要走」。美國客戶要求遷移產線台商:為了存活「一定要走」 南早報導,自2018年美國前總統川普推動美企脫鉤中國後,越來越多外國客戶施壓台商,將產線遷往越南與泰國等國;隨疫情結束,「去中國風險」再度成為拜登政府的重中之重,加速台商更大規模出走。
從吹捧到絕望華爾街喊賣中概股【摘要2023.9.3.日.自由】中國經濟陷入內憂外患,內有房產風暴、地方政府債務瀕於崩盤,外有地緣政治緊張持續升高、出口降溫,且美國和其盟友對中國的科技出口管制一波接著一波,華爾街投行、避險基金及各國退休基金,從過去追逐中國概念,近年來紛紛減少或退出中國投資。 管理約5320億歐元(約18.3兆台幣)資產的荷蘭資產管理業者APG表示,由於擔憂升高的地緣政治風險,其退休基金客戶正在迴避中國市場;這是繼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GIC、加拿大安大略教師退休基金、加拿大退休基金魁北克儲蓄投資集團(CDPQ)之後,又一國際資產管理業者準備減少或退出中國投資。 被稱作「女股神」的方舟投資管理公司創辦人伍德(Cathie Wood)七月下旬表示,其操盤的ARK創新ETF基金(ARKK)已將對中國曝險部位降至零;她直言特別擔心中國房地產市場,房地產業促成了中國約十五年高達雙位數的經濟成長率,這樣的成長可掩蓋很多隱藏問題、尤其是債務。 高盛發布報告指出,全球避險基金自五月以來一直在拋售中國股票,在八月十四日向美國證管會(SEC)提交文件中指出,包括Coatue、D1 Capital與老虎全球管理公司在內的美國大型避險基金,都在第二季出清中國持股,因中國經濟前景不穩定,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也持續加劇。 過去最積極擁抱中國的全球最大避險基金橋水聯合(Bridgewater Associates),第二季已出清三分之一的中國股票,包括賣掉十三家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持股,其中包括出清百度持股、大幅減持中國三家電動車廠「蔚小理」的存託憑證。 高盛指出,近來避險基金對中國的持股,無論是多單或空單全部出清,這意味了外資認為,中國在經濟危機加劇時,可能進一步封閉金融市場,他們擔心資金會拿不出來,還是先跑為妙。
英特爾求助台積電 6千億元訂單擴大外包【摘要2023.9.3.日.自由】英特爾為了解決自身製造的缺陷,希望利用台積電的能力,來解決問題。據Trendforce報導,隨著外包趨勢的興起,英特爾將在2024-2025年期間,將大部分訂單外包給台積電。 英特爾代工廠在良率方面,一直存在延遲和缺陷困擾,尤其是10奈米製造,因此公司現在計劃聯繫台積電來履行訂單。 高盛銀行分析指出,2024年和2025年外包總額可能分別達到186億美元(台幣5925億元)和194億美元(台幣6180億元)。台積電通過製造服務的收入在未來幾年可能達到97億美元(台幣3090億元),其中相當一部分實際上是由英特爾自己貢獻。 通過此次合作,英特爾旨在增強其晶片設計部門,該部門嚴重落後於其他競爭對手。無論如何,這對英特爾來說都不是好消息,因為這會讓他們偏離自給自足的目標。 最近報導指出,由於對晶圓產量和相應CPU塊尺寸的擔憂,英特爾的Meteor Lake產量也出現了大幅削減。雖然Chipzilla對其Intel 4處理器表現出自信的態度,但從相關報導來看,肯定達不到預期。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