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內容轉載自
http://underachieversoverachivement.blogspot.tw/2010/10/blog-post.html
惠慶宮 - 恨中錄 1795-9 (第57頁)
癸亥年(1743)春天我的長兄行了冠禮,而婚禮則定在甲子年(1744)。我算著日子等著我的新嫂子的到來。但讓我驚慌失措的是,我被選定為世子的新娘了。一開始,母親並沒有把我的名字上報給王室揀擇。[*] 他認為世子嬪揀擇名單上少了一個儒生的女兒應該也無所謂。但父親說,"身為臣下,怎可欺瞞聖上。"所以他呈上了我的名字。但那時我家裏非常的貧窮,根本沒有錢為我置裝參加揀擇。母親用了一塊原本是攢來要替我死去的姐姐做嫁妝的布料,做了一件裙子,而內襯和襯衣則是用舊衣服做成的。我們的確就是這樣的貧窮! 我仍然可以清晰地回想到母親那辛苦東拼西湊為我置裝的身影。
九月二十八日正是三揀擇中的初揀擇,[**] 我是所有候選名單中最年幼的一個。我想我可能因為年紀小(所以才會引人注意),想說自己可能在回家的路上得以參觀華麗的宮廷。然而,主上殿下(英祖)卻明顯的青睞我,而王妃殿下(貞聖王妃)則是特別地對我感到有興趣。
宣禧宮(英祖後宮暎嬪李氏),世子的生母,並沒有位列在揀擇世子嬪的房中席位。而是在揀擇之前,她就在自己的殿閣裡召見我。當她看見我時,看起來非常高興而可親。我想她會對我這麼慈藹是因為我只是個小孩子。女官們彼此爭著要坐得靠近我一些,這一切都讓我感到不自在。然後,我們都被下賜了禮物。宣禧宮娘娘與和平翁主(宣禧宮長女)檢視著我的舉止儀態並教導我修正自己的應答態度。
[*] 在朝鮮王朝期間,王室子女配偶的選擇,被稱為三揀擇(三階段選拔),進行如下。一道聖旨發出要求合格的男孩或女孩的家庭呈送他們的名字。經過篩選,剩下的候選人被要求到宮廷。在三次揀擇之後有最終揀擇。關於思悼世子選嬪的聖旨於1743年發出。英祖實錄58卷15張A面
英祖實錄58卷15張A面
[**] 八名女孩在初揀擇中入選。英祖實錄58卷26張A-B面
英祖實錄58卷26張A-B面
本頁內容見 「閒中漫錄」手抄本第1冊,第11 、12張圖
[註1] 本頁面第一段一開始提到洪樂仁的冠禮,及次年要舉行的婚禮,不在手抄本第1冊,第11張掃瞄圖中
[註2] 在1795年的回憶錄第3頁,就提到惠慶宮有一位早夭的姊姊。因為家貧,為了要參加揀擇,母親將原本要準備給姊姊的布料拿出來給她做衣服。但兩次手抄本提到的是 「有兄弟」、「先兄」這是朝鮮王朝的習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