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內容轉載自
http://underachieversoverachivement.blogspot.tw/2010/10/blog-post.html
惠慶宮 - 恨中錄 1795-5 (第53頁)
我的母親在戊午年(1738 )失恃,在那之後的三或四個月尚未從喪母之痛恢復前,她產下我的三弟(洪樂任)[*],慰藉了她在庚申年(1740)生病的公公。在沉重的服喪期間,母親變得極度虛弱憔悴。考量到她虛弱的狀況,父親要求她服用那些祖父過世後剩下來的補藥。然而,母親仍十分焦慮地在她的娘家事務上勞心勞力。忙亂中,母親忘了服用那些父親要她服用的補藥。父親覺得他妻子的行為十分地不足取,為此深感不快。我和母親一起回她的娘家,但父親卻來了要帶我回家,並嚴厲的責難了母親。因為不能在娘家長住,母親回來了。父親不肯見她,並傳了一些刺耳的話。母親很難過,她認為父親太過嚴苛,為此她絕食了。那時正是仲冬時節,不幸的是,他們都正在絕食並為彼此不愉快的關係而沮喪難過。這讓我覺得自己既孤單又不安,因此也吃不下飯。父親感受到我的不安,對此感到很愧疚,於是他開始進食了。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難過,母親也開始恢復她從前那令人愉悅的笑容。這真是個讓人開心的轉變。我的雙親稱讚我,說" 這麼小的孩子就已經知道為父母的不合難過啊! " 他們給我一個玩具壺和一個鍋子當作獎賞,我很開心的玩著這些玩具。
我父母親的孝行仍歷歷在目,每天薄暮時分,父親就會來到祠堂,之後,便會拜訪他的繼母並問安,先是鞠躬而後再以親切的言辭和溫和的面容和她交談。祖母也以相同的方式,報以關懷和更勝於對她親生子女的信任。即使是個孩子也能明白地看出她對這個繼子的重視更勝於親生子女。我明白這實在是件很不尋常的事,而這一切都是父親的真誠奉獻所致。
父親對於她的姊妹們也有著超乎尋常的關愛。[5]
[*] 儒家規範中禁止在服喪期間有性行為。洪樂任實際是在1741年出生,惠慶宮洪氏旨在避諱交代雙親在服喪期間懷上三弟的事實。
[5] 洪鳳漢的第一個妹妹是李德重—時任議政府參議—之妻。他的二妹嫁給李彦衡,他是青陵君[註1]—宗室成員—的兒子,曾擔任承政院承旨的職位。最小的妹妹則嫁給趙曮(1719-1777),他有一個輝煌但又混亂的事業。他以財政和農業管理聞名[註2]。他死在他的流放地。
[註1] 溫嬪韓氏(宣祖後宮)→慶平君李玏→嶺陽君李儇→東原君李潗→繼子青陵君李模→李彥衡 (見下面附圖)
宣祖後宮-溫嬪韓氏後代
[註2] 趙曮 - 朝鮮後期的文臣,韓國最先栽培甘薯的人。
豐壤趙氏
※由於英譯本沒有完全對照手抄本順序翻譯,後續找到時再將圖補上。
※本頁一開始提到:我的母親在戊午年(1738 )失恃,這一小段是出自手抄本第1冊,第10張掃瞄圖的第1、2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