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9/01 07:22:13瀏覽1809|回應8|推薦137 | |
---生死戀與音樂之愛 幕開處,亮著影帝德巴狄厄上了白粉的大臉,垂著山丘般的假髮,他傷感地掉入回憶的夢幻中,頃刻,又為宮廷樂團的踏響節拍驚醒。他演活巴洛克時期,路易十四宮廷樂師馬航.馬瑞(Marin Marais)。終於他喝令音樂停止,命令放低簾幕;在幽微的暗影中,低音古提琴登場。馬瑞開始示範這種樂器,尾音有如將死歎息般的音色。並在他偉大的老師--聖哥倫布靈魂之前,謙卑地匍伏。 法國小說家帕斯卡.齊尼爾(Pascal Quignard)寫十七世紀音樂家聖哥倫布和馬航.馬瑞的生死戀和音樂之愛。低音古提琴質樸卻又如泣如訴的音色,穿透其中。神秘的聖哥倫布之名,音樂史上只有記載他在六絃的古提琴上多加一絃,成七絃琴,使音質更為深沉;他發展出將琴身夾於兩膝,將琴弓夾於兩指的奏法,使樂音更靈活而有表情。
在郭爾諾的電影〔世界的每個清晨〕中,德巴狄厄以朗誦詩的節奏,敘述這些史實。這齣電影之美,恆在我心頭。和普林斯頓美術館藝術總監說起,也是她的最愛。 郭爾諾的電影美感深刻,場景簡潔,很多風景與法國風景畫家Corot 的畫相仿,聖哥倫布家,設於雨洗石的鄉村莊園,田園詩般優美。音樂與語言,相得益彰,顯現導演的藝術造詣。音樂全由西班牙低音古提琴名家JordiSavall演出原作,當年囊括了法國電影大獎,也喚醒法國再追溯巴洛克音樂的熱潮。演員的身體語言,也難能可貴地與演奏疊合得十分自然。 隱逸的聖哥倫布,凝重著臉,奉行跡近清教徒的詹生教派(Jansenisme),身穿過時的黑衣,上嵌漿直的白領項圈。他悲切的琴音,源自對亡妻的追悼,未能送終的悔恨,化為貫穿本片的「哀悼之墓」。聖哥倫布築了茅屋,與世隔絕,寂寞地奏著哀樂。宮廷樂師聽到他的高深造詣,將他上荐。但他對皇室三番兩次的徵召,皆頑強拒絕。他的音樂不為取悅聽眾,甚或國王。他習慣在原野呼吸,喜歡他飼養的動物勝於國王的使者。他有陶淵明般的風骨,把來訪的御用樂師推搡走。
聖哥倫布的兩個女兒,在簡樸的環境,受嚴謹的教育長大。聖哥倫布拙於言辭,說不出慈愛的話語,管束女兒,只知將她們鎖到地窖。他拉琴忘了時間,女兒只能相依瑟縮著取暖。她們攀緣遙遠父愛的途徑,唯有通過音樂。出落得清秀脫俗的大女兒與父親合奏時,與音符顫動,幾乎是至高狂喜的神態,令人印象深刻。而平常她們只慣於炊事與耕作。 至此,一個年輕男人的到來,已是呼之欲出。小說家齊尼爾的文辭,像那時代盛行的牧歌,以俚俗生動的字眼,描繪田園生活及市井小民。德巴狄厄的兒子飾演年輕的馬航.馬瑞,出現在只有黑白和亞麻色的聖哥倫布家門口時,「紅得像雞冠花」。並敘述到了青春期「臉和腳長了毛,嗓音破裂」,被逐出宮廷男童唱詩班的窘態。雖然他的演奏浮誇,但因著他話中悲切之意,及大女兒的請求,聖哥倫布勉強答應收他為門徒;但斷言他至多能成為「替歌舞伴奏,取悅人耳朵」的樂伎,永遠不會是音樂深入人心的大師。 馬瑞進入聖哥倫布家庭,旋與大女兒Toinette展開情緣,她打從開門迎接他時,即為他鬆開胸衣繫帶。但男女歡愛總和對音樂的饑渴糾纏著。就是馬瑞後來為名利所誘,到國王御前演奏之故,被逐出師門,Toinette仍因著戀情,授他琴藝。並在滂沱大雨中,帶他到架高的茅屋底下藏身,潛伏著聽取聖哥倫布當時正熱衷的旋律,和裝飾音奏法。(待續)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