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7/29 04:33:08瀏覽727|回應0|推薦19 | |
乙年 常年期第十八主日 薛恩博樞機 著 丁穎達教授 譯 默想: 丟棄食糧,是我迄今做不出來的事。只要從小被耳提面命地教訓過,麵包是珍貴的物品,不能隨便扔掉;即使長大成人以後,也絕不會做出丟麵包的事。 在現代社會裡,大量的麵包和其它食品被丟棄、被銷毀,這實在是駭人聽聞、而且不受祝福的行為。 耶穌神奇地以五個大麥餅增餅,餵飽了在場的五千多位群眾;之後,祂吩咐門徒們把剩下的餅收集起來,結果裝了滿滿的十二筐。福音沒有提那十二筐剩餘大麥餅的用途,但是我們可以毫無疑問地假設,它們沒有被丟棄。糧食是珍貴之物,怎可任意丟棄? 耶穌在今天的福音裡,講的是另一種更珍貴的食糧。祂當時住在葛法翁,群眾前去找祂。是甚麼力量驅使他們去找耶穌呢?是祂到處行奇蹟的名聲,還是更深遠的動力呢?是滿足身體饑餓的食糧,還是供給精神饑餓的滋養品呢? 人們當然會體驗這另一種饑餓,其實耶穌經常談到這種饑餓,譬如祂說過:「經上記載:『人生活不只靠餅,而也靠天主口中所發的一切言語。』」(瑪四4;申八3)耶穌在今天提醒我們,不要光留意會腐壞的食物,而更要關心能維持永生的食糧。 耶穌的聽眾們多多少少都瞭解到,祂所說的這種永生食糧,不但能同時滋養身體和靈魂,而且還與天主的旨意休戚相關。生命只有與天主親密契合,才能滿足靈魂深處的饑渴。於是群眾問耶穌:「我們該做甚麼,才算做天主的事業呢?」耶穌的答案非常簡明扼要:只要信,就能滿足靈魂的渴求;當然不是信占星術、宿命論、或密宗,而是信從天父派遣來的耶穌基督。 我們不難理解,耶穌的聽眾剛開始無法領悟祂的教訓。對天主的信德能鞏固、安慰我們的心靈,許多人在他們自己的生活中已經體驗到這項事實。但是耶穌只不過是個人,要去相信祂,群眾就覺得有點牽強。他們於是向耶穌要求一個神蹟,一個能叫他們信服祂的證明。他們要知道為甚麼他們應該相信祂。他們的想法沒錯,不應該盲目地去相信,否則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耶穌又一次語出驚人地說:「我是生命之糧。」耶穌這句話的真正意義是:「你們的生命出於我。誰把我帶進他的生命,他就會發現我能夠完全徹底地滿足他心靈上的饑渴。」 耶穌把自己稱為是天主給人類生命的真食糧。許多人能印證祂的話,因為他們在生命中真的經歷到耶穌,他們可以證明耶穌的許諾:「到我這裡來的,永不會饑餓。」他們在耶穌內找到他們所心儀神往的:確認自己被愛,被接受,不受任何判斷,能夠去信賴。他們在耶穌內找到生命中最重要、最珍貴的「愛的食糧」。 反省與實踐(輔神禮儀中心提供):
http://s59.photobucket.com/albums/g285/catholiclouisiana/catholic2/ http://www.c2believestudios.com/art_in_words http://www.cultureunplugged.com/play/1081/Chicken-a-la-Carte/TVE9PStP#videoDetail (非常感人的得獎記實短片)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