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幸福】 典藏德蕾莎姆姆的愛 文/姜捷 我對幸福的要求點非常低,常常是看了一本好書、一場好畫展、一場好演出,就覺有眼、有耳、有感受力的人生哪,真是幸福的不得了! 56 歲生日前夕,獲得了一本珍貴好書,真讓我開心到不行,光看這本書的裝幀就愛不釋手,不斷撫觸!再讀之後,更是喜樂非常,心中充滿愛與幸福,沒錯!這本書就是我畢生的偶像──德蕾莎姆姆所寫的《愛的喜樂》,是她句句真摯、字字感人的 366 則生活嘉言。 從印度加爾各答回台灣,我就決定在今年 8 月 26 日 德蕾莎姆姆百歲誕辰之前,要好好寫一本去印度做感動服務的書,無奈半年一轉眼去,文章還寫不到一半,數千張圖片也沒有好好整理,時間就悄悄溜走了!懊惱之間,依然存著向德蕾莎姆姆恭賀生日快樂的心願,欣喜的是,上智文化為了向德蕾莎修女致敬,特別改裝再出修訂版的德蕾莎修女嘉言集《愛的喜樂》,並以手工設計打造出限量 2000 本特殊裝幀的典藏版,為了體現德蕾莎姆姆一生服務貧窮中的至貧者的精神,營造出書本粗糙、質樸、古拙的手工情味,讓我一下子就想起在印度的 Mother House 看到仁愛傳教修女會小教堂裡的聖經或祈禱經文,每一本都用粗糙的牛皮紙包覆起來,當地修女說,德蕾莎姆姆惜書也惜資源,她的每一本書都自己用回收紙包書皮,翻爛了,毛邊了,書背掀開了,才肯再換一張包書的紙,好讓一本書日日翻閱、時時品讀,也可以使用得久久長長。 典藏版的德蕾莎修女嘉言集《愛的喜樂》,幾乎看不見中文書名,卻有燙凹的一句德蕾莎姆姆親筆所寫的嘉言集燙凹在書的封面上,看不見字,但伸手輕輕撫觸書皮時,那感動就從心靈深處流淌出來了,感覺與她如此靠近,如此可以靜靜對談,慢慢體會她的 366 則生活嘉言,沒有大道理,沒有說教,沒有規誡,全都是再平常不過的生活點滴,卻一字一句的凝聚了愛,匯流了如何踏實的去活出愛,如何用善體的心去幫助別人,而不會讓人覺察出被憐憫而受傷,她的心思是那麼的細敏,胸懷肚量是那麼的包容,遣詞用字是那麼的簡潔精要,最最重要的是她是這麼被矚目、被推崇、被誇讚的人,可是,我們讀到的她的心,始終是如此謙遜、和平、慈悲與寬容。 一本書,寫滿了德蕾莎姆姆的生活箴言,品讀在心,深深覺得她還活著,還那麼從容而智慧帶領我們活出愛,一頁頁的關懷和平,關懷教育,關懷心靈,關懷貧窮病弱、孤老無依……為最最弱勢的人預約了幸福,讓他們在人生終點前覺得溫暖與被尊重,讀著讀著,腦中思緒就飛回「垂死之家」,看到那些平靜而感恩的微笑臉孔,撫摸著她們一直向妳合十感謝的瘦骨嶙峋的手,那種心中的震撼;更可貴的是她的精神影響所及,為國際志工也預約了幸福,在全世界的 800 所仁愛之家服務的人都懂得了愛,體會了服務學習的成長與豐收,那種美好,無法言傳,但在《愛的喜樂》書中,可以了然為什麼德蕾莎姆姆會有如此破俗的行為,因為她超凡的思想,因為她一刻也不停的身體力行──愛! 趕快上博客來網路書店訂購 79 折特價的《愛的喜樂》,德蕾莎姆姆教我們心懷大愛做小事,我衷心推薦這「小事」就從買一本好書分享給你最關心的朋友,為他預約一生一世的幸福開始吧!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 | 2010.07.08 04:10 am |
| 攝氏三十八度,高溫,台北。一家沒有空調的裝訂廠,一群揮汗「刮書」的天主教修女。 電風扇吹不乾修女濕透的衣襟,緊握鐵尺刮書的手,刷刷刷不曾停歇。這群隸屬天主教聖保祿孝女會的修女忍著酷暑,在沒有空調的裝訂廠,埋首修飾兩千本記錄德蕾莎修女嘉言的新書:《愛的喜樂:德蕾莎修女嘉言錄》。 修女們用手工,仔細在書頁三邊刮出毛邊,傳達德蕾莎簡樸清貧的生活態度,就像德蕾莎姆姆當年用最粗樸的紙寫信記事般,也替未來的讀者,預留下質樸。 「這些書是我們的孩子!」上智出版社總編輯黃素玲修女說,今年八月是曾獲諾貝爾和平獎的德蕾莎修女誕辰百年,她們期待以日記形式編纂、每天都可看見一篇德蕾莎嘉言的《愛的喜樂》,讓今日讀者得到祝福與鼓勵。 裝訂廠沒有空調,只有電風扇,卻因角度關係,沒法吹到四位親自手工「刮書」的修女,好幾個人都濕透衣襟。 黃素玲修女笑說,修女的衣服比一般人多一點,共四層,她因會出手汗,還得戴著麻布手套刮書,刮得手紅腫,「但這都值得,我們覺得很幸福。」 《愛的喜樂》手工裝訂書限量兩千本,黃素玲修女期待,讀者讀書時能感受到她們的祈禱,即德蕾莎所強調的「關心人要從周邊的家人開始,再越傳越遠」。「不只是我們在祈禱,留在教會內的修女們,也在幫我們和讀者祈禱出書順利」。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5711756.shtml |
譯者在此特別感謝上智出版社聖保祿孝女會的修女們,以及過去十年來讀者對本書初版的厚愛!本篇感謝姜捷姊、聯合報何定照記者、奈米小茵、Jonathan、風火奇俠提供再版消息及圖文!
由修女組成的上智出版社,推出德蕾莎修女嘉言集《愛的喜樂》,紙頁三邊都由手工刮出毛邊,希望呈現德蕾莎修女的質樸精神。圖/上智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