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12/06 13:41:44瀏覽101|回應0|推薦1 | |
如果一個人不想問問題,或者根本沒有問題,那麼--答案對他來講就意義不大。 又或許,當我們眼前堆滿了太多答案要吸收的時候,裡面原本存在的那一小燭發問的渴望,很快就被壓過熄滅。 * 從三種教育文化中成長,再親自帶大三個孩子,這一路,我特別敏感於不同教育文化對孩子學習生涯中留下的疙瘩。 華人教育磨塑出來的人,都對答案有種近乎焦慮的倚賴。 在家裡,父母想辦法要把他們認為的標準答案從小灌進孩子的腦子裡,叫他們牢牢記住,並且遵守。到了學校,老師也有一大堆答案,要我們虛心領受,還要背寫。當人把一本書給我們,或帶我們到圖書館,書店,叫我們要多看書的時候,其實另一種說法,還是叫我們好好去接收答案。
從「誰知道答案?」開始,到把作業填滿答案,到把考古題當寶,漸漸,好學生的身分就由一張漆滿標準答案的牆拱出來,彷彿刀劍不入。 直到入了社會,發現人生無法用答案一路保證下去時,才驚嘆:原來不懂得問問題,可能是更大的悲劇。 對比之下,西方教育的確更鼓勵求知,學生能問出好問題,老師回報的往往是眼中閃亮的光芒,而非疲倦不耐煩的表情。 於是,在家教育的那幾年,我也想打開孩子的生活和知識廣度,讓他們奢侈地問。但很快我又發現:雖然增加他們觀察體驗的機會,可以勾引出他們的好奇心,卻不一定就能刺激他們积极求知。因為當孩子開始問問題的時候,是否能得到答案,並且得到答案的過程是否有趣又有果效,會促使他們是否有動力想要繼續問下去,還是停留在表層的好奇就好。 傳統學習方式,除了上課,經驗,就是讀書。 有什麼不懂想到要上圖書館,或是要翻書,翻半天還不見得查得到,就想算了。比方想了解暖化,得帶孩子去圖書館找書,好不容易找到一本有圖片的書,通常也畫得不怎麼樣,文字的描述又很枯燥,原本興致勃勃的孩子幾經波折就想算了,下次還是別輕易發問,免得招出後面一堆活要幹。 感激網路搜索引擎,因為可以很快得到答案,就會有種正面效應出來,當下次好奇心被激發時,孩子就有自信可以試著去找出答案。 感激網路搜索引擎,鼓勵了孩子們的求知慾。在家教育那幾年,每次孩子問問題,或者討論到某一個主題,我會請他們先上網查一下,然後我們一起歸納出一兩個可學習的資訊來源去詳讀,並作筆記。 記憶猶新,兒子在課本上學習光合作用時,原本怎樣都記不住講不清楚。沒想到youtube上找到的<光合作用饒舌歌>讓他輕易地搞懂了這學問。 再說一次, 很感激網路搜索引擎,因為主動求知之後得到的答案,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答案。 我們也因此勇於一次又一次地在車上,餐桌上,沙發上,走路時天南地北地討論,發問,並且當場求證。不再抱著從前那種雷聲大雨點小的討論方式,講到什麼先熱鬧一場,但終究想到要去找解答的過程那麼麻煩就不了了之結束。
腦神經家講過,成功的經驗對孩子的影響不只是心理的,更是大腦的,如果一個人老是在失敗的經驗裡面,你講再多鼓勵的話都不見得有用,只有讓他有機會經歷成功,他的大腦才會渴望下一個成功的經驗,促使他為此努力。網路鼓勵人求知,是因為他提供快速的滿足感,求知後能夠快速得著答案的經驗,自然激發人更想要求知,這對大人和小孩都是一樣。 但----在「我敢問!」這姿態滿天飛的幾年中,有一些狀況壓在底,蠢蠢欲動。 網路在鼓勵人問問題的同時,也因他提供的是麥當勞式的立即滿足,讓人习惯停留在膚淺的了解和答案,這和拿一本書起來好好的讀完所能得到的比較深入而且全面的內容是兩回事。 我注意到,google 滿天飛的世代中,大人先是驚訝於現在年輕人怎麼懂得這麼多?但如果跟他們再仔細聊深一點,就會發現,只上網學習,我們懂的其實多數是資訊,很少是知識,很少是知識,稀少是學問。 而那些透過深度閱讀所得著的生命啟發,則更是少之又少。 網路的超連結生態(hyperlink),雖然讓我們可以從一個問題接著另外一個問題的問下去,但是因為他本身是網狀型的連結,而不是直線型的連結,很容易讓人在問的過程裡,漸漸就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在問什麼,或忘了當初到底想問什麼,這個和閱讀一本書,作者必須要有清楚的中心思想,並且照著一個主題清楚發展肢幹完全不同。 結果,網路世代的人敢問,卻在一路猛問的途中,迷了路。像一個找路的人,因為沿途景致太精采,遇到的人太有意思,耽擱了回家時間也罷,就怕到後來忘了自己從哪裡來?到底要往何處去?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