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9. 無師自通 (上)
2014/12/19 05:27:38瀏覽120|回應0|推薦3

            大半生,他都在思考同一個問題。

            學習。


            怎樣的學習,能叫年幼的生命豐腴起來?


            怎樣的學習,能讓教育不再是從學校發出的一聲聲怒吼,令人不得不聽從,而是生命底自然哼唱的一首快樂的歌?


            每天,當 蘇教授走進校園裡,被那些青春優越的大學生包圍的時候,他總覺得眼前有層玻璃上不斷地反射著自己背後的影兒。那是一牆之隔外那些骯髒貧窮的小孩的模樣。甚至,連自己的鼻孔裡,彷彿也留著貧民窟標記性的酸臭味。

            
身為教授,他有時卻痛恨學校這「東西」!

            真的,學校是什麼東西? 憑什麼決定一個孩子的教育? 學校是什麼東西,現代人竟容許它壟斷了教育之後,也間接地分配了貧富孩子的一生?

            
這天,被書本環繞的辦公室再也關不住他了,蘇教授圓嘟嘟的臉上灑了孩子的金粉,零零碎碎,但只要在陽光下,就特別跳躍生動。他站起、坐下、出去、進來, 很多次。

            整個世界像有一鍋什麼正在火上,等候沸騰。
嗯,一個玩笑似的實驗正在這位教育技術學者的期待上加溫。

 


            1999 年,印度德里的教授蘇伽特.米特拉在自己學校辦公室旁邊的貧民窟圍牆上挖了一個洞,偷偷地塞進了一台電腦,那道牆的另外一頭,是個貧民窟。

            天亮了,貧民窟的孩子們像平常一樣在缺乏中醒來,為著新一天的溫飽而掙扎,但是,他們也像一般小孩子一樣,好奇地探索著世界的新物,天真地遊戲追逐著生存的樂趣。
不久,有一團雲在孩子當中凝重,許多頭同時住一面牆擠去。

            上鉤了,他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的東西,好奇地彼此對問:


            「這是什麼?」

            
「我可以摸嗎?」


            「放進去的人說可以摸。」個子特小的女孩細聲地說,但她始終把手背在後面,渴望有人夠膽去碰。

            果然,一隻黝黑粗糙,有道齒痕的手伸了出去.他不知道自己這一伸手,是探向另一個世界。

            
熬了八小時之後, 蘇伽特.米特拉等不急要去採集實驗結果。遠遠,他看見電腦螢幕前的景象,已感到心跳正在加速,越靠近,他發現自己必須一再刻意吸口貧民窟的空氣,好讓那酸臭向自己証明,真的,這裡真的是貧民窟,孩子們從來沒碰過電腦,沒上過網。因為,八小時之前,那群沒上過課,沒看過電腦,更不可能有人教他們使用滑鼠的孩子,竟然自己學會了上網,而且操縱自如。

            
教授把實驗告訴自己學校的同事,一個教授說,可能是他們學校的學生剛好路過,就教了其中一個孩子,然後那個孩子就再教會其他的孩子。
他想也對,但不甘心,於是,他再到三百英哩外,最窮最苦的貧民窟,而且方圓一百哩絕對沒有人懂電腦或英文,再找一面牆,挖一個洞。
幾個月後,那個貧民窟的孩子不但學會操作英文版的電腦,學會上網,而且還告訴他:「可不可以換一台中端機速度跑得快一些的?」他嚇一跳,這些連學校都沒得去的孩子怎知道中端機是什麼東西?還有,跟沒受過教育的家人講土話長大的他們英文怎麼講得那麼好?
「網絡教我們的,誰叫你的電腦裡面都是英文,我們不學怎麼玩game?」孩子們說。



            教授不信邪,在印度四十多面牆上挖了四十多個洞,結果都很類似:不用學校,不用老師,孩子們不單自學學操控電腦和上網,還有更多從網路獲取的知識。
蘇伽特·米特拉 (Sugata Mitra) ,英國紐卡斯爾大學教育,語言科學學院,人稱博學教授。2013年,他因“牆中洞”這個實驗所做出來的研究報告,而得到美國TED PRIZE年度大獎,之後他的理論在識字率和教育上,被廣泛探討和應用。

他用得來的一百萬美金獎金去推展雲端學校,告訴大家,當沒有老師在旁教導的情況下,孩童透過網路可以自發學習、並和周遭同伴分享知識、甚至小孩教小小孩,互助傳承地把知識擴散出去。此實驗在各地屢試不爽,因此密特拉教授相信,在窮鄉僻壤,只要能讓孩童上得了雲端,他們就能有學習成果。

 

            他的實驗引發了「未來學習新紀元」的「自學論」,認為孩子們在群體中,透過網路,加上一點奶奶的情感鼓勵,能學習到的知識比去學校上課更多,更有果效。

            從前人把閱讀書本當成學習求知的必要途徑,而現在網路上已經提供給人一百年都讀不完的資訊,並且,還提供了各式各樣精心製作過的學習途徑和工具。

            那,書---還有人在讀嗎?
學校----有存在的必要嗎?

            我認為這樣的衝擊不是壞事,這給我們一個機會去問:網路時代來臨之後,教育是什麼?閱讀除了求知,還有什麼? (待續)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dameteacher7&aid=19718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