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2/19 04:54:15瀏覽133|回應0|推薦3 | |
如果我說,我們的孩子對社交方式根本沒有選擇,你會同意嗎? 現代孩子真的有夠忙。 若不是兒子有社交能力障礙,逼得我必須仔細打開他的社交地圖打量,還真的不曉得,原來孩子們的日子過得如此密不通風。 美國夠好了,早上八點四十五打上課鐘,下午一點五十分就下課鐘響。簡直讓亞洲父母羨慕到不行。可是真相呢?放學後,父母上班的去課後輔導,媽媽在家的幸福點,是可以回家,但先別偷笑,就算是我這種堅持孩子不上課後輔導,不補習,連週末中文學校也省了的怪媽媽,自己孩子有空,別人家的孩子也沒空。 大家除了功課,還有球隊,才藝課,樂團,一堆活動,練習,年紀越大越密,周遭的高中生,好多三餐都在車上解決。 忙,忙,忙。 你不能想像的,現代孩子的忙。 前陣子帶兒子去上社交治療,功課是週末約小朋友到家裡玩,班上所有父母都哀聲連連,因為先別考慮自己孩子的障礙,單要找到周遭有空考慮接受邀請的小朋友就已經不簡單; 每個孩子都好忙,要安排聚會,就像跟公司董事長見面一樣,得幾個禮拜前先約。 十二三歲,時間竟然像外幣一樣,口袋裡一大把,就是沒法拿出來使用。 當我們以為孩子們已經在學校花上大半天跟朋友在一起的時候,別忘了,學校也是一張滿滿的時間表,大家大半天在一起,卻沒有太多可以連結的機會。 現在孩子無法像從前的年代,可以跟朋友一起走路上學,放學,在家轉角的雜貨店幫媽媽買醬油時,又碰到鄰居孩子,聊起隔壁班小明出的糗事。每天下課鐘一響,成群學生湧出來,家長的車已經在外頭等著,好多王子公主們,面無表情地鑽入各自的城堡,直到隔天早上再次出巡。 不曉得從何時起,孩子一個個變成陀螺,跟周遭同學朋友一起轉來轉去,就是不能互相碰在一起。 現代年輕人真的寧可對著電腦螢幕和手機進行社交活動嗎?有沒有人相信他們會守著虛擬世界也是逼不得已呢? 當我們抱怨孩子總是開著各種視訊作功課,兩個拇指不停在手機上跳舞也不怕抽筋時,也許可以嘗試去體會他們渴望跟朋友在一起的心---不是要在一起幹什麼,只是希望在一起,就算各做各的功課,各自煩惱著自己臉上的青春痘怎麼不消,就算知道跟對方打信息時,對方不見得專心領受,也很ok。 青春年少,當然期待四眼相對的專注,但更多時候,他們需要的是一群同伴,一起把眼光朝向未來,一起織夢。 兩個女兒從大學放假回來,做媽的忍不住叮嚀她們不要一頭栽進功課和成績,要多享受大學生活,老二撇著嘴告訴我,柏克萊的學生都好拚,凌晨一點以前沒人考慮到睡覺這件事。她覺得身邊有很多亞裔都從高中時就已經練就了一種特異功能,隨時可以睡,也隨時可以不睡,到了考試的之前,字典裡就消失了「睡覺」這個字,不管邀請他們參加什麼活動,都說要念書做功課。 「連我的好朋友M都是這樣!」她瞪大的眼睛裏有著憤怒和悲傷揉出來的混著色。 M是她高中時代的死黨之一,兩人高高興興地把友誼加長到大學,但打算學醫的M進了大學,大概看見高手太多,變得每天抱著書本,什麼活動也不敢參加,頂多跟週末同學吃個飯就鑽回圖書館唸書。而我那愛朋友的女兒,教會活動,社團活動,連宿舍都有朋友群,與人連結是她生活中一個重複在彈奏的強音。 「她真的需要這樣學校成績才會好嗎?」我問。那孩子高中時成績可優秀呢! 「當然柏克萊的校風是讀書要自己很努力,因為教授不會督促你或幫你,但是你知道嗎?她不敢出來跟朋友聚會,卻一天到晚掛在臉書上,並不會比較省時間!」 我聽了女兒這樣講,其實很想笑,但看她嚴肅的表情,必須忍住。 這孩子高中最忙的時候,就是一天到晚掛在臉書上,讀書做功課,跟朋友圈都是視頻開著到夜深。當時,我也覺得她犯了網路病,愛虛擬勝於真實。 現在想想,的確,那麼愛朋友的她,每學期能出門跟同學歡聚幾次呢?似乎一隻手就很夠數了,儘管高中最後兩年真的很忙,那種忙,卻從來無法填塞青少年內心那個保留給朋友的空。而上了大學,終於,可以自己打點時間,處理交通問題,有選擇後,她寧可花一兩個小時去參加教會的學生團契,以信仰為點線,跟朋友的生命彼此撞擊,勝過在臉書上有一搭沒一搭地猜測著,敲著別人生活的外殼。 上大學後的她並沒有脫離臉書,但很明顯,當臉書不再是她與人連結的唯一平台後,她樂意選擇與人面對面,讓網路剩下一張側臉,替她守候著那些遠方的友人。 連結,是人心裡最溫柔的需要,對自以為可以孤傲一生的成人來說,把這樣一個需要踐踏在現實的忙碌下,只是讓靈魂變成秋天滿地的枯葉,等風吹過沙沙地哀嚎。 「那人獨居不好!」在創世的時候,上帝看著在熱鬧動物群中的亞當,聞到歷史上第一個孤單的味道,如此結論。 從此,自婚姻關係出發,編織出親情,友情,師生情,主僕情.......有句話,從網下到網上,講個不停,無論在哪個時代。 我想---和你在一起。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