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記得嗎?(下)
2015/04/10 02:35:33瀏覽508|回應0|推薦4

      記憶不都那麼美好,對某些有慘痛經歷的人來說,記憶是一條鐵鍊,把噩夢緊栓在身後,自己越想狂奔逃開,它越摩擦地面,發出讓人起雞皮疙答的聲音;對這些人來說,忘記才是救贖。

      也許我們真正渴望的不是記憶力,而是能夠選擇留在腦子裡或丟棄的能力。

從前聽長輩說:「我總是記得不該記得的事,然後又把該記得的事忘得一乾二淨。」當時的我只是同情一笑,暗暗慶幸還好自己年輕。沒料到歲月一轉,自己變成長輩,活在有網路這個超級記憶體的時代,又擔心它會讓孩子們記住不該記的,然後把該記的,全放在迷宮裡流浪。

 

      我是那樣的人,開車三十餘年,跑了不少地方,也不怕去陌生地探險,但是同樣一個地方,若不是自己找地圖去,而是有個人坐在旁邊給左轉右轉的指令,那--無論去再多次,下一次還是不記得怎麼去。

      導航器出現之後,路痴越來越多,大概也是這個道理。到哪兒都靠手機網路衛星導航,於是,我們再沒必要在出發前仔細去研究地圖,了解自己究竟要經過什麼路才會到達目的地,反正跳上車後,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目的地就會出現。

      原來,科技沒讓記憶力受傷,而是讓記憶力躺著不動,越來越癡肥。

     

      其實遠在科技發達以前,記憶就不單是私隱起來的活動。除了極少數非常深刻印在腦子裡的東西,人們的記憶一直都在一種互換系統裡面運作。

      比方我忘了姑婆的生日,但我記得姑姑知道,問她就可以,又比方說我忘了老家裡面的擺設,但我記得去老家的路,走一趟就可以。在超市買菜,我們常看見這個收銀員拿起小白菜問隔壁的收銀員一把多少錢?然後待會別的收銀員又把米酒舉起問這個收銀員特價多少?

      人的記憶力並非在科技發明以前如此神通廣大,只是存在不同的記憶互換系統裡面,我們自然地以為從前的人記性特別好。

      幾年前,由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家史派若(Betsy Sparrow)與威斯康辛大學邁廸遜校區劉珍妮(Jenny Liu)、哈佛大學偉格那(Daniel Wegner)三人聯手做了一個紅透天的實驗[i],他們請受試者分成兩組,實驗程序如下:

1.全部人都必須把40則假資訊(例如「鴕鳥的眼睛比腦還大」)輸入電腦裡。

2.A組被告知說,輸入的資訊會存進電腦,

3.B組被告知說,輸入的資訊會被刪除。

4.AB組各有一半人被要求,無論資訊是否會存進電腦,都必須記住這些資訊。

 

      結果,被告知資料會存進電腦的A組最沒記性,那被告知資料會被刪除的B組則記憶最好,至於是否被要求記住資訊,其實並不太影響記憶表現。

      也就是說,就算已經被要求必須用自己的腦袋記憶,只要知道有另一種記憶硬碟的存在(不管是從前的家人朋友,還是現在的網路科技),人的記憶就會自動放假,而當沒得倚靠時,人的記憶立刻﷽﷽﷽﷽﷽﷽﷽﷽﷽照片儲存網站,微雲微盤,系統運作,那麼網路捲袖幹起活來!

 

 

      對於這樣的實驗結果,各方解讀不同。

      有人認為人類記憶既然主要倚靠交換系統運作,那麼谷歌百度這些搜尋引擎出現絕對是好事,更何況交換記憶的對象不只是搜尋引擎,還有維基百科,網上個人圖書館,學術搜尋等等為我們記住公用知識,而行事曆,照片存放網站,網路筆記本都成了私人的忠實記憶夥伴。

      當然,還有社交網站如臉書,微博微信,也化身為群體生涯的記憶合夥人。

    但也有人悲觀地預測,千禧年之後出生的網路國民,將要成為記憶力非常薄弱的新人類。同時,當人的記憶夥伴不再是人,而是網路時,人與人之間的共存情分也會淡而無味。

      有時候我覺得進入到虛擬世界無窮盡的資訊當中,跟著一個又一個超連結點過去時,就像站在大雪中,髮白了,眉白了,一身都白了,把手掌向上打開,會有好多雪堆在上頭,但只要一走進屋內,除了濕濕涼涼的感覺,什麼都留不住。

 

      我是虛擬世界的周邊產品,或者,虛擬世界是我生命的周邊產品?

      網路是我的記憶夥伴,或者,我是網路的記憶組員工?


      我希望,生命的每一個部分都不要因為任何外在的繁華而萎縮。

      我相信,記憶是上帝創造給人的一個珠寶盒,它有限,所以只能把少於自己慾望的東西放進去;它有限,所以給我反省什麼該留什麼該捨的機會。我不要因為銀行的保險箱更大更安全,所以讓珠寶盒空在那裡,但我既然擁有那個珠寶盒,也別用它來埋葬放在裡面的寶貝,從來不跟人打開來分享。

      我知道,最美好深刻的人事物,一定要選擇找「人」來做我的記憶夥伴,因總有一天,當人生走到幾乎只剩下過去時,將是那些曾跟我一起好好活過的人才能讀懂珠寶盒裡的東西;所以我不要急著用機器把現在化為檔案,免得將來拿出來的時候,對我周遭的人來說仍是檔案。

      至於那些雪花般的資訊,就讓它們下在虛擬世界裡最美,我不要把它們硬抓到自己的現實裡,再去感慨怎麼留住的只有一團濕氣。

      就像日子要用來活,而不是急著存檔; 寶貴的資訊也要用來消化吸收成知識,而不是急著下標籤。

      就像去旅行時,那些地方美食和美物往往要在當地品嚐欣賞才能真正擁有她們的美好,而急著到處收購土產把行李箱塞滿的人,往往回家後都後悔買得太多,根本沒那麼好吃。

      我不要上網做資訊土豪,老以為逛得到的地方就帶得走。

      我的孩子們,但願你們明白記憶不是苦力,而是一種選擇美好價值的能力。      別捨,別浪費。

      總有一天你們會發現,親身經歷過的,再用記憶選擇留下,才是人生的寶貴回憶。

      好好記住。好好記住。

 



[i] Google效應──搜尋引擎如何改變你的心智?http://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the-internet-has-become-the-external-hard-drive-for-our-memories/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dameteacher7&aid=22126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