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追隨佛陀的腳步-1
2024/09/18 11:25:43瀏覽313|回應0|推薦3

在我們正式進入佛經典之前,有一些事大家必須加以瞭解,它將有助於你跟隨佛陀的腳步來領悟這部經的意涵。

一、佛陀並不是權威性,並不具主宰性。很多的宗教都具有權威性、主宰性。佛陀被認為主宰和權威,都是在人人「自我」心中。一般人想「見佛」的心態,這已經是標準宗教徒的心態,會注重的人根本不在意佛陀傳下來的真正教導,他們想求的是與佛同出一世。

喬達摩就是人間佛陀,學的就是止息煩惱痛苦之法,學會結果都一樣,所以學原始佛法的人,沒有人在乎所謂成佛的問題。

大乘教就不一樣了,他們的佛並不是人,涅盤前後都會飛天盾地穿梭各界,還有法界與淨土可以待,可以確定的是,他們的佛長期都處在有五蘊的狀態,幾乎擁有永生不死的「樂趣」,而且擁有帝王般的聖口。在大乘教裡面有一個重點,宗教徒相信他力救贖,他們相信佛有至高無上萬能的力量,可以保佑宗教徒們各個得度,這是次一級的目的。

高一級的目的是彌陀信徒想遇到彌陀往生西方,彌勒信徒想遇到彌勒成佛,然後得到彌勒佛的授記,這樣他們不管怎麼樣都有成佛的希望。問題是這可能等到天荒地老,都未必遇得到。

佛陀在相應部 因緣相應提到過以前的六佛:毗婆屍佛、屍棄佛、毗捨浮佛、拘留孫佛、 拘那捨佛、 迦葉佛,加上他自己,也只共稱為七佛,怎麼會出現一個莫名其妙總持的阿彌陀佛?其根據來源應是後期北傳的淨土五經吧!?

那不是重要的事。在《阿含經》中通常以這七佛代表諸佛。

在三六六經:經中說毘婆尸佛在還沒成佛前,仔細的觀察十二因緣,直到每個項目間完全沒有縫隙,了解是苦的聚集,好比說油燈是因為燈心而點燃,如果常常來添油整理燈心,這個燈就會一直亮著,一直燃燒不停。

一如毘婆尸佛,尸棄佛、毘濕波浮佛、迦羅迦孫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葉佛,都是這麼說的。第366、369、370經表示過去七佛都是因為發現因緣法而成道,呼應了第287經中佛陀在發現因緣法後所念:「我得古仙人道、古仙人逕、古仙人道跡,古仙人從此跡去,我今隨去。」

也就是說,如上的道理是現在過去哪一個佛說的都無所謂,因為每一位佛都這麼說,過去的已經發生,現在的正在發生,所以說可以這麼講,但未來尚未發生,說了也沒有意義。

換個角度來看,就是說也看見了現在的正法,那麼現在不學習,等未來沒有任何意義,現在只要衷心學習了正法,縱然有機會遇到未來的佛,會讓你在未來也會學習正法,如果為了等未來的佛再學習正法,那麼你沒有任何正法的修習,有的只是想遇見佛的想法,沒有正法的修習,你也未必會去學習未來佛所教導的正法。

如果說去拜拜祈禱一下,那是迷信的作法;想靠佛菩薩保祐自己,老實說,那是心外求法,佛會告訴你保護自己的方法。這一點與中國自求多福,自助而後天助,自助而後人助的文化精神是一樣的。

換句話說,如果今天做了壞事,趕快到佛菩薩前面禱告,佛就赦免了你,有那麼便宜的話,那麼誰都可以做壞事了,沒有真正的修行,沒有真正的懺悔與改過清淨自心,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修行不是出家人的專利。

肚子的饑餓,別人沒辦法代替你吃飯,同理可以去理解,心靈的饑餓,心靈的苦、不安,別人沒辦法代替你,因此不要一直迷信所謂加持、灌頂、神通…,這些是可以稍具有鼓勵作用,幫你初步安心的作用,但是如果常常奢盼、祈求這種方便法,就變成像吃麻啡一樣,表示心靈都還不夠成熟,都還是停留在靠他力的心態,佛陀說有依就有苦。

當然,過渡時期是有需要適當的協助,別人可以助我們一臂之力,但是主角還是我們自己,一定要靠自己吃飯,才能夠填飽肚子肌餓;一定要靠自己喝開水,口渴才會消失。

 釋迦牟尼所講的這些法,告訴我們真正要解除這些痛苦,一條解脫之路,我們自己不要自欺欺人,要很如實的面對自己,一步一腳印的去走,這樣很快就可以體會到,佛陀所講的解脫之路,是真實不虛,不是靠信仰、不是用相信,而是自己可以親證到。所謂的“親證”,就像真正喝到水,口渴就消失了,真正的親證佛法,憂悲苦惱就會真的消失。

不管學了二、三十年,如果學佛到現在,內心裡面還有憂悲苦惱,就像有人說就是想要去除貪嗔癡才學佛,可是親近佛教那麼久不但貪嗔癡沒有減少,反而感覺好像越來越嚴重,這就表示還是停留在錯誤的觀念、知見裡面理解而已,還沒有真正實際的喝到佛法的甘露水,或是頂多只是粗略的品嘗、淺嘗。

但是,沒關係!這些都是打下基礎,過去所走的路,不管多麼的崎嶇,不管多麼的坎坷,也不管是多麼的光榮,統統放下、統統放下,過去都是幫助我們成長的因緣,不管是好因緣或是壞的因緣,都是協助我們成長的助緣,我們感恩過去的所有因緣,不管多麼好或多麼不好,我們都感恩這些因緣,這些因緣會助長我們,協助我們邁向解脫。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ys8899&aid=18106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