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清明節VS兒童節—思親感恩報恩 ──《雜阿含經》中佛陀時代的教育方式----
2023/04/03 20:06:07瀏覽871|回應0|推薦4

明天就是兒童節,除了慶祝兒童快樂以外,緊接著是清明節,如何藉著清明節的因緣,【自小開始,培養感恩報恩及協助子女如何面對逆境的能力】

近來,青少年自殺死亡個案有上升趨勢,是甚麼原因驅使如日出的生命才剛起步的他們,選擇以自殺作為結束?

根據統計,原因不外乎課業壓力、感情問題及人際關係。少子化的家庭,導致小朋友成長階段就已經集萬千寵愛於一身,長輩對於下一代採取的教導方式,只顧滿足他們的物欲需求,把他們當作溫室裏的花朵來養育。

然而,當有一天,他們不得不進入社會,接觸外面的世界時,哪怕是因為一句輕輕責備的話,就如翻轉了他們的世界,皆是因從小被呵護長大的,就連一言半句的責罵言語都未曾聽過,更不用說受挫折嘗到失敗。

多變不穩的社會環境,壓力及挫折有增無減接踵而至,若超越青少年所能承受的警戒線,他們沒辦法面對及處理,而前方又無出路或方向時,很多最終演變成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為應對方法。

在一份以青少年為對象的問卷中,其中竟然有將近一半的受訪者,曾經有過自殺的念頭,所以他們是屬於最容易自殺的「高危險群」,迫切需要社會大眾關注的問題。

因此引用《雜阿含經》第685經,與讀者一起看看佛陀時代的教育方式,藉此啟發。

故事是發生在佛陀向眾多比丘的開示中,佛陀說道:「當孩子出生,父母會將孩子交給保姆,以便能專心照顧孩子的起居飲食。如果有一天,在保姆疏忽之下,不懂得分辨的小孩,誤將草或土等骯髒物放入口中,保姆就會即刻告訴小孩,所吃的是髒物,要趕快吐出。如果小孩能即刻照做,那是最好,倘若他不願吐出髒物,保姆就必須馬上給予協助。她會以自己的左手固定好小孩的頭,然後將右手伸進小孩口中,顯然這個動作會為小孩帶來痛苦,但保姆必須堅持將小孩嘴中髒物掏盡,方能確保小孩不會因為髒物,而引來其他病痛。」

接著佛陀問說:「如果小孩長大而有所認知了,還會不會將草或土等諸多不乾淨的物品,置入口中呢?」比丘們回答說:「不會的,小孩長大,有分別認知的能力,他們連腳都不願意碰觸骯髒的東西,何況將之放入口中?」

佛陀接著說:「當孩子還小時,除了要隨時照顧好他的起居飲食,還必須了解並關心他的一舉一動。直到小孩長大後,心智各方面都已經成熟,又能夠獨立自主判斷事物,到了那個時候,保姆就可以開始放手,因為小孩已具備種種辨識及生存的本能。」

經中故事,提醒我們教育必須由孩提階段就開始。當孩子還小時,無論在何時何地,尤其是當他們做錯事,長輩或者保姆都應該馬上給予正確的指引,目的在於幫他們截斷隨之而來的痛苦,這是從「因」下手,也是替他們「打好底」。當孩子長大後,生活中若遇上不符合自己心裏預期的事,又或四面八方如潮水般湧入的壓力--如語言霸凌等….,他都有心智能力去面對,因為這方面他從小就已經習以為常,亦即台語俗語說的「有咗底」!

現今家長不斷要求子女參與不同的課程或密集式的補習,目的是在制定他們以後的出路,預先規劃好他們以後的人生劇本,而往往忽略了此舉也是子女的壓力來源之一。與其讓子女心灰意冷不再戀世,倒不如返璞歸真,在方面多培養子女「面對逆境的能力」,與他們同行,協助他們同時也陪伴他們走過低潮,迎向光明的人生。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ys8899&aid=178791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