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2/06 03:55:03瀏覽644|回應2|推薦3 | |
孩子上大學以後離家住校,成為空巢族,空閒時間突然變多。同一個工作已經做了一段時間,沒有挑戰性。週末假日沒有事做,人變得很懶散,興起回學校讀書的念頭。有朋友到社區學院選修舞蹈、羽毛球、網球等休閒課程。我研究了一下,社區學院入學申請很簡單,只要高中畢業,上網填寫個人資料,繳納很少的費用,就可以成為學生了,決定試試看。我選了一所離家不遠,有點名聲的學校,登記入學。申請入學完全不需要提供任何證明文件,因此即使非法移民也可以申請入學。報載有非法移民一路讀到名校畢業拿到學位,就業時才需要提出身份證明。 選課也是通過上網辦理,由於每一門課名額有限,我早早就選上有興趣的課程。我有工作,不方便到校上課,因此只選修了遠程教學課程。選課成功以後,可以登入該課程的網站,查看課程大綱、進度、老師的講義、教科書、參考書、考試評分方法。每一門課的老師都要求同學先在網站上做自我介紹,說明個人學經歷、目前工作、選課原因、課餘興趣、求學目標等。雖然沒有共聚一室上課,但是從自我介紹可以了解,同學年齡大約是青年到中年,幾乎都有全職工作,全職學生很少。從姓名推斷,華人很少,大約跟課程比較冷門有關。遠程課程的好處是不用到學校,在家就可以自己找時間上課。但是因為不用進教室“上課”,比較適合主動學習的學生。如果無法督促自己按進度讀書,恐怕比較不容易過關。 我工作的單位鼓勵員工進修,只要直屬經理批准,公司可以輔助學費,我讀了三個學期,註冊費和選課費都得到公司全額補貼。至於書本,可以在學校書店或Amazon網站買舊書。學期結束後,舊書還可以賣回學校書店,花費有限。如果選讀需要使用材料或工具的理工課程,花費多些。社區學院的經費較少,因此設備師資都比公立大學差一級,但是好處是學費較低,入學門檻也低。 年輕時讀書是為文憑,考慮的是父母的意見和就業需要,選擇讀實用的科系。此時讀書完全為了興趣,因此選修的都是人文課程。選修的第一門課是西洋文明史。西洋文明史講述從希臘、西歐、到美國,前後兩千多年的歷史。中學時雖學過,只留下模糊的印象。修了這門課後,對歷史事件如何影響當今世界局勢有了比較清楚的看法。例如:基督文明實為西洋文明之核心,因此美國雖號稱政教分離,但一直由基督徒主政,制定內政外交政策,不可能改變;阿拉伯帝國(第7 - 13世紀)興起後,伊斯蘭和基督文明之間的衝突持續一千多年,也難以化解;西歐國家崛起不是因為他們特別優秀,主要是藉著在大航海時代掠奪各洲資源,才得以主宰近代世界。 這門課需要交一篇讀書報告,題目自選,指定主題是談一個歷史人物的水平及成就。我選的人物是“亞歷山大大帝”。馬其頓的國王亞歷山大於西元前334年領軍東征,前後歷時10年,征服波斯,穿越阿富汗,入侵印度,建了歷史上最大的帝國,有功於希臘文明的傳播,33歲死於征途中。在台灣讀書時,不曾寫過報告。這次經驗讓我覺得寫報告需要更深入讀書,才能夠編寫構築內容,雖然投入的時間和心力比應付考試多,但是學習的效果也好得多。 選修第二門課是“非洲近代史”,主要談歐洲人抵達後的非洲史。15世紀葡萄牙人首先到達非洲,此後葡、荷、英、法、美等國相繼投入非洲奴隸買賣,先後長達數百年。19世紀歐洲人開始進入非洲內陸探索,並競相前往爭奪資源。入侵非洲的歐洲各國為了避免衝突,開會協商時,不顧當地族群、語言、宗教的分歧,在會議室的地圖上大筆一揮,劃分各國勢力範圍。就這樣,20世紀初前後30年間,歐洲人瓜分非洲,奴役當地人,大肆收刮資源。二次大戰後非洲各國雖紛紛獨立,但是原宗主國藉著先前建立的優勢,繼續剝削,使得非洲人難以翻身。更切,因為非洲國家界限原是被歐洲人胡亂劃分,有些語言習慣相同的部族被割裂在不同的國家中,有些不同種族或宗教的部族又被劃分在同一個國家,使得非洲衝突不斷。非洲史指定讀一本南非小說,內容是以黑人的眼光陳述一個黑人少女進入白人學校讀書,接觸白人,遭到歧視和不平等對待的經歷。讀了非洲史,才明白非洲貧窮落後,戰亂連連,實在是歐洲列強殖民造成的惡果。非洲人不幸,令人同情。幸而十九世紀時中國沒有被瓜分,否則大概也很難逃脫類似的命運,難以翻身。 “非洲史”的期中報告,我寫的是“南非的波爾戰爭”,是南非荷蘭裔移民(稱為“波爾人”)和英國移民之間的戰爭。荷蘭移民於17世紀先到南非,英國人19世紀後來,兩者為了爭奪土地資源交惡,於1880 到1902年間兩度交戰。英國兵員多佔優勢,但是人數少的波爾軍以游擊戰頑抗,英國圍剿,關押波爾婦孺,焚毀波爾人家園,最終英國獲勝。我花了很多時間做報告,老師給我“A-”,她的評語是:資料收集完整,敘述有條理,但是報告中沒有提出自己的看法。在台灣受教育習慣被動接受教科書和老師的傳授,即使心中有自己的想法也不敢提出來。美國教育的不同處是鼓勵學生主動思考,培養創新的思維和能力,應該是比只會背誦答案更有價值。 美國史的老師要求高,是一門比較辛苦的課程。期中考和期末考各佔總成績三分之一,考題公佈在網上,三天期限內自己找時間上網應考,限時四小時內完成。考題是二三十道問答題,包括一半申論題,需要提出自己的看法。有時被一道申論題卡住,苦思不知如何作答,時間滴滴答答過去,緊張得心臟都要蹦出來。再加上在家連網應試,邊考邊擔心網路忽然中斷,考一次試可能死了千萬個細胞。好在幾次考試都順利,用不著為應試中斷網如何補救發愁。 美國史有一個網上討論室,老師每週提出一個問題,讓同學自由發表意見,網上討論也佔總成績的三分之一。哥倫布登陸美洲是美國史的大事,老師請同學討論哥倫布的功過。有同學認同傳統白人的看法,認為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是歐洲人移居美洲,建立美國的開路英雄。有些同學認為哥倫布是個魔頭,將病菌帶到美洲,以殘暴手段奴役原住民,使得印第安人大量死亡。而且原住民在美洲已經生活了千萬年了,所謂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說法,不把印第安人當人看,簡直胡說八道。由於兩派意見對立,加入討論的同學越來越多,還有自稱帶有印第安血統的同學加入論戰,火藥味越來越濃,如果不是網路分隔,可能拳腳相向。最終老師出面,支持哥倫布是個魔王的說法,幾個同學(我猜是白人)還不肯甘休,繼續跟老師爭辯。老師又幾度強勢回應,才讓對方止戰,可能心中還是忿忿不平。 讀美國史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白人對待印第安人和非洲裔人的態度。初來美洲的歐洲人得到印第安人的幫助,得以生存發展,是“感恩節”的由來。可是歐洲移民人數增加後,憑藉著優勢武力,無情地掠奪印第安人的土地,甚至在1830年以立法強制印第安人全數遷移到密西西比河之西。當時五個印第安部族所有人,包括老弱婦孺,在軍隊的監視下,徒步西行到三四千公里之外的荒野地定居,途中死病極多。例如丘克陶族(Choctaw Indians)一萬六千人西遷,途中死去三分之一,這條遷移路徑因此被稱為“淚水之路(Trail of Tears)”。如今美國社會已經看不到印第安人,媒體上也鮮少報導,原先的主人完全被邊緣化。美國建國史其實也是印第安人的衰亡史。黑奴大約在1620年左右開始輸入北美,其後成為南方農業的主要勞動力。看過1977年電視影集“Roots(根)”的人,可能對黑奴的悲慘生活留下深刻的印象。1860年代“南北戰爭”後,名義上解放黑奴,但是150年之後的今天,黑人依然受到歧視,從年輕黑人被警察槍殺的案子層出不窮可以略知一二。讀了美國史才明白高喊“民主、自由、人權”的人不能輕信,一定要觀其行,才能分辨誰是真好人,誰是偽君子。 我還選讀一門很有意思的課“文化人類學”,其前身是民族學。十九世紀時英國殖民地遍布全球,統治很多不同族群。雖然英國人鄙視異族的宗教道德等習俗,但是為了統治需要,以“優異人種”的身份,研究疆域內異族禮儀、風俗、婚姻、信仰、道德等,就是“民族學”。其後發展成純學術的文化人類學,研究人員以平等的態度,長期跟異族一起生活,深入了解異族的生活和習俗。文化人類學研究的結果,發現每個文化的形成,都有它歷史、自然環境、生存條件的背景,因此產生各自的習俗、道德、和宗教。有些人倡議西方文化(或漢文化)優於其他文化的想法,只是偏見。這門課指定閱讀二十多個研究實例。其中有個例子談西藏“兄弟共妻”的習俗。它的成因是耕地稀少,需要限制人口增加家族才能生存。“兄弟共娶一妻”跟各娶一妻比起來,新生人口減少,耕地不必分割,家族得以生存繁衍。了解這個道理,大概不會再以一般的道德標準批判這個習俗了。 這門課也有網上討論室,對於非洲地區女童割禮的習俗發言熱烈。有人認為野蠻,有人呼籲尊重他人生活習慣。最後也是老師出面說明,根據研究,女童割禮習俗的形成,跟宗教、道德、審美觀、兩性關係、社會階級、和生活環境都有關係,當地男女都認同。學習文化人類學,就是要大家減少自我中心,學習以客觀包容的態度去對待跟自己不同的族群。老師還指定讀兩本文化人類學博士論文,其一的作者是一個白人,為了研究黑人幫派,刻意遷入一個紐約販毒地區生活,就近接觸觀察非洲裔黑幫及家屬的生活。第二本是一個美國學者跟非洲原始部落一起生活,寫下的研究報告。這門課考試範圍包含四本讀本,閱讀量很大。但是讀起來很有趣味,雖然辛苦,但是收穫很多。 在進入社區學院前,日子過得相當乏味。下班後或躺沙發將報紙一頁頁翻過,或握遙控將電視一台台轉盡,或逛街胡亂買一些沒有用的小玩意兒。有時候靜下來想,我這樣的日子,除了工作之外,就是吃、睡,無聊地等待著時間一點點過去,和耕牛或騾馬又有什麼差別?記得有一個說話直率的長輩,從公職退休後,逢人問退休就直言,有什麼好?就是在等死罷了。我自問,難道自己的下半生,甘願像動物一樣渾渾噩噩,一天天老去?那位長輩還知道自己在“等死”,動物糊裡糊塗的死去,連“等死”都不知道。這樣的人生有什麼意義呢? 回到學校完全改變了我的生活。等待期間,有些興奮和緊張。開學後,看到老師的課程大綱清楚明白,覺得自己可以跟得上,而且知道大部分同學都是跟我一樣邊工作邊進修的成人,緊張消除了一大半。重回學校讀書,覺得跟學生時代為了學位勉強讀書的經驗完全不同。選修的都是有興趣的課程,不但不覺得枯燥,而且好像讀好小說一樣,讀了前面,總想多知道一點後面的發展情節。重回學校心態也變得比較正面,覺得讀課本,做報告,參加討論,或準備考試都是幫助吸收知識的方法。做得越到位,自己的收穫越多。知識的增長帶來精神上的振奮和愉悅,人不再奄奄一息,而是充滿了生氣,期待吸收新知。因為註冊的是正式的學校,有成績考核,偷懶成績差,甚至不及格太沒有面子。因此我照進度讀書,積極參與討論,認真做作業,把讀書當成一個挑戰,每週投入二三十小時。我的付出獲得了代價。在社區學院得到的成績,比我以往從小學到大學任何時期的成績都好。我這個華人“老學生”還不“老”,還能夠跟他們拼一拼呢! 這是我平生第一次純粹為了興趣上學讀書,也是首次嘗試到上課求知的樂趣。我決定不但要繼續下去,而且要更加深入。有點像偶然到某個地方渡假,感覺進了世外桃源。雖然因為塵緣未了,還不能立即移居,但是可以在照顧世俗生活的同時,偶爾到桃源渡週末,或者在那兒享受一個長假。之後,我按照計劃離開社區學院,開始了一段漫長但是開心的學生生涯,讀書雖然沒有物質上的好處,但是心靈上的收穫豐富了我的人生。社區學院是那把鑰匙,為我開啟了通往桃源的大門。 |
|
( 休閒生活|藝文活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