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7/02 14:34:35瀏覽824|回應0|推薦0 | |
淺讀維摩詰所說經(131) 菩薩行(二) 在於生死,不為汙行;住於涅槃,不永滅度,是菩薩行;非凡夫行,非賢聖行,是菩薩行;非垢行,非淨行,是菩薩行;雖過魔行,而現降伏眾魔,是菩薩行;求一切智,無非時求,是菩薩行;雖觀諸法不生,而不入正位,是菩薩行;雖觀十二緣起,而入諸邪見,是菩薩行;
維摩詰大士說了「有疾菩薩」如何調伏其心之後,緊接著說如何起於行。因為生命的成長本就是「理、事」並成。先有觀念的重建,同時有實際的展現。而且觀念的重建也不是一日即成,而是點的突破,延伸成線,擴大至面。然後又有更高一層點的突破,再成線與面。這個過程是不斷的,直至達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與之同時的就是觀念與行為同時的並進,而至於「諸法如義(宜)」。這種理事並行,如鳥之雙翼。 生命的成熟是累劫多生,經歷各種不同角色鍛鍊而成,就算是已成為大覺悟者(佛)但仍不捨菩薩(覺有情)之道,觀世音菩薩是古佛「正法明王如來」也來世間尋聲救苦,文殊師利七佛之師,也來釋迦牟尼佛世界。所以這整段是個事實,也是激勵的話--生命永不止息。 那如何行「菩薩道」呢?實際的菩薩行一定超過維摩詰大士這段語言文字所敘述的。因此只能大括總論:有疾菩薩透過對「身心之疾」的觀照,而離身心幻垢,離至不能離,而體認那每個眾生皆具備的那「能」,並從那「能」體認「生命整體」,故能離各種邊見,而令自己無有邊界的限制,這是「摩訶空性」。 從這摩訶空性再出發的「有疾菩薩」是大大的不一樣,不懼生死,願意不捨輪迴,也體會生命整體而包容一切。不執著凡夫、賢聖,不被淨、垢名相綁住,菩薩察覺當時該如何做,就做出恰當的作為。故曰:在於生死,不為汙行;住於涅槃,不永滅度,是菩薩行;非凡夫行,非賢聖行,是菩薩行;非垢行,非淨行,是菩薩行。 雖過魔行,而現降伏眾魔,是菩薩行;菩薩取了色身,亦受身心影響,凡人有饑渴慾望,菩薩亦然。但菩薩能「無所住」生心。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能降伏己心。 求一切智,無非時求,是菩薩行;菩薩與凡夫的差別,在於菩薩願意二六時中,時時覺醒,每件事上都能學習而成就一切智。 雖觀諸法不生,而不入正位,是菩薩行;雖然深知本來面目,不生不滅,卻仍願意繼續往來世間。 雖觀十二緣起,而入諸邪見,是菩薩行;菩薩從佛法的「十二因緣法」獲益,也不排斥各種外道的種種見解,何以故?當菩薩真正體會那「能」時,這句話就能受用「宇宙間沒有宗教,連敎(ㄐㄧㄠ)也沒有,法就在那裡,看得到的自己學。」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