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2/29 07:36:52瀏覽968|回應0|推薦0 | |
淺讀維摩詰所說經(264)佛對天帝的鼓勵(二)最上法之供養(一) 又於諸法如說修行,隨順十二因緣,離諸邪見,得無生忍;決定無我無有眾生,而於因緣果報無違無諍,離諸我所。依於義,不依語;依於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於法,不依人。隨順法相,無所入,無所歸。無明畢竟滅故,諸行亦畢竟滅;乃至生畢竟滅故,老死亦畢竟滅。作如是觀,十二因緣,無有盡相,不復起相,是名最上法之供養。 最上法之供養。法之供養重點在「傳講」,然而還有更深一層的「最上法之供養」。最上法之供養在「於諸法如說修行」。這段經文的關鍵得從四依止來解。 四依與四不依。第一「依於義,不依語」。這句話是表達,不要被文字所限,不只依止於文字,還要更深入於義理。大善知識常透過語言文字,來傳達生命的理念,因此集結之後有了經典、論著。後起的生命學習者經由前賢所留之經典論著獲得啟發。 然而讀這些經典文字之時,要注意不能只落在文字語言的表相意義,卻要能看到字裡行間所真正要傳達的義理。六祖慧能大師說過:「諸佛妙理非關文字」。例如凡人喜從音聲持大悲咒,但是大梵天王卻能問明大悲咒的形貌狀相,而進入大悲咒之心。這就是義與語的差別。 【註】《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觀世音菩薩言。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無為心是。無染著心是。空觀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無雜亂心是。無見取心是。無上菩提心是。當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羅尼相貌。汝當依此而修行之。大梵王言。我等大眾今始識此陀羅尼相貌。從今受持不敢忘失。 依於智,不依識;眾生活在世間必然透過六根、六識,取得資訊而作反應。因此識是經由知覺的累積,或是從已過的經驗所萃取出來的反應系統,識是個記憶,是成品,在自己的範圍內有個固定的模式,是有限的,是不靈活的,有念有憶有著,有見取的,屬「二」。非常容易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因此《金剛經》世尊也是如此提醒: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六祖壇經》慧能大師如此說:「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門。外有五門。內有意門。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眾生。自性覺即是佛。」 智是個「能」,是不停的「察覺」,能轉念,以更多的角度來觀照,甚至從不同的「界」來思考,是摩訶無限的,依於智,能不取不捨亦不染著,近「不二」。因此第二個依「依於智,不依識」是「無所住」而生適當的心,不被宿習所綁而失去覺醒。 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眾生萬般不同,所以諸大覺者善巧方便隨順眾生亦說八萬四千法門,因此不了義經與了義經並存。這裡的不依不了義經,不是說不了義經不對,而是希望眾生在分段生死中,因著時間有不同的遭遇,對人生有不同層次的領會,如是漸次往上提升。從原來依止講善惡福德、輪迴果報的不了義經,慢慢的能離相,而能依止論實相的了義經,如《維摩詰所說經》、《金剛經》等。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