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6/18 22:15:22瀏覽810|回應0|推薦0 | |
淺讀維摩詰所說經(267)付囑彌勒廣宣此經無令斷絕(二) 彌勒當知,菩薩有二相。何謂為二?一者好於雜句文飾之事。二者不畏深義如實能入。若好雜句文飾事者,當知是為新學菩薩;若於如是無染無著甚深經典,無有恐畏,能入其中,聞已心淨,受持讀誦,如說修行,當知是為久修道行。 經典是聖賢對宇宙萬物、人間百態有所「感受、領悟、覺醒」後,所整理發表的心得文字。釋迦佛陀告訴彌勒菩薩,如《維摩詰所說經》等這類甚深經典,是生命學習者經無量億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因此需要廣宣此經無令斷絕。 眾菩薩同說此經。若要廣宣,則不能只靠一位大菩薩,而需要眾多覺有情者(菩薩)來隨機說法。但是要說這等深妙之法,還是需要有一定程度的生命體悟,因此釋迦佛陀將菩薩分為兩大類,一是新學菩薩:好於雜句文飾之事;二是久修道行:於如是無染無著甚深經典,無有恐畏,能入其中,聞已心淨,受持讀誦,如說修行。 在生活中行即是說。能廣說此經者,是久修道行者。所以這裡的「說」,不是指用語言解釋註解這類經典,而是指久修道行者的生命學習者能照著《維摩詰所說經》而行,在生活行動中彰顯出無染無著的生命特性。因此久修道行之舉手投足都是廣宣此經,有緣之人見到,自然心開意解。 彌勒!復有二法,名新學者,不能決定於甚深法。何等為二?一者所未聞深經,聞之驚怖生疑,不能隨順,毀謗不信,而作是言:我初不聞,從何所來?二者若有護持解說如是深經者,不肯親近供養恭敬,或時於中說其過惡。有此二法,當知是新學菩薩,為自毀傷。不能於深法中,調伏其心。 聞之驚怖生疑,不能隨順。甚深經典不落邊見、善惡、生滅、垢淨、增減,例如《維摩詰所說經》【佛道品第八】云:「菩薩能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一切煩惱,為如來種。」因此新學菩薩難以進入,甚至聞之驚怖生疑,不能隨順。 新學菩薩依然說法。久修道行者不畏深義,如實能入,如說修行,即是廣宣深經。而新學菩薩亦是覺有情者,雖對甚深經典聞之驚怖生疑,然卻能以離苦得樂等安慰人,亦能以參加外在法會形式、佛學研習、參禪等等,為有緣者先鋪妥學習之門。雖然新學菩薩所宣說的不是甚深經典,然卻為甚深經典的宣說建立基礎。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