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6/26 16:10:56瀏覽1841|回應0|推薦0 | |
淺讀維摩詰所說經(128) 有疾菩薩云何調伏其心?(八) 何謂縛?何謂解?貪著禪味,是菩薩縛;以方便生,是菩薩解。 又無方便慧縛,有方便慧解;無慧方便縛,有慧方便解。 何謂無方便慧縛?謂菩薩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成就眾生;於空無相無作法中,而自調伏,是名無方便慧縛。 何謂有方便慧解?謂不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成就眾生,於空無相無作法中,以自調伏,而不疲厭,是名有方便慧解。 何謂無慧方便縛?謂菩薩住貪欲瞋恚邪見等諸煩惱,而殖眾德本,是名無慧方便縛。 何謂有慧方便解?謂離諸貪欲瞋恚邪見等諸煩惱,而殖眾德本;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有慧方便解。 菩薩的縛與解。前段說到菩薩不應起縛,因為菩薩是「覺有情」菩薩的特性是自己先覺醒而能自解縛,又因大悲心故,能同體眾生在縛中之苦,誠如聖人言:「人飢己飢、人溺己溺。」這就是菩薩。所以當菩薩不能展現菩薩生命的特性,無法「己立立人,己達達人」不繼續取色身,而只專顧自己的安逸時,這個菩薩的生命是被綁住的,所以維摩詰大士說:貪著禪味,是菩薩縛。那如何是菩薩的解?菩薩乘願再來,取了色身而入世間,對外在四大緣起聚散,不起愛見取捨之心,不設某些條件而能隨順因緣,稱為方便生。此方便生雖身有疾,常在生死,饒益一切,而不厭倦,是名方便。菩薩如是願意不捨輪迴的再來而能解自己縛,亦能解眾生縛者,此菩薩是解脫者。 又無方便慧縛,有方便慧解;維摩詰大士再深入細分兩層,第一層依是否落於「住相愛見」來分慧與解,無方便慧縛者,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成就眾生,於生死有疲厭心,故為縛。有方便慧解者,不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成就眾生,於生死無有疲厭心,故為縛。 這兩類菩薩皆從三解脫法中,以自調伏。三解脫:第一、空解脫:觀一切法由因緣生,自性本空,無作者、無受者,能悟入涅槃。第二、無作解脫:於一切生死法中,願求離造作之念,不生希求後世之有。第三、無相解脫:了知四大五蘊皆空,根身為假和合之相,離人、我相,悟入小乘涅槃寂靜。 菩薩調伏自心所藉之法完全一樣,然結果卻是一縛一解!所以關鍵不在法門而在於個人的的理念層次,能了知生命真相而能對一切因緣平等待之,離「愛見心」者,自然不縛。 無慧方便縛,有慧方便解。第二層依是否住「住貪欲瞋恚邪見等諸煩惱」來分慧與解,菩薩住貪欲瞋恚邪見等諸煩惱,而殖眾德本,是縛。菩薩離諸貪欲瞋恚邪見等諸煩惱,而殖眾德本;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解。 這兩類菩薩皆盡自己所能,服務眾生,故能殖眾德本。然為何一縛一解?關鍵在於個人的理念層次,菩薩能知生命真相眾生本具,眾生能得度皆因此生命本性的自然發動,雖然菩薩的指引有其作用,然眾生的成就應歸功於眾生自己的「生命的能」,這類菩薩以「無所得」的理念,而能離諸貪欲瞋恚邪見等諸煩惱,而殖眾德本。而這樣以無所得之心,以無所住之心,自然不落入外在成果的計算,但卻老實去行而自然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此得解。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