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6/23 14:39:31瀏覽1641|回應0|推薦0 | |
淺讀維摩詰所說經(127) 有疾菩薩云何調伏其心?(七) 「彼有疾菩薩,復應作是念:如我此病,非真非有,眾生病亦非真非有。作是觀時,於諸眾生若起愛見大悲,即應捨離,所以者何?菩薩斷除客塵煩惱而起大悲。愛見悲者,則於生死有疲厭心,若能離此,無有疲厭,在在所生,不為愛見之所覆也。所生無縛,能為眾生說法解縛,如佛所說。若自有縛,能解彼縛?無有是處!若自無縛,能解彼縛,斯有是處。是故菩薩不應起縛。 當有疾菩薩透過觀照自己的「有疾」,而離四大六根以及四大六根對外塵所反應而建構的「身心幻垢」,說離身心幻垢,不是說活在當下的我們無身心,而是當發現了真正的生命實相時,行者就容易離開「緣起聚散」虛假的「我」,因為站在「實相」為出發點,彼有疾菩薩能作是念,眾生與我真正的生命都是相同的那「能」。因此彼有疾菩薩,復應作是念:如我此病,非真非有,眾生病亦非真非有。因為有病(不平衡)的是「四大六根」的「緣起」我,緣起的「成住壞空」是必然性,而那生命真相是沒病的。 菩薩住於「生命實相」故能不被緣起之四大所綁,菩薩見眾生,非見其客塵所緣起聚散的「外相」眾生,故《金剛經》佛說:「眾生非眾生,是眾生也」。菩薩鍛鍊自己「無所住」於「色、受、想、行、識」,也從生活中鍛鍊自己「無所住」於「色、聲、香、味、觸、法」,從這些斷除客塵煩惱的鍛鍊中,仍然活在「生命整體」的「大悲心」中。這種見生命實相而不住客塵的大悲即「非愛見悲」。 愛見悲者,則於生死有疲厭心,「愛見」是對「色、受、想、行、識」及「色、聲、香、味、觸、法」有所偏愛,例如有些行者偏愛「人」道,在人道中又偏愛某些「分類」,如古時印度偏愛某些種姓。當菩薩行者有這些「愛見」心時,對外在的「緣起」有所挑選,當外在的「緣起」非菩薩所愛者,這時這位有「愛見」心的菩薩,就興起「不如歸去」的厭離心,而失去了不挑選環境且積極貢獻自己的入世服務的念。所以維摩詰大士說:「愛見悲者,則於生死有疲厭心。」 若能離此,無有疲厭,在在所生,不為愛見之所覆也。但若因真認識生命,而對於外取之四大遵循其「緣起聚散」而不被綁住,能「無所住而生其心」,則菩薩能離「愛見」心,自然因「生命整體」的大悲心,不捨輪迴無有疲厭,而且在在所生,不為愛見之所覆也。 所生無縛,能為眾生說法解縛,如佛所說。若自有縛,能解彼縛?無有是處!若自無縛,能解彼縛,斯有是處。是故菩薩不應起縛。維摩詰大士總結這個理念,當有疾菩薩,透過觀照「有疾」而能有所「感受、領悟、覺醒」,能離「愛見」,則在在所生無縛,菩薩自己能「解縛」,方能指引眾生「解縛」。因此維摩詰大士語重心長的說「是故菩薩不應起縛。」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