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6/17 09:17:54瀏覽1544|回應0|推薦0 | |
淺讀維摩詰所說經(125) 有疾菩薩云何調伏其心?(五) 「設身有苦,念惡趣眾生,起大悲心,我既調伏,亦當調伏一切眾生;但除其病,而不除法,為斷病本而教導之。何謂病本?謂有攀緣,從有攀緣,則為病本。何所攀緣?謂之三界。云何斷攀緣?以無所得,若無所得,則無攀緣。何謂無所得?謂離二見。何謂二見?謂內見外見,是無所得。文殊師利!是為有疾菩薩調伏其心,為斷老病死苦,是菩薩菩提。若不如是,已所修治,為無慧利。譬如勝怨,乃可為勇。如是兼除老病死者,菩薩之謂也。」 設身有苦,念惡趣眾生,起大悲心,我既調伏,亦當調伏一切眾生;當有疾菩薩藉由自己的「有疾」來調整自心,甚至藉疾觀照、體悟身心皆是幻垢,而能離至不可離,並由不可離之點重新出發。重建其心之後,有疾菩薩的態度是積極入世,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眾生」。因為有疾菩薩對「空」的體認,因此有生命同體的念,而這個念稱為「大悲心」。既是生命同體,有疾菩薩自己調伏之後,也希望眾生與他一樣。顯然,菩薩是積極的,不管任何境遇對菩薩來說都是一增上的機會,因此透過「有疾」的調伏,卻顯出積極的向前。 但除其病,而不除法,為斷病本而教導之。有疾菩薩調伏己心之後,希望透過自己的經驗幫助與自己有相同困境的眾生走出困局。有疾菩薩對眾生的調伏方法是,但除其病根,而非去改變法(外在的諸緣起聚散)。因為外在的法(色身四大)有其自然的法則,而眾生的病根是將四大的「我」當成「實相」,因此對眾生的調伏,重點不是在去掉他「四大」的疾病,而是透過其四大之病而真實認識「實相」,故說但除其病,而不除法,以斷其病本。 何謂病本?謂有攀緣,從有攀緣,則為病本。攀緣者,以妄認有個決定性的「我」為中心,而產生對外的關連。簡單的說就是「有所住」,為這個虛妄的「我」爭取一切,顯出來的是住於色聲香味觸法,甚或住於成就果位等等,而因這個妄認而產生的攀緣是個病本。 何所攀緣?謂之三界。維摩詰大士更深入的說,那哪兒攀緣啊?就在三界中攀緣。哇!離了三界還有何界?所以在哪裡攀緣?凡所有看得到的,想得到的,甚或看不見的,或不曾想得到的,都是攀緣牽扯之所在。小至一塊玉石,或者一杯咖啡,或是一種信念,舉目望去,何處不是攀緣之所在。那要如何「斷攀緣?」先得問,誰在攀緣?是我的「五根」,更深入說,是「我」的心【註】。 註《佛遺教經》:「汝等比丘!已能住戒,當制五根,勿令放逸,入於五欲。譬如牧牛之人,執杖視之,不令縱逸,犯人苗稼。若縱五根,非唯五欲,將無涯畔,不可制也。亦如惡馬,不以轡制,將當牽人墬於阬埳。如被劫賊,苦止一世,五根賊禍,殃及累世,為害甚重,不可不慎。是故智者制而不隨,持之如賊,不令縱逸,假令縱之,皆亦不久見其磨滅。此五根者,心為其主,是故汝等,當好制心。心之可畏,甚於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未足喻也。譬如有人,手執蜜器,動轉輕躁,但觀其蜜,不見深阬。譬如狂象無鉤,猿猴得樹騰躍踔躑,難可禁制,當急挫之,無令放逸。縱此心者,喪人善事,制之一處,無事不辦。是故比丘,當勤精進,折伏汝心。」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