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3/11 14:33:22瀏覽967|回應0|推薦0 | |
淺讀維摩詰所說經(90)道場何所是(十九)眾生是道場 眾生是道場,知無我故;何謂「無我」?知真正的「大我」之時,就知「無我」,無我之人凡事為人而少為自己著想。佛言:「我在僧數」。耶穌說:「做在弟兄中最小的一個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大覺者皆說「生命整體」。 眾生身心皆是緣起,我的身心亦是緣起,因此《華嚴經》覺林菩薩偈云:「譬如工畫師,分布諸彩色,虛妄取異相,大種無差別。」有極少數的菩薩行者有特殊的經歷,在禪坐時經歷了「大地平沉、虛空粉碎」而體驗了「大種」生命一體的經歷。 請延伸閱讀:緣起--眾生身皆是、緣起 — 眾生 心 亦然 然而大多數的菩薩行者是從實際生活中體會了眾生〈包括自己〉都是生命的乞士,生命是整體的彼此相互依持而得以存在,同樣的與那些極少數的特殊經歷者同樣的領會了「宇宙生命整體法則」。 請延伸閱讀:生命的乞士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當能體會「生命整體法則」後,菩薩行者自然產生一個疑情:「我當如何盡自己的功用」。如同《雜阿含. 九一八、九二六》佛陀告詵陀迦旃延:「當修真實禪,莫習強良禪,……若真生馬繫槽櫪上,不念水草,但作是念:駕乘之事。」菩薩行者將佛法落實在生活面上,於世間提供自己所能的,為眾生服務。 請延伸閱讀:禪的真義以及另一個角度(二)失落的環節 — 真實禪 在提供自己的功能為眾生服務時,這是個修行的好所在,因為在世間服務必得報酬,這時菩薩行者會觀照自己的心念,自己做事之時有沒有生過多要求的念,雖然現今的經濟社會是「各盡所能,各取所值」,但我們所取的,是否超過了,若有過多就是貪;在接人待物之時,有無足夠的耐心,若無耐心那就是嗔;再提供自己功能之時,能否找到更完善的辦法,若無法解析事物的緣起與解決之道,那就是無明,是癡。 古來聖賢在「無我」這點上有許多很好的舉例,在《禮運大同篇》指出:「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而古之賢者范仲淹更有一句「不以物喜,不為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我們可能無法做到聖賢所說的地步,但是我們可以先有這樣的理念:「願眾生都與我一樣的好。」而能離開處處以自己為中心的思考模式。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