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淺讀維摩詰所說經(89)道場何所是(十八)諸煩惱是道場
2009/03/10 14:02:33瀏覽3532|回應0|推薦0

淺讀維摩詰所說經(89)道場何所是(十八)諸煩惱是道場

諸煩惱是道場,知如實故;菩薩行者在世間生活難免有煩惱,但是煩惱處也是修行處。煩惱即菩提。在諸煩惱所在,能自己察覺而自解脫,而此解脫的能力是從煩惱中得證明,故維摩詰大士說:諸煩惱是道場,知如實故。 

如《六祖壇經》一念修行,自身等佛。善知識,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所以不在口頭上說說而已,而是在是否修正了心的方向,不能修正自己『心的方向』,雖身在佛門,仍是凡夫。故曰:不修即凡。但是若能知即改,心的方向一變,稱一念修行。如佛說四十二章經云,佛言:眾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何等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殺盜婬。口四者,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意三者,嫉恚癡。如是十事,不順聖道,名十惡行。是惡若止,名十善行耳。亦如圓覺經云: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而『能』修正自己心行者,即覺悟者,故說: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所以佛法的關鍵在於:「覺」性起用否?未能起用是凡夫,起用是覺者(佛)。而凡夫與覺者在外相上,是相同的,並看不出來。所以當四品將軍惠明見性後,告訴沿路追逐惠能大師的行者說:向陡崔嵬,竟無蹤跡。當別道尋之。趁眾咸以為然。那一般行者分不出開悟前與開悟後的惠明有何兩樣,何以故?因為悟前與悟後論外相,一樣是兩個眼睛一個鼻子。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這句話是說:凡夫與覺者、煩惱與菩提皆是外相的兩端。 

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關鍵語出現了,念迷稱凡夫,念悟即覺者。兩者的差別在於那個『覺性』起用,起用是動態的,是透過一切人、事、物,有所感受、領悟、覺醒。一覺醒,心思的方向改了,就是迷轉悟。 

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遇見的一切人、事、物,都是材料而已,在有生之年,不就是藉著種種人、事、物(不覺之時,看萬事都是煩惱),讓「覺」有起用的機會嗎?覺一起用而至諸法如義,凡夫即是覺者。兩者是分不開的。雖然我們不能二六時中常住於覺,有時會迷,但是要確信,裡面真正的自己,那是用刀也切不斷的,是不會永遠被卡住的,一有機會覺性就起用了。所以說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可惜一般行者在這時卻未一把抓住那能離境的『能』,反而只注意自己的心是「煩惱」或「輕安」。就落在那裡天天數算自己,今天有幾分是凡夫,有幾分是覺者;今天減少了多少煩惱,增加了多少菩提。整個心在那裡七上八下,一下高興,一下憂愁。就是不敢肯定,我裡面有個能察覺的『能』,就是不敢跟人說:「我好棒!原來我錯的時候,裡面有一個全自動的,能發現自己錯了!我能趕快改,終於我做對了。」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有那個經驗,某一件事,剎那間,看到自己錯了,或想通了。各位,那就是。佛不妄言:『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徳相。』大膽肯定,趕快起用。如惠能大師說: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tus4401&aid=2729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