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淺讀維摩詰所說經(85)道場何所是(十四)四攝、多聞、伏心
2009/02/26 16:05:41瀏覽811|回應0|推薦0

淺讀維摩詰所說經(85)道場何所是(十四)四攝、多聞、伏心 

四攝是道場,攝眾生故;四攝是佈施、愛語、利行、同事,菩薩行者以這四種態度與方法與眾生接近,因此反過來看,隨時檢驗自己是否合於四攝的心態,這個是菩薩行者修行的所在。 

多聞是道場,如聞行故;生命是整體,單獨一個人所知總是有限,《六祖壇經》惠能大師以「欲學無上菩提,不得輕於初學」來勸請江洲別駕。因此菩薩行者應多求學,多聞且能思維後才接受。然而生命是「實際」,若只是聽了而不去做,等於沒聽。所以檢驗是否多聞的標準是「聞後能如聞行多少」。「信受奉行」四個字拿來檢驗自己,是「多聞是道場」。而不是檢驗聽了多少大師的開示! 

伏心是道場,正觀諸法故;《佛遺教經》云:心之可畏,甚於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未足喻也。譬如有人,手執蜜器,動轉輕躁,但觀其蜜,不見深阬。譬如狂象無鉤,猿猴得樹騰躍踔躑,難可禁制,當急挫之,無令放逸。縱此心者,喪人善事,制之一處,無事不辦。是故比丘,當勤精進,折伏汝心。 

《金剛經》須菩提問:「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折伏己心,令心調伏,是菩薩行者鍛鍊生命的所在。《金剛經》佛陀以這種善巧法門,方便菩薩行者能調伏自心。這個法門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正觀諸法能助己伏心。

同樣,四念處也是一樣,從「觀身不淨」到「觀身如身」;從「觀受是苦」到「觀受如受」;從「觀心無常」到「觀心如心」;從「觀法無我」到「觀法如法」。皆能令己心調伏。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tus4401&aid=2688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