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淺讀維摩詰所說經(83)道場何所是(十二)神通
2009/02/20 14:34:32瀏覽760|回應0|推薦0

淺讀維摩詰所說經(83)道場何所是(十二)神通 

神通是道場,成就六通故;六通是聖者所得到的六種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這些能力超越人間現在的知識所能理解,因此被稱為神通。 

聖者們得此神通不為利益自己,而是為了向世人說明十法界,說明生命的實相,引人走上生命的道路。 

基督教中的《新約聖經》耶穌出來傳道時,非常自然地展現了許多神蹟奇事,因此【路加福音第七章16節】敘述當時的以色列人都驚奇,歸榮耀與神,說:有大先知在我們中間興起來了!又說:神眷顧了他的百姓!這時很多人能聽信耶穌所傳的「天國之道」,耶穌在山上、海邊、或在城鎮中的房宅隨宜的說法。而四福音書中的「登山寶訓」更是實踐生命的道路。  

阿難入滅因緣。阿難是佛陀的侍者,多聞第一。佛在拘尸那安羅雙樹間入涅槃時,阿難悲痛地泣不成聲。佛陀以憐愍的眼神看著阿難,對大家說:阿難非常辛苦的侍奉我二十七年,他為人溫和而寬厚,聞法不忘,將來能在世間上發光發熱。佛入滅三天後,他起身到王舍城參加第一次聖典結集。路上走了二個多月,四月十四日抵達王舍城。第二天即開始安居,結集佛經。這時大迦葉被推為首席,他選了四百九十九個大阿羅漢。因阿難還未證果,被排斥在外。這給阿難以很大的刺激,他當夜發奮修行,於中夜即證阿羅漢果、參加結集。阿難在會上誦出《長阿含經》、《中阿含經》、《雜阿含經》、《增一阿含經》、《譬喻經》、《法句經》佛教之有聖典流傳於世,實賴阿難之功。迦葉因是王舍城結集的主持人,被上座長老們看成為當然的領導人。二十年後,迦葉將法傳與阿難,到雞足山入滅,阿難被推為僧團的領導,此時已是六十六歲的老人了。迦葉滅後,佛教在阿難的領導下,尚能和合一味。沒有產生什麼大的問題。阿難一百二十歲時,一天在路上聽到一位比丘口中念道:

「人生活百歲,不見水潦鶴,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見之。」阿難懇切的糾正說:

「人生活百歲,不解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能瞭解之」。青年比丘見到阿難以後,回去稟告師父。師父說:你不要聽阿難的胡說,他已老朽,失去記憶和智慧。青年又將師父的話告訴阿難。阿難聽後,心想我為眾生誦出佛陀的大法,而人們的我見我執深重,不依佛法奉行,我活在世上還有什麼意義?又想到佛在世時諸大弟子都入滅了,只剩下他一人,好像一片被砍光的森林,只留下一棵大樹不能遮風擋雨。

        於是他即到摩竭陀與毗舍離兩國交界處的恒河上空,進入涅槃。他的聖體分成二份,一份留在毗舍離北方的大林重閣講堂,一份留在王舍城竹林精舍旁,建塔供養,由於阿難入滅的因緣,摩竭陀國與毗舍離國修好,不再戰爭,使千百萬人民的生命財產不受損失。阿難展神通以入滅,不在宣揚自己,而是藉這個神奇,令正法流傳(使法句不會繼續被錯傳),且平息戰禍。這是神通的真正大用。 

        依《大唐西域記》卷七所載,阿難於入滅前,離開摩揭陀而向吠舍釐城,欲渡殑伽河時,摩揭陀國阿闇世王嚴駕追請而來。吠舍釐王則聞阿難前來,治軍迎之於北岸。阿難為了不偏袒任何一方,乃於河之中游,自舟中上昇虛空,以禪定之力火化自己,且將遺骸兩分墮於南北兩岸。兩軍為此大慟哭,各還本國起窣堵波供養。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tus4401&aid=2667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