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2/13 16:10:07瀏覽926|回應1|推薦0 | |
淺讀維摩詰所說經(80)道場何所是(九)慈 慈是道場,等眾生故;悲是道場,忍疲苦故;喜是道場,悅樂法故;捨是道場,憎愛斷故; 四無量心「慈悲喜捨」,四種心態,其實是表明行者的對生命的觀點而落實在行為的表現中。慈無量心,與一切眾生樂;悲無量心,拔一切眾生苦;喜無量心,見人行善或離苦得樂,深生歡喜;捨無量心,如上三心,捨之而不執着,或怨親平等,不起愛憎。 慈是道場,等眾生故;無緣方稱大慈,何謂「無緣」,緣者,條件也。無緣,不設任何條件也。 眾生關愛他人,總是先設定條件。越符合條件的越能發揮愛心。眾生常以血緣、同宗同族、同社會階層、等等條件來衡量。何以會如此?因為虛妄取異相,眾生在大千繽紛異相中,取與自己相近的。因此我們能體會為何有雜聲說:「慈濟為何還要救到外國去!」 然《覺林菩薩偈》說的是:「譬如工畫師,分布諸彩色,虛妄取異相,大種無差別。」眾生落在「取異相」,然覺林菩薩要人注意的是「無差別」的大種。若體認了這個大種就是一切眾生皆具的「如來智慧德相」,那就容易進入「無緣大慈」,因為眾生本等。如果我們越來能越少限定條件的與一切眾生樂,就是慈,而這個越來能越少限定條件的給,這種改變,就是道場,而假名為「慈。」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