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1/06 15:05:46瀏覽1007|回應0|推薦0 | |
淺讀維摩詰所說經(68) 菩提無形相,但顯現在生活中(七) 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會者相會也,兩者接觸的意思。諸入是指六入,六根對六塵,眼耳鼻舌身意對色聲香味觸法。眾生六入因觸生受,緊接著想行識一直牽連,十二因緣受愛取有生老死不斷輪迴。然有察覺能力的行者,能夠在生活中不取、不捨、不染著。雖眼見色,但只如實知色,而不被色所取。耳聽聲,如實聽聲,但不攀聲。這種切(不會)的能力是菩提。 不合是菩提,離煩惱習故;合比會更進一步,會是兩者接觸,合是兩者攪在一起混成一個。擾亂我們的稱煩,受攪亂而令我們困惑、生嗔的是惱。眾生因為無法深入觀照自己,如同覺林菩薩偈所說:「譬如工畫師。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畫。諸法性如是。」眾生因無法如實知自心,因此累劫煩惱成為習性。 不合是菩薩行者能不與煩惱合在一起,為何能不合?是因為菩薩行者看透煩惱的起因,當行者看透事情的起因,也就同時接近發現了解決之法。這種因透徹的了解而解開煩惱的習性,這種解開(不合)是菩提的作用。 無處是菩提,無形色故;菩提是「能」的作用,菩提無形色,所以不要誤會菩提是在身上的某一處所。如覺林菩薩偈:「譬如工畫師。分布諸彩色。虛妄取異相。大種無差別。大種中無色。色中無大種。亦不離大種。而有色可得。」眾生有形相(形色),但菩提是「大種」的作用。大種中無色,而我們四大構成的形色中也無大種,但卻因有大種而活動。所以菩提非物(形色),不固定在四大六根之內,故說「無處是菩提,無形色故。」 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菩提翻譯成華文,是覺悟佛道的正智。然菩提是自性起用後的展現,遠離文字名相。如《六祖壇經》言:「諸佛妙理,非關文字。」亦如老子《道德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