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淺讀維摩詰所說經(67) 菩提無形相,但顯現在生活中(六)
2009/01/05 15:34:13瀏覽614|回應0|推薦0

淺讀維摩詰所說經(67) 菩提無形相,但顯現在生活中(六) 

無為是菩提,無生住滅故;有為外相總是緣聚而起,因此生住異滅是必然的過程。若行者住於外相,必被外相的生住異滅所牽而心有罣礙。當心有罣礙時,常以自己的利益為出發點,就無法依生命法則來行事為人。而聖賢不是如此,聖賢不住「有為」,不以外在的生住滅為念,不以成敗定自己,而以理念的貫徹來肯定自己。所以聖賢如范仲淹能有「不以物喜,不為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那能離有為而入無為的就是菩提 

如《金剛經》,佛陀為幫助菩薩行者能離色聲香味觸法,而能無所住而生心。所以告訴行者一個方便法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要行者如是的去觀察,外在帶不走的一切,如夢幻泡影是不必執著的。反過來說,那什麼是我們該努力的? 

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菩薩行者既然入「無為」,已知生命一體,不但為自己更為眾生,這就是「真實禪」。為服務眾生;引導眾生,行者必先理解眾生的心,這種理解就是菩提。故說:「知是菩提」。 

        如維摩詰大士的欲度人故,以善方便,居毗耶離;對貧民來說,當下救急的錢是最重要的,維摩詰大士就知其心行而預備了資財。故曰:「資財無量,攝諸貧民」。對沉溺而失志的酒徒來說,最重要的是鼓勵而給於一個志向,維摩詰大士能「入諸酒肆,能立其志」。

請參考淺讀維摩詰所說經(5) 引導眾生行真實禪(一)方便品第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otus4401&aid=253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