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1/28 14:44:45瀏覽548|回應0|推薦0 | |
淺讀維摩詰所說經(53) 出家為道者的生活 智者所受,聖所行處,降伏眾魔;出家為道者的生活是「智者所受,聖所行處,降伏眾魔」如在《耕者婆羅豆婆遮經》釋迦牟尼回答耕者婆羅豆婆遮婆羅門的提問,釋迦牟尼說自己是這樣耕種的: . 《耕者婆羅豆婆遮經》 . 77. "信仰是種子,苦行是雨水,智慧是我的軛和犁,謙遜是犁把,思想 是轅軛,意念是我的犁頭和刺棒。 78.“控制身體,言語謹慎,飲食有節,我以真話作砍刀,柔順是我的解 脫。 79.“勤奮是我駕轅的牛,運載解脫,一直往前,永不返回;到達那裏, 沒有悲哀。 80.“進行這樣的耕種,它結出永恆之果;凡這樣耕種的人,他擺脫一切 痛苦。” 降伏眾魔;同樣的在《六祖壇經》【傳香懺悔第五】善知識,大家豈不道眾生無邊誓願度。恁麼道,且不是惠能度。 . 善知識,心中眾生,所謂邪迷心,誑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是等心盡是眾生。各須自性自度,是名真度。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見煩惱愚癡眾生,將正見度。既有正見,使般若智打破愚癡迷妄眾生,各各自度。邪來正度,迷來悟度,愚來智度,惡來善度。如是度者,名為真度。 . 度五道,超越了地獄、餓鬼、畜牲、人道、天道而成就了佛道。如《六祖壇經》【傳香懺悔第五】又,煩惱無邊誓願斷。將自性般若智除卻虛妄思想心是也。又,法門無盡誓願學。須自見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學。又,無上佛道誓願成。既常能下心行於真正,離迷離覺,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見佛性,即言下佛道成,常念修行是願力法。 淨五眼,得五力,立五根;五眼是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五力是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五根是信根等五力之根。 不惱於彼,離眾雜惡;為道者的生活態度是「無住」,如《六祖壇經》【定慧品】所云:「無住者,人之本性。於世間善惡好醜乃至冤之與親,言語觸刺欺爭之時,並將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繫縛。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當如是「無住」時,自然不惱於彼,雖在眾中卻能離眾雜惡。 摧諸外道,超越假名;這是為道者,了達聖諦,故能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因此對名相、法相、甚或宗教,都能超越而不被綁著。 出淤泥,無繫著;無我所,無所受;為道者雖在世間,但出淤泥而不染;雖顯有外相的「我」,卻能離「我相」、離那些是「我所有的」想法;亦如佛在《阿含》所講,聖者(為道者)有身,故受第一箭,但不受第二箭。 無擾亂,內懷喜;護彼意,隨禪定,離眾過。為道者有如上穩固的信念與態度,他的生活自然雖在紛亂的世間卻不受擾亂,內心寂靜喜悅。住於禪定護念自己也護念眾生的起心動念,而能離開過錯而達諸法如義(宜)。 若能如是,是真出家。維摩詰大士總結,若能如是生活者,是真出家。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