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2/01 09:21:00瀏覽993|回應3|推薦0 | |
金剛經讀經淺得(18)佛陀的等待 佛陀的安慰。佛陀知道須菩提對眾生的愛,也知道須菩提的疑慮。但是佛陀以自己的經驗安慰須菩提,故曰:莫作是說。 佛陀與須菩提對這個問題不同的觀點何在?須菩提悲痛眾生無福德立即生實信,佛陀卻如此說:「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 生命成熟需要時間。生命的成熟是延續的,故需累積,於無量佛種諸善根。因此原則,我們就學會等待與包容。佛陀非常有耐心,一等五百年,因為凡夫活在時間觀念裡,有生有滅,佛陀不受時間觀念的拘束。如來滅後,後五百歲,如來可以等待,在他沒有轉動的影兒,所以當是人一念生淨信者,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 有持戒修福者。每個修行人剛開始時,心外求福者多。少有如惠能大師直說:「惟求作佛,不求餘物。」這裡看到大覺者的慈悲與包容,「持戒修福」好阿!因為這是「惟求作佛,不求餘物。」的前加行。這個前加行要經過長時間的鍛鍊「五百年」。大覺者可以等我們五百年。 於此章句能生信心。這位從「持戒修福」開始的行者,過了漫長的數次來回,終於有一次讀到金剛經的這些文字,忽然一念能完全的相信。是因為累世種善根「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這一段說明生命成熟需要時間,多次遇佛,多次遇大善知識,方得成就。而在這段成熟的時間內,難免困頓,難免顛沛。所以就知所謂的頓悟(一念生淨信)不是指時間短,而是指悟的剎那。而在頓悟之前卻經歷了漫長的鍛鍊與醞釀。 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佛陀同意須菩提的看法,這條直路確實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一般人學佛,大多數是持戒修福,而非求明心見性。但是,這些持戒修福者,不斷的再次在各道輪迴,經歷一段非常長的時間,聽聞過無量千萬佛都異口同聲說一樣的話「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菩薩無住相佈施」,這樣的持戒修福者才有可能對佛所說的這段話「能生信心,以此為實。」所以六祖惠能形容「此法門是最上乘,為大智人說,為上根人說。小根小智人聞,心生不信。譬如天龍下雨於閻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棗葉。」 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莫說佛不重視「福德」,佛陀重視福德。而須菩提所了解的福德,也不是「積聚」的福德,從下一段須菩提說「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就可以得知,這個能帶得走的福德是「能捨的」生命紀錄。 此位能一念生淨信者的眾生,是因為累世累積了無量福德而能種善根。而此無量福德是眾生於生活中佈施(於諸法能捨)而得,在捨的過程當中,慢慢的體會「生命整體」共享的真實快樂,而對「生命本來面貌」依稀有所看見,遂能漸離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故說: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六祖形容上根器者「若雨大海,不增不減。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聞說金剛經,心開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觀照故,不假文字。」所以是諸眾生以自性覺與如來相應,所以佛陀稱是諸眾生不在四相之中。眾生不在四相之中,那應該在哪裡?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