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1/17 08:53:28瀏覽1622|回應1|推薦0 | |
金剛經讀經淺得(4)佛性妙不可言 為何續問「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皆是有大力量者,為何會續問「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因為再來人(菩薩行者)為傳法卻遭遇艱困環境,令色身力有未逮故。此時會住境生心而落於「非住」。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講得明白一點,須菩提是說:當我們的「自性」一起用,能夠生起了趨近圓覺,而達到諸法如義(宜)的心念,這時該如何保持在這種狀態中呢?但不多時「覺」迷糊了,結果生起了趨近無明而生虛妄取相的心念,這時該如何降伏這虛妄的念頭呢?顯然這是個大家都會遇到的問題。 從须菩提如此問當中,知學佛行者常被無明所遮,常從「覺」中溜掉,故有「應云何住」之問。學佛行者常有妄想(在妄想中即不在覺中),所以妄念一時遮住真如是屬常態,而行者也自己能發現,自己正在妄念中亦屬常態(當下已覺,而這就是),所以須菩提才會如是問「云何降伏其心?」 因此惠能大師在回答志徹比丘問涅槃經時,說明「無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惡諸法分別心也。」,當時志徹比丘認為惠能大師的說法有違佛經,惠能大師卻說:「吾傳佛心印,安敢違於佛經。」,惠能大師指出重要的關鍵「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說什麼善惡諸法乃至窮劫無有一人發菩提心者。故吾無常。正是佛說真常之道也。」因為惠能大師說明的正是須菩提的疑惑:「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有意思的是,如惠能大師所說「何期自性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那為何又常被無明所遮,被境所牽呢?因為這正是巧局,當菩薩行者落於迷亂艱困之際而生妄心、退心之際,突然自覺,然後起念:「我應如何降伏妄心」,行者通常都在被遮住光明覺性之時才知道被蒙遮啦!恰好證明「菩提自性,本來清淨」所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真奇妙,一切眾生本具的佛性,既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也會落於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的「非住」,但在「非住」的時候知道自己在妄中而自我覺醒,是故惠能大師在答印宗法師的提問時,說明「佛性非常非無常,是故不斷,名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蘊之與界,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佛性。」佛性妙不可言。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