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汗血”詩人牛漢
2009年12月10日09:38 人民日報 張健
抗戰期間,圍繞《七月》、《希望》等刊物匯聚了一群作家、詩人,成為中國現代文學創作的勁旅,史稱“七月派”。自況為“一粒蘊含著巨大痛苦的塵埃”的牛漢先生,是仍然健在的寥若晨星的“七月”詩人之一
去歲,賈植芳、彭燕郊諸先生駕鶴西行,今年9月,綠原先生又離我們而去,曾經俊才雲集的“七月”派愈見凋零。而自況為“一粒蘊含著巨大痛苦的塵埃”的牛漢先生,是仍然健在的為數不多的“七月”詩人之一了。
走進牛漢的書房,幾架從地面徑直連到天花板上的書櫃,將牆壁遮了個嚴嚴實實。每層書櫃上除了擠得滿滿的圖書之外,還擺著些形態各異並不起眼的石頭。牛漢已是步履蹣跚,86年的人世滄桑在他臉上留下了刀刻斧鑿般的皺紋,有些像書櫃中石頭上的道道斑痕。
性如頑石,倔強有棱
對於石頭,牛漢似乎懷有特別的感情,每到一地,都會帶些回家,久而久之,竟累積了好幾千個。幾乎每塊石頭上都貼有布條,記錄著采自何處。“這些石頭純樸未鑿,沉默無言,我愛這樣的品格。而且它們棱角分明,若是捶打,還會冒火。”他從書櫃上挑出一塊拿給我們,這是一塊棱角分明、通體赭褐色的石頭,背面寫著“1970年春在鹹寧荒地深處得”,是他最為珍愛的一塊。而同樣是石頭,光滑無棱的鵝卵石卻無法引起他的興趣,“那是沒有性格的石頭,是死的石頭,從中感覺不到生氣的存在。”為此,他還寫過一首《死亡的岩石》。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對石頭的熱愛,應是源於詩人從中尋覓到了與心性相通的東西,那便是棱角分明的性格與捶打不爛的倔強。他自言:“我的性格是頑強而不馴服的,越打擊我,越要抗爭,越要寫有血性的詩歌。”據他女兒史佳回憶,五七幹校期間,他們一家一年才相聚一次。每到那時,牛漢都會對妻子、兒女得意地誇耀自己在幹校如何能幹:插秧如何快,吃得如何多,力氣如何大,掰手腕如何百戰不殆,儼然是那裏最重要的人物。後來從別人口中史佳才得知,其實當時的牛漢過得多麼艱難!而牛漢似乎不以為意——直到今天,他都不承認自己有過絲毫的悲觀與氣餒,他說:“我這一生,經過的困難是足夠多了,但從來沒有悲觀過,失望過!即便是在監獄裏,大家都憂心忡忡,我還可以呼呼大睡!”
這位巍巍老者,蒼老的面容昭示著他所經歷的坎坷。他蹲過監獄,受過打擊,至今顱內還有淤血,但是棱角分明的性子卻沒有更移。他一生將恩怨分得很清,臧否人物常常不留情面。有些熟悉他的人回憶,以前開會的時候,他還常受邀請,但是每每快人快語,實話實說,搞到後來,一些人遠遠看見他就避之唯恐不及。談起這些,牛漢微微一笑。那些陳年舊事,都化作了權作閑聊的談資。
他一生不喜約束,曾說“我這個人太野,拒絕定型,不喜規範”。早年在西北大學求學,老詩人于賡虞幾次給他講解十四行詩,但牛漢就是願寫自由體。相比於十四行詩的格律謹嚴、約束繁多,自由體更能淋漓盡致地抒發詩情。到了80年代,又有人勸他寫詩不要過於棱角分明,鋒芒尖銳容易自傷,他“感激這種勸告,卻沒有聽從”。不僅如此,他還積極向讀者推薦富有個性的新作,劉恒的《狗日的糧食》、殘雪的《蒼老的浮雲》,以及朦朧詩人的不少作品,都曾得到過他的賞識與推介。
待人接物,真心存焉
牛漢年輕時一米九,是個魁偉大漢,卻對自然總抱有非比一般的細膩感情,一份純真詩心始終未曾丟棄。在抗戰時的天水,他踟躕荒山,寫出了成名作《鄂爾多斯草原》;在鹹寧幹校時,他踏遍林莽,身上被荊棘劃滿口子,只為尋找鮮豔的野菊;80年代在霧靈山,為了尋找蘭花,年過花甲的他還會在山裏瘋跑好幾天……歲月會老化一個人的軀體,從偉岸挺拔到佝僂衰老,卻無法老化他的詩情。牛漢對天地萬物的那份求真、求美的赤子之心,雖歷經歲月淘洗而質樸如初。
朋友之間的聚會,如果有奉迎的違心之詞,他會拂袖而去;老朋友的詩藝退步了,他會毫不留情提出批評。艾青先生的詩歌曾深深影響過牛漢,但在1951年,牛漢卻給艾青寄去一封信,批評其當時的一些詩作“不是真正的詩”。後來他去探望艾青,艾青告訴他:“你的信寫得很率真,我至今還在學習呢”——他打開裝滿信件的抽屜,牛漢那封信果然被放在最上面。
牛漢曾擔任過《新文學史料》的編輯,利用自己與一些文壇老人的交往,為整理新文學史料鞠躬盡瘁。為了約來稿子,他多次登門拜訪,懇請老人動筆。而在他所認識的老一輩文人中,他坦稱最欽佩晚年的孫犁,認為其待人誠懇,質樸淡泊,最值敬佩。至於自己,他表示已不再寫詩。“詩歌創作,有就是有,無就是無。重複自己的創作,有不如無。”牛漢回答得這樣直白,看不到一絲遮掩。
到了晚年,牛漢仍會動手寫寫毛筆字。他收集了古往今來不少書法家的帖子加以揣摩。“字如其人,可見性格。”年輕時他喜歡顏真卿的行書,長了年紀後,特別欣賞蘇東坡的字,一幅《寒食帖》看了不止百遍。東坡字自由真率,恣肆揮灑,無章無法,信手點畫,也許正是這樣的風格,以及在字裏行間流露出的曠達不羈的純真情懷,讓牛漢獲得了共鳴,覓到了知音。
詩寫苦難,苦難成詩
如果用一個詞形容牛漢的生命歷程,可能會是“坎坷”;如果用一個詞概括他的詩歌主題,那一定是“苦難”。
從學生時代起,牛漢就對俄羅斯詩歌情有獨鐘。俄羅斯文學向以深邃的思想內容、濃厚的苦難意識、博大的人道精神著稱,那些表現人生不易的詩歌尤其令他感動。誰知,這種最初涵養起來的文學氣質,竟與他此後的生命經歷處處暗合——他不停地咀嚼坎坷,坎坷讓他的詩歌無可回避地去直面苦難,而苦難精神反過來也玉成了他的詩歌。
在他的詩中,俯拾遍是負重荷艱,被侮辱、被損害的意象,而他對這些意象總流露出不尋常的感情:在動物園看被囚禁的猛虎,他感受到一個不羈的靈魂與隱隱然石破天驚的咆哮(《華南虎》);看到被伐倒的楓樹,他覺得那葉片上的露珠仿佛千萬只含淚揖別自然的眼睛(《悼念一棵楓樹》);他歌唱在風雨中飛翔的小鷹“黑亮的翅膀上鍍著金色的陽光”(《鷹的誕生》);他贊美被掩埋在地底的根莖“沉甸甸的果實傾注著我的全部心血”(《根》)……在這些詩歌中,他傾吐著對於生命的感悟,融入了不折不屈的人格追求,也因此使詩歌生長出深沉不羈的氣勢。
因為詩歌,牛漢獲得了馬其頓“文學節杖獎”,這個獎主要獎勵與馬其頓有密切文化交流的國家中的重要作家和詩人。2004年,《新詩界》編委會聯合詩歌研究機構發起“新詩界國際詩歌獎”,在世界範圍內遴選三位仍然健在的傑出詩人,牛漢名列其中。在中國詩歌網絡讀者普查中,被廣大網友推選而出的“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詩人”中,牛漢排名第五。他的不少詩作早已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名篇。《華南虎》、《悼念一棵楓樹》等詩歌與散文,更是被收入中學語文教科書中,成為代代學子的精神食糧。
“在中國眾多的詩人之中,在詩歌的創作領域中,我從來不認為自己是個傑出者,但是我的確是個不同尋常的虔誠的跋涉者。”因為年齡的緣故,牛漢的眼神已有些渾濁,但犀利倔強會不經意間從眼中一閃而過,讓人窺見這位老人真率不羈的靈魂。
告別的時候,他送我們走出“汗血齋”——這是他書房的名字。他曾寫過一首《汗血馬》,中有“它只向前飛奔/生命不停地自燃/流盡了最後一滴血/用筋骨還能飛奔一千里”的詩句。這匹生命不息、奔跑不止的汗血寶馬,不正是詩人自我的象征?而這站在我們面前的汗血齋主,不亦是一位汗血詩人?
原文出處: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09/2009-12-10/80162.html
《牛漢詩選》
鷹的誕生
啊,誰見過,
鷹怎樣誕生?
在高山峽谷,
鷹的窠,
築在最險峻的懸崖峭壁,
它深深地隱藏在雲霧裏。
仰望著鷹窠,
象瞅著夜天上渺茫的星星。
虎豹望著它歎息,
毒蛇休想爬上去,
獵人的槍火也射不了那麼高!
江南的平原和丘陵地帶,
鷹的家築在最高的大樹上
(哪棵最高就築在哪棵上)
樹尖刺破天,
風暴刮不彎。
鷹的窠,
簡簡單單,十分粗陋,
沒有羽絨或茅草,
沒有樹葉和細泥,
全是些汙黑汙黑的枯樹枝
還夾雜了許多荊棘芒刺。
它不擋風,不遮雨,
沒一點兒溫暖和安適!
鷹的蛋,
顏色藍得象晴空,
上面飄浮著星雲般的花紋
它們在鷹窠裏閃閃發光。
鷹的蛋,
是在暴風雨裏催化的,
隆隆的炸雷
喚醒蛋殼裏沉睡的胚胎,
滿天閃電
給了雛鷹明銳的眼瞳,
颶風十次百次地
激勵它們長出堅硬的翅膀,
炎炎的陽光
鑄煉成它們一顆顆暴烈的心。
啊,有誰看見過,
雛鷹在曠野上學步?
又有誰看見過,
雛鷹在屋簷下面歇翅?
雛鷹不是在平地和草叢裏行走的禽類
它們的翅羽還很短小的時候,
就扇動著,鳴叫著
鑽進高空密雲裏學飛。
風暴來臨的時刻,
讓我們打開門窗,
向茫茫天地之間諦聽,
在雷鳴電閃的交響樂中,
可以聽見雛鷹激越而悠長的歌聲。
鷹群在雲層上面飛翔,
當人間沉在昏黑之中,
它們那黑亮的翅膀上,
鍍著金色的陽光。
啊,鷹就是這樣誕生的。
-------------------------------------------------------------------------
汗血馬
跑過一千里戈壁才有河流
跑過一千里荒漠才有草原
無風的七月八月天
戈壁是火的領地
只有飛奔
四腳騰空的飛奔
胸前才感覺有風
才能穿過幾百里悶熱的浮塵
汗水全被焦渴的塵砂舐光
汗水結晶成馬的白色的斑紋
汗水流盡了
膽汁流盡了
向空曠沖刺的目光
寬闊的抽搐的胸肌
沉默地向自己生命的
從肩腳和臀股
沁出一粒一粒的血球
世界上
只有汗血馬
血管與汗腺相通
肩腳上並沒有翅翼
四蹄也不會生風
汗血馬不知道人間美妙的神話
它只向前飛奔
渾身蒸騰出彤雲似的血氣
為了翻越雪封的大阪
和凝凍的雲天
生命不停地自燃
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用筋骨還能飛奔一千里
汗血馬
撲倒在生命的頂點
焚化成了一朵
雪白的花
-------------------------------------------------------------------------
落雪的夜
北方,
落雪的夜裏
一個夥伴
給我送來一包木炭。
他知道我寒冷,我貧窮
我沒有火。
祖國呵,
你是不是也寒冷?
我可以為你的溫暖,
將自己當作一束木炭
燃燒起來……
-------------------------------------------------------------------------
華南虎
在桂林
小小的動物園裏
我見到一只老虎。
我擠在嘰嘰喳喳的人群中
隔著兩道鐵柵欄
向籠裏的老虎
張望了許久許久,
但一直沒有瞧見
老虎斑斕的面孔
和火焰似的眼睛。
籠裏的老虎
背對膽怯而絕望的觀眾
安詳地臥在一個角落,
有人用石塊砸它
有人向它厲聲呵喝
有人還苦苦勸誘
它都一概不理!
又長又粗的尾巴
悠悠地在拂動,
哦,老虎,籠中的老虎,
你是夢見了蒼蒼莽莽的山林嗎?
是屈辱的心靈在抽搐嗎?
還是想用尾巴鞭擊那些可憐而又可笑的觀眾?
你的健壯的腿
直挺挺地向四方伸開,
我看見你的每個趾爪
全都是破碎的,
凝結著濃濃的鮮血,
你的趾爪
是被人捆綁著
活活地鉸掉的嗎?
還是由於悲憤
你用同樣破碎的牙齒
(聽說你的牙齒是被鋼鋸鋸掉的
把它們和著熱血咬碎……
我看見鐵籠裏
灰灰的水泥牆壁上
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溝壑
象閃電那般耀眼刺目!
我終於明白……
羞愧地離開了動物園。
恍惚之中聽見一聲
石破天驚的咆哮,
有一個不羈的靈魂
掠過我的頭頂
騰空而去,
我看見了火焰似的斑紋
火焰似的眼睛,
還有巨大而破碎的
滴血的趾爪!
-------------------------------------------------------------------------
根
我是根,
一生一世在地下
默默地生長,
向下,向下……
我相信地心有一個太陽
聽不見枝頭鳥鳴,
感覺不到柔軟的微風,
但是我坦然
並不覺得委屈煩悶。
開花的季節,
我跟枝葉同樣幸福
沉甸甸的果實,
注滿了我的全部心血。
-------------------------------------------------------------------------
悼念一棵楓樹
我想寫幾頁小詩,把你最後
的綠葉保留下幾片來
——摘自日記
湖邊山丘上
那棵最高大的楓樹
被伐倒了……
在秋天的一個早晨
幾個村莊
和這一片山野
都聽到了,感覺到了
楓樹倒下的聲響
家家的門窗和屋瓦
每棵樹,每根草
每一朵野花
樹上的鳥,花上的蜂
湖邊停泊的小船
都顫顫地哆嗦起來……
是由於悲哀嗎?
這一天
整個村莊
和這一片山野上
飄著濃鬱的清香
清香
落在人的心靈上
比秋雨還要陰冷
想不到
一棵楓樹
表皮灰暗而粗獷
發著苦澀氣息
但它的生命內部
卻貯蓄了這麼多的芬芳
芬芳
使人悲傷
楓樹直挺挺的
躺在草叢和荊棘上
那麼龐大,那麼青翠
看上去比它站立的時候
還要雄偉和美麗
伐倒三天之後
枝葉還在微風中
簌簌地搖動
葉片上還掛著明亮的露水
仿佛億萬只含淚的眼睛
向大自然告別
哦,湖邊的白鶴
哦,遠方來的老鷹
還朝著楓樹這裏飛翔呢
楓樹
被解成寬闊的木板
一圈圈年輪
湧出了一圈圈的
凝固的淚珠
淚珠
也發著芬芳
不是淚珠吧
它是楓樹的生命
還沒有死亡的血球
村邊的山丘
縮小了許多
仿佛低下了頭顱
伐倒了
一棵楓樹
伐倒了
一個與大地相連的生命
-------------------------------------------------------------------------
海上蝴蝶
幾十年來,我遇到過不少無法解釋的奇跡
——題記
人們都會說:
能在海上飛翔的,
一定有堅硬的翅膀,
敢於跟風暴雷雨搏擊。
可是,我看見過,
(千真萬確)
幾只黃色小蝴蝶
在渤海灣茫茫的浪濤上
不是貼著岸邊飛,
是朝遠遠的大海飛去,飛去!
它們忽上忽下
很象矯健的海屬。
黃色小蝴蝶,
火苗一般閃爍,
不象迷路,
也顯不出一點兒驚慌;
它們越飛越遠,
海岸漸漸地消失。
小小的蝴蝶
你們為什麼不回頭?
-------------------------------------------------------------------------
我是一顆早熟的棗子
童年時,我家的棗樹上,總有幾顆棗子紅得特別早,
祖母說:“那是蟲咬了心的。”果然,它們很快就枯凋。
——題記
人們
老遠老遠
一眼就望見了我
滿樹的棗子
一色青青
只有我一顆通紅
紅得刺眼
紅得傷心
一條小蟲
鑽進我的胸腔
一口一口
噬咬著我的心靈
我很快就要死去
在枯凋之前
一夜之間由青變紅
倉促地完成了我的一生
不要贊美我……
我憎恨這悲哀的早熟
我是大樹母親綠色的胸前
凝結的一滴
受傷的血
我是一顆早熟的棗子
很紅很紅
但我多麼羨慕綠色的青春
-------------------------------------------------------------------------
巨大的根塊
村莊背後
起伏的山丘上
每年,每年
長滿密密的灌木叢
一到深秋時節
孩子們揮著柴刀
哢嚓,哢嚓
斫光了它們
只留下短禿禿的樹樁
灌木叢
年年長,年年被斫
掙紮了幾十年
沒有長成一棵大樹
灌木叢每年有半年的時光
只靠短禿禿的樹樁呼吸
它們雖然感到憋悶和痛苦
但卻不甘心被悶死
灌木叢頑強的生命
在深深的地底下
凝聚成一個個巨大的根塊
比大樹的根
還要巨大
還要堅硬
江南陰冷的冬夜
人們把珍貴的根塊
架在火塘上面
一天一夜燒不完
根塊是最耐久的燃料
因為它凝聚了幾十年的熱力
幾十年的光焰
-------------------------------------------------------------------------
蚯蚓的血
我原以為
蚯蚓的血
是泥土的顏色
不對
蚯蚓的血
鮮紅鮮紅
跟人類的血一樣
一條蚯蚓的生命裏
只有一滴兩滴血
然而為了種子發芽
為了陽光下面的大地豐收
蚯蚓默默地
在地下耕耘一生
我的身高近兩米
渾身的血
何止幾萬滴
但是,我多麼希望
在我的粗大的脈管裏
注進一些蚯蚓的血
哪怕只是一滴
-------------------------------------------------------------------------
愛
小時候
媽媽抱著我,
問我:
給你娶一個媳婦,
你要咱村哪個好姑娘?
我說:
我要媽媽這個模樣的。
媽媽搖著我
幸福地笑了……
我長大之後
村裏的人說:
媽媽是個貧窮的女人
一個寒冷的冬夜,
她懷裏揣一把菜刀,
沒有向家人告別,
(那年我只有五歲,
弟弟還沒有斷奶)
她坐著拉炭的馬車,
悄悄到了四十裏外的河邊村。
村裏的人說:
媽媽闖進一座花園,
想要謀殺那個罪大惡極的省長,
被衛兵抓住,吊在樹上,三天三夜
當作白癡和瘋子……
從此,遠村近鄰
都說媽媽是個可怕的女人,
但是,我愛她,
比小時候還要愛她。
-------------------------------------------------------------------------
夜
關死門窗
覺得黑暗不會再進來
我點起了燈
但黑暗是一群狼
還伏在我的門口
聽見有千萬只爪子
不停地撕襲著我的窗戶
燈在顫抖
在不安的燈光下我寫詩
詩不顫抖!
-------------------------------------------------------------------------
無題
我和詩,一生一世相依為命,
從不懊悔,更沒有一句怨言。
六十年來,在遙遠而虛幻的
美夢裏,甘心承受現世的苦難。
經歷了一次苦過一次的厄運,終於
在苦根裏咂出了一點未來的甜蜜
未來的甜蜜本是為下一世人生釀的,
盡管眼下還嘗不到一滴,卻已經
神奇地甜透了我已逝和未逝的人生,
寫詩,還不就是為了這點嘗不到的甜蜜嗎?
2000
-------------------------------------------------------------------------
抄詩和背詩
我的個子很高
眼睛近視,
深深地彎著腰,
觀看貼在泥牆上的詩。
沒有打招呼,
有人把筆記本,
也許是一張薄薄的紙片,
輕輕地放在我的背上。
我的背部很厚很寬,
扛過沉重的屈辱和苦難,
可從來沒有背負過一行詩。
虔誠地彎著腰身,
耐心地屏住呼吸,
一動不動,我覺得
抄詩人的手在微微顫抖
很燙很燙
詩,很沉很沉……
抄詩的人一定哭了,
有熱淚滴在我的背上。
真想回過頭來
看一眼抄詩的人!
寫於80年代,
2000年春改定。
-------------------------------------------------------------------------
青春
——讀蒙克的畫
摒棄了一切裝飾
生命赤裸裸的透亮
通體閃射著斑斕的色彩
心靈飛向無邊無際的夢境
從眼神到手指,還有顫動的嘴角
迸發出待燃的企望
只等那一星火苗撲來
突然間向她點燃
她將升華成一個人形的太陽
愈燃愈烈,愈升愈高大
1994
-------------------------------------------------------------------------
血和淚
生命在荊棘中燃燒……
皮肉被深深地刺傷了一千處
血在流,流,血在訴說悲痛
淚比血隱藏得深
淚全部凝聚在心裏
默默地衛護著靈魂
沒有一滴逃亡
血流盡了,身軀倒下
仍覓尋不到一滴淚
劊子手們獵取到的只是血和屍骨
堅貞的淚他們休想捕獵到一滴
寫於80年代
1996年改定
-------------------------------------------------------------------------
生與死
年輕時信奉莎士比亞的一句箴言:
懦弱的人一生死一千次,
勇敢的人一生只死一回。
可有人一生豈止死過一千次,
一次次地死去,又一次次複活,
生命像一首詩越寫越清純。
勇敢的人死一千次仍勇敢地活著,
而懦弱的人僅僅死一回就懦弱地死去了。
哦,莎翁的這句箴言是不是應當修改?
死過一千次仍莊嚴神奇地活著的人,我見過,
懦弱的人經不住一次死亡的威脅,我見得更多。
寫於80年代
2000年秋改定
-------------------------------------------------------------------------
改不掉的習慣
聶魯達傷心地講過
有一個多年遭難的詩人
改不了許多悲傷的習慣——
出門時
常常忘記帶鑰匙
多少年
他沒有自己的門
睡覺時
常常忘記關燈
多少年他沒有摸過開關
夜裏總睡在燥熱的燈光下
遇到朋友
常常想不到伸出自己的手
多少年
他沒有握過別人的手
他想寫的詩
總忘記寫在稿紙上
多少年來他沒有紙沒有筆
每一行詩
只默默地
刻記在心裏
我認識這個詩人
-------------------------------------------------------------------------
複仇的刺
我家的陽臺上
一盆仙人掌
在嚴寒的冬天
被活活凍死……
仙人掌垂下荊棘的頭顱
漸漸地出現凍傷的傷疤
它由墨綠變成了灰白
最後成為一片薄薄的枯葉
春天來了
我用手拔除它
哎喲,哎喲
數不清的尖刺
紮得我滿手淌出鮮血
我中了埋伏
死去的仙人掌
留下了複仇的刺
-------------------------------------------------------------------------
半棵樹
真的,我看見過半棵樹
在一個荒涼的山丘上
像一個人
為了避開迎面的風暴
側著身子挺立著
它是被二月的一次雷電
從樹尖到樹根
齊楂楂劈掉了半邊
春天來到的時候
半棵樹仍然直直地挺立著
長滿了青青的枝葉
半棵樹
還是一整棵樹那樣高
還是一整棵那樣偉岸
人們說
雷電還要來劈它
因為它還是那麼直那麼高
雷電從遠遠的天邊就盯住了它
資料出處:http://www.shigeku.org/shiku/xs/niuhan.htm
牛漢漢語新詩館藏自選集
野花和琴弦
野花會醉人呀
琴弦也會醉人呀
野花懷了孕
就枯落了
琴弦躍響到最高
訴說最美麗的哀歌時
也是沙啞的呀
我說:
最香的花是枯落了的
最響的歌是無聲的啊
1941年,天水,皖南事變後。
冰 流
在那陰濕的地穴裏
在如死人凹下的眼瞳深處
堅厚凝結的冰叢下
湧伏著生命的激流
盲目的人在歌唱
低深的歌聲是暗啞的
用他失卻了光明的眼睛
望著陰暗裏躍跳的聲音
慢慢地敲開了世界凍結的冰叢
刊於1942年5年15日
《草原》第一集第一期
生 命
一
頭髪在向上生長,又直又硬,
脊骨也在向上生長,又直又硬。
1946年春,漢中監獄
二
五十多年之後,
頭髪脫得幾乎淨光,
剩下的頭髪如一支孤軍
仍向上生長,
又直又硬,仿佛生出了骨頭。
而骨頭也像頭髪,
一根也沒有彎曲。
1999年12月
2001年6月改定
自我溫暖
流蕩在上海的夜裏……
天空淋著雨,
大風吹僵了十二月的夜。
披著破舊的大衣,
我獨自走在
有燈光的屋簷下,
燈光很冷!
我不停地行走,
夜多麼長,我要行走多麼長。
用生命撞擊這冰冷的夜嗎?
心裏有悲痛,也有溫暖,
我是一塊火石,
只有撞擊才有火,
才感到溫暖。
我撞擊這透黑的夜。
1946年12月
夜路上
黑沉沉的夜裏,
跌跌撞撞走在山路上。
腳趾穿透泥濘,
緊摳著堅硬的大地。
月亮的光太淡,
星星的光太小。
真盼望黑雲飛來,
爆響一陣霹靂。
雷聲使人清醒,
閃電照清面前的道路。
1972年夏,從湖光鹹寧縣
沈家灣挑魚擔途中默誦而成
蝴蝶夢
那些年
多半在靜靜的黎明
我默默地寫著詩
又默默地撕了
撕成小小的小小的碎片
(誰也無法把它複原)
一首詩變成數不清的蝴蝶
每一只都帶有一點詩的斑紋
(誰也無法把它破譯
它們乘著風
翩翩地飛到了遠方
1973年寫
1987年改寫定
三月的黎明
藍色的湖面,
吐出一溜泡沫,
那是魚群在水裏
開始了一天的行進與歌唱。
村邊的一片荒地,
微微地顫顫地被掀動,
好是筍尖向堅硬的地層
發起最後的沖擊!
沒有一點風,
竹林的枝葉瑟瑟搖動,
那是醒來的鳥雀撲扇著
露水打濕的翅膀。
窗外的閃過一道道光亮,
那不是陽光,
是小小的蜜蜂
急匆匆地飛向開滿桃花的山崗。
1973年
匯 合
有生以來第一次看見
兩條大江怎樣匯合
獨自立在高高的堤岸上
右邊是漢水,左邊是長江
遠遠的前面是匯合後壯闊的江流
我像站立在一個樹杈上
並沒有喧嘩
並沒有掀起滔滔的巨浪
匯合原來是這麼靜靜的
長江渾濁,漢水碧青碧青
好長一段江面截然分成兩種顏色
兩條江仿佛目不斜視,只顧各自朝前奔流,
貼靠在一塊,波浪有些溶合
但仍然是你流你的,我流我的
碧青的水漸漸渾濁了
渾濁的水也漸漸地淡了
不是誰吞沒了誰
向海的心原是一顆
1973年
種 子
——記一個詩人的話
種子
被一陣風暴
拋到了
陌生的荒原
汙黑的泥土
把種子埋沒
不必為種子悲傷
更不應該憎恨泥土
種子
被泥土埋了
才能發芽
1974年
雨燕的話語
我是一只漆黑的雨燕
翅膀很小很小
但是我已幾次飛越茫茫的大海
我飛得快,像箭矢,像電光
從沒有縫隙的密雲穿過
雷啊電啊抓捕不到我
我的喉管很窄狹
聲音又細又尖
唱起歌來毫不動聲,還有點刺耳
在高渺陰暗的天空
我不停地飛翔,攪亂厚厚的烏雲
我呼風喚雨,終於召引來一陣陣霹靂
1974年,鹹寧
1980年修改
麂 子
遠遠的
遠遠的
一只棕黃色的麂子
在望不到邊的
金黃的麥海裏
一躥一躥地
似飛似飄
朝這裏奔跑
四面八方的人
都看見了它
用驚喜的目光
用贊歎的目光
用擔憂的目光
麂子
遠方來的麂子
你為甚麼生得這麼靈巧美麗
你為甚麼這麼天真無邪
你為甚麼莽撞寺離開高高的山林
五六個獵人
正伏在草叢裏
正伏在山丘上
槍口全盯著你
哦,麂子
不要朝這裏奔跑
1974年初夏,鹹寧
羽 毛
冬天,黃昏
窄細的小巷裏
我的前面
一片棕色的羽毛
在颼颼的冷風中
夢幻般飛旋,活潑潑地
它越過一堵斑駁的泥牆
從棗樹尖頂飛過
像鳥一樣昂起頭
升向灰灰的天空
我相信:它是一片
鷹的羽毛
1975年冬,北京
路翎和陽光
三伏天的晌午
路翎獨自在陽光裏行走
他避開所有的陰影
連草帽都不戴
他不認路早已忘記了路
只認得記憶中的陽光
炎炎的陽光使他暈眩
常常找不到自己的家門
性格孤僻的女兒眼淚汪汪
遠遠地跟在他的身後邊……
1979年初稿
1996年12月改定
重 逢
是湧動的眼淚
模糊了三十年前的形象嗎
讓手緊緊地握著
酸澀的眼睛索性閉起
一瞬間的閉目沉思
更能看清立在面前的靈魂
鷹如何變成星的童話
幾百年以前
有一只暴烈的鷹
血淋淋地啄掉了
自己的腳爪
為的是解脫拴它的鎖鏈
失去腳爪的鷹
自由地翱翔在天空
但它再不會築窠
再不會獵食
再也無法降落在
陡峭的懸崖
或青蔥的枝葉間
安安靜靜地棲息
它的一生
只能在廣闊的天空
不停地翱翔
唱著自己悲壯的歌
饑餓時飲滴雨水
飛倦了伏在風的脊背上
自由的鷹
不顧墜死地上
最後變成一顆星
永遠懸在高高的天空
它飛得極高極遠
直到今天
天文臺還沒有發現
只有鷹的同類
才能在千萬顆星星裏認出它
這顆星有一雙翅膀
它還繼續在升高,升高……
1983年4月,北京
酷夏,一個人在北京自言自語
北京城沒有自己的雲自己的雷
雲都是從遠方飄來的
雷究竟藏在哪一片雲裏
誰也無法知道
不信,你喊叫一聲雷
雷才不會答理你呢
北京城自己不會下雨
雨間從遠方的雲帶來的
你以為當頭那一朵雲會變成雨
唉,那朵雲朝下面望望又飄走了
下不雨我做不了主
打不打雷我做不了主
但是聽到遠遠的天邊有雷響雷動也痛快
望見遠遠的天邊有雷光一明一滅
呆滯的眼神也會快活地明亮一下
雨下到別處也好
北京城至少能沾到一點涼氣
鑄鐘人的呐喊
噢,噢,噢
向古老渾厚的大地
深深地挖掘下去
噢,噢,噢
用手掌虔誠地
雕一個神聖的子宮
噢,噢,噢
向裏面澆灌吧
銅的鐵的血的火的液汁
噢,噢,噢
從大地的腹腔內
鐘像預言一般升起
臨終前的渴望
聶紺弩臨終前
對老伴說:“我想吃一個蜜桔。”
聶紺弩吃了整整一個蜜桔,
吃得很香很香,連籽兒都沒有吐。
吃完之後就安靜地睡著了,
再沒有醒過來……
聶紺弩苦透了的生命,
最後終於嘗到了一點甜蜜的果汁。
唉,不知道這蜜桔的種子
在冥冥中是不是會發芽?
附注:1987年3月27日艾青生日那天,我去協和醫院看望艾青,他對我哀傷地講述了詩裏寫的情節,最後感歎地說:“紺弩的病房就在我的對面,他走得安詳,他的死是仙逝。”
幻 聽
命運失去了門
有個活東西
闖進了生命深處
看不見它的面目與形狀
只聽到一陣陣尖厲的呼吼
沒有詞句沒有停頓
像密集的槍彈
嘯叫著旋轉著
射穿了耳鼓腦殼眼瞳和所有的憶念
它緊緊扼著每根神經和血管
不停地搖撼它們
生活活活地碎裂了
但並沒有死亡
每一塊生命碎屑
聽到了死亡在呼吼
1987年3月
1997年8月8日改定最後三行
蒙田和我
蒙田,你說你一生總想遠行
只曉得在路上躲僻甚麼
並不知道要尋求甚麼
哦,我的智慧的先師
我的一生也總想遠行
卻只知道要尋求甚麼
並不曉得躲避甚麼
是的,你走得很遠很遠
最後迷失在夢一般的遠方
而我只走出很短的一段路
就墜入了無底的深淵
哦,蒙田,盡管你已死了幾百年
但我總覺得我和你是同時代的人
沉 默
沉默不是沒有聲音
沉默只是聲音一時的暈厥和梗塞
聲音並沒有寂滅
它悶在一個胸腔裏
還會雷一般醒過來
詩人塞費爾特說他到了晚年
才學會沉默
學會把呐喊憋在喉管以下
學會用牙齒咬碎自己的歌
沉默是深沉的沖動
1987年3月
小鳥石化的夢
西班牙畫家達利
畫了一只白色的小鳥
被掩埋在黑壓壓的泥土裏
也許已經埋了幾千年
可是一只翅膀沒有石化
還沖破地面撲扇著
小鳥石化的體腔內
有一只完整的動物
小鳥竟然吞食了凶殘的野貓
野貓是小鳥在夢中吞食的
小鳥複仇的夢沒有醒
就突然被埋葬
1987年3月
1997年8月8日改定
火 焰
是的,火焰可以撲滅
但永遠捕捉不住火焰
看到的只是焦黑的
被火焰燒過的痕跡
1987年3月
原文出處: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9cf24a01018711.html
引申閱讀:牛漢:詩壇上倔強的老黃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