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0/24 22:08:44瀏覽1336|回應0|推薦0 | |
精緻美麗的中醫藥學 林鴻基/北縣鴻林中醫診所院長 由西醫轉學中醫的醫師,最常犯的一個毛病就是,把中藥當作西藥來用,「中藥西用」的結果,失去中醫學中最寶貴的「辦證論治」精神,醫師眼中看到的只是局部的、分離的器官,而不是完整的、活生生的病人。 最近有位中醫師,利用女性常用來補血的「四物湯」,改善了男病人的禿髮的問題,掉髮在中醫學主要是腎陰虛的結果,如果一味給與滋補腎陰的藥,如六味地黃丸等,效果必然不佳,那位中醫師看到了男病人血虛的症狀,加入補血的藥,效果就出來了。我的心得是,把中藥當成西藥來用,治療效果勢必停留在比較低的層次。 中醫講求八綱,陰陽表裡寒熱虛實,像流汗,中醫學裡提到常見的有病汗、藥汗、陽虛自汗、陰虛盜汗等,有些是清爽的汗,或者是粘答答、令人不快的汗,另外有的是白天體虛的滲汗,還有些是睡眠中流的汗,醒來流汗即止。治病的時候當然要把握對方向,治療才有效果,如果只看到浮面表象,沒有把病源病根解決,辨證不明何言論治? 臨床最常見的頭痛,中醫分為前額的陽明頭痛,兩側太陽穴的少陽頭痛,頭頂的痛,頭後枕部的太陽頭痛等等,分別屬於不同的經絡,用藥更是完全不同。像失眠,它是源自於「肝火旺」、或「胃不和則臥不安」、還是「虛勞虛煩不得眠」、抑是「膽胃不和、膽熱」等等,醫師必須要抽絲剝繭地把病因抓出來,所以,我常覺得中醫中藥實在是精緻的醫學,西藥的安眠藥,短期內立竿見影,不分什麼樣的體質病況一逕適用,長期用藥之後,夢遊、幻覺、昏沈、習慣性就來了。 臺語中有句「醫生驚治嗽」,西醫對於長時間咳嗽的慢性支氣管炎,用盡了抗生素、止嗽化痰藥、效果不彰,由中醫學的觀點來看,久咳以及長期使用苦寒的抗生素,常易導致肺氣虛,投以補肺顧胃的藥,如百合固金湯、麥門冬湯等,病證抓對了,就輕易把病治好了,如果是乾咳無痰或痰粘稠,甚至咳出血絲來,就投以滋潤化燥的藥,如清燥救肺湯,效果立見。 我有些急燥地宣揚中醫藥的精緻與美麗,卻常常遭致西醫同學同僚的訕笑,以及身處廟堂之上的老師的謾罵,當病人怯生生地告訴他,同時接受中醫治療時,得到的卻是,「沒有水準的人才去看中醫」,我回想起唸醫學院時講臺上他意氣風發的身影,我很想告訴他,在我的中醫門診裡,有許多博士、醫師、牙醫師、教授,這位當我是醫學少年時所崇敬崇拜的偶像,就像小童吹的泡泡,輕輕地被風吹走了。 (本文作者兼具中、西醫師資格) |
|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