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3/20 13:06:23瀏覽1050|回應0|推薦29 | |
幾年前,台灣曾經有過一陣自行車熱,家家戶戶,老老少少不騎自行車,好像就不是正港台灣國民。 那年單車熱賣,捷安特的年終沒有發得比往年多太多,記者去採訪捷安特老總,老總語重心長的說:「這個熱潮是暫時的,終究會過去?」誠如這位高瞻遠矚的商場老將所言,自行車熱逐漸降溫,沒有撐到下個年度的年終來臨便煙消雲散。但所謂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單車生活在台北確實留下曾經在單車熱時建構的單車專用道,尤其是沿著淡水河和基隆河的環河道,除了是車友和車水馬龍的喧囂台北交通要道區隔的運動場,更成為市民休憩的大公園。 近兩年,台北、新北和高雄陸續推出便民的單車租用服務,一下子單車熱雖然沒有再現,但單車卻似從一場熱戀,走向穩定的牽手情。透過單車與人之間的生活關係,是否也帶給民眾一些啟示。 每一次的公共建設,象徵的不是當下,良好的公共建設能放眼未來,公共建設的藍圖,要能夠確實說明對民眾的幫助,而不應該好像代銷公司賣樓的廣告,說得天花亂墜。少了「公共」的精神,公共建設就失去其存在的核心價值。 除了政府在公共建設上,真正以公共為福祉出發,莫忘公共建設的經費來自全民,自然也應該珍惜涓滴累積起來的稅收,每一筆預算都當妥善運用,務必不要浪費。 此外,正因為公共建設的經費來自全民,故民眾自己也要肩負起維護的責任,別貪圖一時方便而縮短公共建設的使用年限。好比微笑單車上路幾個月來,在台北陰雨潮濕的天氣下,單車多少都需要進場維修,但使用的民眾若能愛惜座下的單車,同樣對於延長單車的使用壽命大有幫助。此外,偶爾見到微笑單車被人棄置在路旁,像是被據為己有。民眾的公共意識,反應一國民眾的公民水準,取之於公眾,用之於公眾,這是最基本對待公共事物的態度。 微笑單車,究竟是單車在微笑?還是市民在微笑?從微笑單車看「公共」兩個字,只有政府相關單位與民眾,全民真正把公共兩個字放在心上,莫以一己之私為計畫與使用公共事物為考量,我們才能處處看到微笑,而不是民眾對公共事物不滿意的憤愾。 看誰在微笑? 盡到責任的真公民,被珍惜的公共事物,他們身上才有快樂的表情。 MyPlus加分誌專欄:http://www.myplus.com.tw/column_detail.asp?nid=768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