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成功之路,第一步是過去,第二步才是未來
2018/07/23 18:12:48瀏覽1851|回應0|推薦13

 

大概出了16本書以後,當我在簡歷裡多了「作家」兩字時,我才不會有心虛的感覺。

之前一直稱自己是寫手,因為始終不覺得寫出了什麼代表作,比較像是流水線上的一位技術員。

這跟寫出來的品質有關,亦無關。有關在於,自己心底清楚,寫出來的作品是什麼樣的素質,達成多少的自我期許。

無關在於,這些書不一定要出版。一個寫了很多東西,滿足了自我,即使這些文字從來沒出版,就像日記一樣,那也無所謂。

另一方面,有太多人出了一本書,或者完成一部作品後,就像安迪.沃荷說的一樣,「以後每個人一生中都有出名三分鐘的機會。」

如果一個人出了三分鐘的名,然後就沒有了;出了一本書,然後就沒東西寫了。

那可能只能說明一件事,「你曾經運氣不錯」。

以產業為例,HTC曾經是安卓手機的霸主,現在公司插著葉克膜,在生死邊緣徘徊。

每個人多少都有點人生故事,足以出一本書,但要出更多、更好的作品,需要在技巧、閱歷各方面力求突破,這是一個西天取經的過程,如人生一般綿長的自我辯證。

那麼等待在前方的是什麼呢?就是經常被人提到的「風格」。

並不是每個寫作的人風格都成型,風格成型要有一個歷程,讓風格顯現,並且逐漸形成一種結構。

就像紮哈.哈底的建築,不只是靈光一現,而是有足夠對於建築的理解,使這個腦中羽毛般輕巧的東西,化為現實中巨大而真實的被造物。

剛開始學寫作,無論是上寫作課,或是模仿喜愛的作家,這都沒問題,但從中整理出來的,未必是風格,而是「套路」。

舉個例子,iphone創造了它自己在外型與操作上的風格,富士康通過一台台模具複製出產品。前者是風格,後者是套路。

誤把套路當成風格,就會陷在套路的格局中。畢竟什麼東西拿一個固定模式一套,那很方便。但那是製造業,不是藝術。

就像一個人寫了很多東西,自己覺得挺不錯,結果得到一個評語是寫得像「張愛玲」或是某某人。是挺不錯,但就像富士康生產iphone零件技術很棒,但富士康依舊不是蘋果。

比方說有人談到AI取代記者寫新聞稿,那也是因為新聞稿有明確的套路,因此如果你走的是寫手的路,你被取代的可能性太高了,就像生產線上的勞工逐漸被機器人取代。

所以作家容易被記住,寫手不會,因為寫手是套路的延伸,走在套路後面。

回過頭來說,學習寫作的過程中,必然歷經一個學習套路的過程,但突破這個套路,才有可能讓風格顯現。

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本來用同樣方式,可以輕鬆接案賺錢。突然放下這一套,開創另一套,也許會誕生一些沒那麼容易被接受的作品,甚至遭讀者或評論家的唾駡。

甚至可能風格開創失敗,不得不承認自己江郎才盡,走回頭路。

不過這也不是世界末日,有些很棒的寫作老師,他們也許本身難以突破,但憑藉有好的眼光、教育的愛心和工作的責任心,仍能培養出超越自己,乃至於超越時代的作家。

比如我有個認識十幾年的朋友,初中畢業就考上維也納藝術大學(舊稱維也納音樂院,但人家不只音樂,有各種藝術科系),主修鋼琴。

大家都對他有很高的盼望,他對自己同樣嚴格。但在獨奏這條路上,始終沒辦法達到理想的高度。後來專攻伴奏,反而開出一片天,現在是維也納藝術大學的伴奏老師,和許多世界級的音樂家合作,畢竟好伴奏不比好的獨奏家好找。

寫手到作家的過程怎麼熬,真的是學問。儘管我們都說堅持、堅持,但有些人拼命死磕,結果開花之後還沒結果,有的身體累垮,有的精神崩潰。

這第一本書到第二本書,到拓展風格的歷程,其實堅持不難,不信你看看自己的陋習,那麼多年也改不了。

最難的就是學會有節奏的休息,不讓自己過分消耗,同時也不會因為過於懶散而失去動力。

有時在轉換節奏中,我們可能反而能找到突破的點。

所以什麼是作家,在我看來,作家是長期堅持、具備執行力,且擁有自身風格的文字工作者。

總之,這個從寫手到作家的過程,從來都不是容易的。少了任何一個,僅僅是空有理念,或者只是大量通過既定的套路生產文字,那都不是作家,而是寫手。

談這個,不只是想談談寫作,也是談談我們的思維與生活。

也許有些人剛開始對我們很好,但那只是第一步,就像我們都學會基本的禮貌,所以給人第一印象不錯,其實就是一種套路。

但真正的情感,靠的不只是第一印象,而是第二步、第三步,一點一點累積起來的關懷與付出。

看人,第一面是過去,第二面之後的持續發展,使我們真正看清一個人。

這需要時間,需要超越,需要突破。

有些人在一起多年,後來離婚,或是轉成親人,也是如此。但如果說夫妻就是親人,不需要愛情,等於把作家的高度,拉低成寫手。

過去總是過去,完整的幸福需要長期經營,才有未來。

事業如此,關係如此,人生如此。

 

 

( 心情隨筆工作職場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nengreen&aid=113527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