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自己跟自己打架,怎麼樣才能贏?
2018/06/06 06:15:08瀏覽4263|回應0|推薦24

有一則寓言故事是這樣說的:

一隻蠍子想要過河,懇求青蛙揹他過去。青蛙拒絕,他說:「萬一你在我揹著你的時候,你在背後用毒針刺我怎麼辦?」

蠍子回答:「我又不是傻。你中毒不能游泳,我豈不是會淹死!」

青蛙想想有道理,就揹蠍子過河。一到對岸,蠍子就用毒針刺了青蛙。

青蛙在死之前,驚恐的問:「你不是說不會刺我嗎?」

蠍子無奈的說:「沒辦法,這是我的本性。」

 

後人用這個故事,來說明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的道理。

「本性」兩個字,古今中外哲學家都花了很大的功夫去思考、推論和分析。這個任務的火炬,到了現代交在許多學科手中,當中也包括心理學。

那麼既然科學能夠一定程度論證人的本性,這些敘述人性的寓言故事還有存在的價值嗎?

我以為有的,哲學有一派認為,語言無法解釋一切的真理,所以有許多無法解釋的,無法像字典那樣去給予定義。

故事位於定義的最邊緣,離更深刻的真理只差一步。這些故事發人深省,也就是說,通過人們在故事中得到的啟發,得以跨越語言的限度,在個人的思想中跳躍至更深的真理之中。

然而,有些人悟性不夠,無法參透這些故事,被語言限制住,以為只有在語言的範圍之內才能求得真理。

在講求靈性的心理學家、宗教信仰者,以及相信超越者的人們眼中,他們對於真理的理解往往更加廣泛。這也是為什麼諸如愛因斯坦之類的科學家,他們也讀哲學,並且並不因為科學而拋去信仰,反而擁抱信仰。

以我個人的經驗也是如此,在我還是大學生的時候,我構想著一路讀到博士,在大學裡教書、做研究。

我給自己很大的目標,比如通讀尼采德文原典等等。到了碩士階段,我才發現哲學的浩瀚,用十年恐怕也無法完成目標。

到了博士階段,我更加理解無論我知道多少,那也只是人類長遠歷史堆疊出來的知識瀚海中的一粒沙。只是每粒沙都有它的重要性,我所知的一切也是從前人的砂礫中淘出來的珍珠碎屑。

 

到這裡,我們可以來回應標題「自己跟自己打架,誰輸誰贏」的問題。

自己跟自己打架,是一種生動的譬喻,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自我矛盾,面對內在衝突的處境,該如何自我抉擇,乃至於抉擇不了的當下是多麼痛苦。

我記得去年有個新聞,一家人在野生動物園開車遊覽,女駕駛突然下車,一隻老虎看到了,衝過來把女駕駛生吞活剝。

後來園方把老虎給擊斃了,有種殺人償命的味道。

實際上,當我們順應本性生活,我們不需要讓自己陷入難以抉擇的痛苦。但我們終究生活在所謂文明社會,文明社會重要的不是科技,而是人們對道德與規範的態度。

比如一個人即使全身都是先進的科技產品,言語粗俗,行為沒有禮貌,做事不顧慮他人感受,依舊會被歸到不文明一類。

所以所謂自己跟自己打架,其實並不是完全個人的一件事,我們都是在某個文化和價值體系中長大的。當我們跟自己打架,我們其實是在和一個文化,或者一個價值觀在打架。

好比有的父母,孩子都三十好幾,還是當小朋友在養。如果這個孩子想要掙脫父母這種把屎把尿的養育方式,他就得跟父母有所頂撞,但這也將與他自己從小被建立起來的價值觀頂撞。

更有趣的是,他帶著這個價值觀,可能會跟其他人發生衝突。

譬如他可能有個朋友,從小受到的教育是「成年就要獨立」、「靠什麼都要先靠自己」、「爸媽不會養你一輩子」,那麼當他跟這個朋友和朋友的家人一起相處,他可能會感覺無所適從。當朋友的爸媽也拿他當孩童對待,他可能會覺得受到過多的約束。

礙於禮貌,他得約束自己,一定程度上的接受這樣的對待,直到他和這家人道再見。

所以當我們說「自己和自己打架」,我們不用馬上把一切都歸咎在自己身上,急著從自己身上找答案。有時我們自己只是答案的線索,不是答案本身。

比如可能你會跟自己打架,在於你從小接受的教養,或是價值觀充滿偏見、歧視和刻板印象。

我見過這樣的人,從小被灌輸xx地方的人多是騙子、小偷。他對來自那個地方的人總是戒慎恐懼,值到後來見過幾個來自那地方的人,甚至交上朋友,他才逐漸打破從小到大被長期建立的那道牆。

不要跟自己打架,我們得認清我們打什麼,又是為什麼而打。如果我們在對抗的是一種巨大的價值觀,選擇離開有時就能不藥而癒。

有時我們需要的是自由,而不是其他讓我們感到更多束縛的A答案、B答案或C答案。

 

有些人跟自己打架,其實他不是在打架,而是在拖延。

就像某些人在搶帳單,搶來搶去他們不是為了搶贏,而是在推託,造成一種最後那個人付帳,其他人都會覺得遺憾的戲。

有些人跟自己從來沒有真正打起來,他只是用種種自我矛盾來拖延下決定的時間。

拖延,是一種被動的放棄。

就像一對早已不相愛的伴侶,拖延分開的時間,他們都按兵不動,等對方或不知道存不存在的命運替他們做決定。

如果你陷在這樣的狀態,這架可能不會打傷你,但會讓你限於長期的消耗之中。但要知道,無論你做不做決定,別人都可能會做他自己的決定。

像是我之前有個朋友,他每年都說要辭職去考研究所,說了好多年都沒做,最後他身邊甚至有人考了,也畢業了。

 

自己跟自己打架,無關輸贏,更像是某種活著的狀態。

既然是活著的狀態,那麼就存在某種可能,被我們自己調整與創造。

一旦我們將行動從打架,轉為調整與創造,事情就變得不一樣。

所以當你陷入類似的困境,比起想要怎麼中止這場內耗一般的打鬥,不如把心力與腦力,轉而想想該怎麼「創造」新的生活,為創造而付出,也許你會對這場矛盾語衝突有了新的認識,同時走出一條新的道路。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nengreen&aid=112302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