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越是無助,越是愛甩狠話?
2017/09/03 23:46:22瀏覽3477|回應0|推薦20

諮商師周志健在著作《故事的療愈力量》中,寫道兩個故事:

 

有個女孩子讀大學的時候交了一個男朋友,約會前她精心打扮,穿上迷你裙、黑色網襪,以及化妝。出門的時候,爸爸在客廳看到她,劈頭痛駡:「妳怎麼穿得像妓女一樣。」

女孩子當場深深覺得被羞辱,即使知道當老師的父親性格保守,如此說也不是惡意,但她多年來都無法釋懷,再也無法對父親暢通無阻的對話。

 

美國南部鄉下,有個小男孩對著月亮一直跳。媽媽問小男孩在做什麼,小男孩說:「我要去月球。」媽媽笑說:「很好!不過要記得回家吃晚飯喔!」

這個小男孩長大後,真的上了月球,他就是第一個登月的太空人阿姆斯壯。

 

我們每天都在使用語言,用了幾十年,卻不見得清楚語言的力量。語言就像水,水有三態變化,語言也是。

語言可以成為人的成長養分,就像阿姆斯壯的母親,他對孩子提出的幻想,不是批評或否定,而是給予鼓勵。

語言也可以成為一把傷人利刃,像周志健提到的女子,父親的話在女子插在女子心口,成為她和父親之間難解的心病。

語言背後,藏著一顆心,心中有很多念想,這些念想經過語言的表達,成為生活中的調料,有些調料帶著苦味,有的帶著甜味。這些味道促成生活中的滋味,造成喜怒哀樂。

然而,有些話言不由衷,並不如我們理解的那樣淺白。

 

§ 情緒是心理活動的信號

如心理學家鮑比(John Bowlby)談不健康的依戀狀態,其中一種為「焦慮型依戀」(anxious attachment)。帶著對分離有所焦慮而成長的孩子,可能發展出一種對於依戀的恐懼狀態,他們渴望關注,一旦沒有得到關注就會失去安全感,進而他們對於身邊的人的行蹤特別敏感,因為敏感而變得情緒難以控制,容易發怒。

在《聖經》的七宗罪裡頭,其中一項就是憤怒。

但焦慮型依戀所指的憤怒,除了情緒管理不當,還隱含著與憤怒這種充滿熱力的心理與行為相反的無助感。

◎用情緒代替保護

憤怒的狀態下,就很容易說出言不由衷的話,就像刺蝟膨脹自己,豎起尖刺,當我們著眼於刺本身,就像著眼於一個人因為憤怒而咆嘯、怒斥或粗言粗語。

這也點出無助感與憤怒的共生關係,當我們如刺蝟一般露出兇狠的模樣,會帶給我們一種錯覺,好像我們是強大的。我們足以保護脆弱的自己,以至於有時無法分辨到底我們是嚇跑了壞人,還是嚇跑了好人。我們到底是獲得了安全,還是孤立了自己。

所以出於無助的憤怒,是每個人都可能遭遇的情緒反應,因為在某些無可奈何的情況下,不得不用這種方式保護自己。

然而,如果周圍的人不被嚇到,他們很可能會發現,那些咆嘯、怒斥和粗言粗語,可能只是對自己內心安全感薄弱,渴望對方駐足在自己身邊,不要離開的一種哀求。

如果有特定的物件,好比孩子對爸爸或媽媽,或是無理取鬧的對待男女朋友,背後可能是想要得到對方的積極關注,好比「他在看著我。」這種安心的感受。

 

◎情緒失控的後遺症

無助之下的失控言語,是情緒管理不當,以及需要關注的焦慮反應。但這種方式往往只會帶來反效果。

無論背後的原因是什麼,語言就像射出去的子彈,回不了頭。出於無助的憤怒攻擊,對他人造成的傷害也是一個既成的事實。因此憤怒與傷害,就像化學的連鎖反應,擴大了無助,就像一場沒有盡頭的傳染病。

這並不意味著失控的情緒,都是無助者自身的問題。

有時面對需要幫助的物件,外人激發了無助感的連體嬰,就是「羞恥感」。

好比在前述的故事中,被父親罵妓女的女子,她百口莫辯,無助,且羞恥。

又好比在學習過程中,當師長或家長用分數訓誡孩子,甚至在公眾面前辱駡孩子,都會在孩子心中埋下陰影。但當無助感化為羞恥感,後者會比前者更容易激化出爆炸性的反應。

因為無助對應著一個積極關注的物件,好比呼喚父母「不要離開」、「請看著我」。

羞恥感是激發一個人對於自己的自我否定,好像自己沒有價值,自己不配存在。這種自我否定的力量,在情緒失控下,可能讓一個人急於把這個讓我感覺自己沒價值的物件,當場生吞活剝。

臺灣有句俚語「見笑轉生氣」就是這個意思,剛開始我們被嘲笑,對於自己幹了點傻事,有點不好意思。但如果嘲諷接二連三,無助感激化為羞恥感,人的火氣就會上來,這時候做出什麼舉動就不好說了。

 

§ 回歸語言的積極作用:傾聽、表達與溝通

語言的目的是溝通,而不僅僅是表達與傾聽。

即使是發於情緒的宣洩,那還是一種有目的性的表達,而表達與傾聽密不可分,最終使得個體與個體,或者一個個體的自我內在完成暢通的溝通,可能是厘清誤會,也可能是表達意願,進而達成某種程度上的改變與合作。

有效溝通,方能建立一個正向的關係。

最後,我們不妨參考哈佛心理學博士艾維(Allen Ivey)的建議:

1. 根據對方的情況建立信任關係

當我們積極想要建立關係,經常我們過分著重自己的意願,忽視了對方的意願。溝通更重要的是去體察對方和自己的交互立場。

 

2. 接受意料之外,放下控制

理解交互關係,試著從對方的立場著眼關係,並不意味著「肯定」能增進信任,換取所需資訊。信任需要時間,還需要一些契機。偶爾我們可以搶先自我袒露,降低敵意。

 

3. 從具體的例子出發

如果對話一直處於抽象階梯(abstraction ladder)層次,談話無法形成實質意義。最好是從彼此生活中,自己做過的例子出發,能夠更直接且坦然的理解彼此,傾聽到真正能促進溝通的關鍵資訊。

 

4. 少批評,多關「心」

經常溝通無法進行,或者傾聽無效的原因,往往是「批評」作梗。意願更多是和感情結合,而非聽從理性。若一個人「不願」訴說,傾聽就不會發生。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nengreen&aid=108498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