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雕菩薩像的和尚 │故事心理
2017/06/13 09:45:41瀏覽1067|回應0|推薦18

[以下故事和內文皆為原創,轉載請按須知]

 

   故事

民間戰禍連年,男人大多被徵召服役。

一位女子跟著鄉里人逃難,實在照顧不了孩子,就把年幼的孩子托給一間寺廟的住持。

孩子從小跟著住持誦經禮佛,想起母親總是心底悲痛,於是他開始拿著院裡用來燒火的木柴,開始雕刻母親的面容。

鄉里的百姓見了,覺得這孩子雕得好,便請孩子雕刻菩薩。

十幾年過去,孩子雕了無數菩薩,成為方圓百里內有名的匠人。

大家都感覺他雕的菩薩莊嚴、慈悲,就像時時被造物者逼視,讓人忍不住仰望。案子日增,他也不再有時間和心思跟住持一起讀經,住持也不強迫他。

有天這個孩子動了念,想要見見失散的母親,請住持讓他實現這個夢想,並應允一定會回來。

住持給了他盤纏,並沒有要孩子非回來不可,靜靜目送他出了廟門。

孩子跋涉千里,終於找到母親,這時母親早已不認得這個孩子,她重新組織了家庭,和公婆,三代同堂過著幸福日子。

孩子回到廟裡,繼續雕他的菩薩,人們感覺他雕出來的菩薩變了,不再慈悲,倒有股戾氣;不再莊嚴,散發出庸俗。

不再有人請他雕刻菩薩,孩子逐漸的失去了雕刻的信心。

他問住持,自己當初是否不該去找母親。如果沒見母親,也許現在他還會是一個受人景仰的雕刻家。

住持問:「你說你擅長雕什麼?」

孩子:「菩薩。」

住持看了看周圍,那些被雕出一些輪廓的木頭,說:「我沒看見菩薩。」

孩子聽了住持說的,放下手中的工具,重新跟著住持誦經禮佛。

幾年後,他終於雕出了菩薩。

   心理

 

大多數情況,我們都是通過父母,展開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

父母對一個人的一生,都有決定性的影響。

這並不是說,我們今天生活好壞,全因為父母,都賴在父母身上。

而是我們在父母身上可以學到很多,作為日後成長的養分。

在故事裡,一個孩子因為被母親遺棄,而受到創傷。

「遺棄」作為一種心理創傷,對孩子來說是沈痛的。

人活在回憶中,就像故事中的孩子,被遺棄的記憶不斷在腦海中呈現,心理學稱之為「心像」(imagery)。

心像就像不斷重放的錄影,即使被遺棄的事件早已過去,卻仍感覺歷歷在目。

而創傷記憶就像壞掉的播放機,你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會突然襲擊。這時,我們需要引導,引導我們在心像中不要迷失方向,深陷其中。

 

孩子成長過程中,通過與父母之間的依附關係,逐漸建立自己能夠獨立生活的安全感。

當父母能夠給予足夠的安全感,就能為孩子打好「安全依附」(secure attachment)的心理基礎。

孩子更能相信自己有向外探索的勇氣,為成長的獨立做好準備。

英國發展心理學家約翰.鮑比(John Bowlby)提出了著名的依附理論,在《安全基礎》(A Secure Base: Parent-Child Attachment and Healthy Human Development)一書中,他闡釋了對育幼院孩童的觀察,發現這些孩子儘管衣食無憂,卻因為從小缺乏安全的情感依附,使得他們往往焦慮、不安、易怒。

鮑比的發現呼應了一個古老的故事:

所羅門王想要解決城裡的棄嬰問題,於是把棄嬰集中起來,用最好的食物和環境養育他們,但嬰兒還是相繼死亡。他非常苦惱,後來才明白如果沒有愛,把孩子當牲畜養,無法滿足孩子心理的需要。

 

愛不只是一種簡單的行動,而是一種來自父母的積極關注。

積極關注不意味著控制,而是讓孩子瞭解父母是在乎他的。

有些人以為積極關注就是無時無刻的看著孩子,給孩子任何他需要的東西,滿足他一切需求。其實這反而失去了積極關注的意義,給予孩子過多的關注,一來可能造成孩子不必要的壓力,二來會造成孩子對於親子關係的認同出現誤解。

當家裡只有一個孩子的時候,作到積極關注貌似容易,但當家裡有了兩個孩子,或是夫妻關係失和,積極關注就變得沒那麼容易。

真正的積極關注,是讓孩子瞭解他是被傾聽的,但傾聽只是親子之間溝通暢通的一部分。溝通暢通還包括表達,而維繫安全依附環境的,就來自於暢通的傾聽與表達,讓雙方的心思和情感能夠流動。

當孩子做錯了事,他受罰,也知道自己受罰來自父母的關注。

相反地,當孩子做錯事,卻沒有受到懲罰,這反而會讓孩子感到疑惑。進而誤解了愛和寵溺的差異。

《聖經》中有段詩歌:

 

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

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

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

不計算人家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

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這段詩歌呈現的不只是愛的真諦,某個角度來說也是積極關注的真諦。

父母面對孩子還不懂得處理情緒的時候,通過耐心和慈悲去包容孩子,一點點拉拔孩子長大。

愛還包括平等,尤其面對不同的孩子,我們盡可能讓孩子感覺自己是受尊重的。受尊重不等於給兄弟買一樣的衣服,給姊妹買一樣的裙子,而是去傾聽他們喜歡什麼,並且同樣適度的去達成孩子的願望。

愛不來自於比較,和別人家的父母比誰的孩子優秀,拿孩子作為自己社交競爭的工具。當父母忌妒、自卑、仇恨,這些孩子都能感受得到。

同樣地,父母的情緒管理怎麼樣,孩子往往有樣學樣。

愛包含抽象的力量,但抽象的力量並不等於不存在。愛的力量,正因為抽象,化為信任、希望等內在的動力,才能讓孩子儘管父母不在身邊,仍深深的能夠感覺自己被愛。

 


§ 結語

故事中的住持,他給了孩子一個可以回來的地方。

他做的最多的,不是控制,不是支配。僅僅是陪伴與目送,並重新引導孩子面對他的心像。譬如在這個故事中,那個引導的方向是菩薩。

菩薩暗喻著一人內心的安全感,起初那是父母給我們的,即使父母不在身邊,我們仍感覺父母的光輝照耀我們,在我們的想像中,父母對我們積極關注。

有千萬人,就有千萬個菩薩。

 

回過頭來說,我們可能失去與父母的連結,但父母給我們建立的安全感依舊在。

鮑比談到,父母可以給孩子建立一個「安全基地」。

這個基地在孩子心中就像一個永恆堡壘,孩子外出獨立生活,尋找夢想,艱困中他知道還有一個地方可以回,可以療傷。這時,孩子更有實踐夢想,活出自己的勇氣。

假使我們不幸錯過了這個基地,或者我們身邊有一個經常沒有安全感的伴侶,我們可以試著為他,甚至和他一起建立一個這樣的基地。

父母有天可能會死亡,先我們而去,但安全的依附,使得愛留在我們心中。

愛的基地,會留下。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nengreen&aid=104433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