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Excerpt:普魯斯特的〈約翰‧拉斯金〉
2014/12/08 21:38:38瀏覽356|回應0|推薦6
Excerpt:普魯斯特的〈約翰拉斯金〉

約翰拉斯金 (或譯羅斯金) 可以說是普魯斯特的心靈導師,甚至促使不諳英文的普魯斯特翻譯起他的《亞眠的聖經》以及《芝麻與百合》。
在坊間有關普魯斯特的傳記中,總是一再提到他是如何仰賴其友人和自己的母親完成翻譯的工作,但我們可以因為這樣就輕忽普魯斯特的譯文嗎?
不要忘記普魯斯特曾經如此辯解:
”I do not claim to know English; I claim to know Ruskin.”
相信這一句話似乎足以讓我們閉嘴並安靜地正視他的翻譯大作。

書名:閱讀的時光
篇名:約翰拉斯金
作者:普魯斯特
譯者:魏柯玲

Excerpt
1.
一個個地,如同離開了父親阿波羅而為世界帶去光明的繆斯,拉斯金的思想相繼離開那誕生它們的神聖頭顱,化身在鮮活的書籍裡,為各民族帶去啟示。拉斯金退隱於孤獨之中:先知們的生命經常於此終結,直到這苦修者完成了自己超人的工作,上帝一時高興將他召回。人們只能透過聖潔之手拉下的面紗來猜測那正在實現的神蹟,那蘊藏了不朽於後世的易逝頭腦的緩慢毀滅。

2.
今天,死亡使人類擁有了拉斯金留下的巨大遺產。因為天才只有以其自身所承載的人類的榜樣為藍本,而非依據其凡人形象,才能創造出不朽的作品。他的思想在某種意義上暫時與他相伴一生。他死之後它們便回歸全人類並予以啟示。……

4.
有人說他是現實主義者。不錯,他經常重申,藝術家應該致力於對自然的純粹模仿,不對任何事物加以摒棄、蔑視和選擇

5.
有人說他是知性論者,因為他寫道,最好的繪畫包含著最崇高的思想。……

6.
有人說他過於強調科學在藝術中的作用,以至抹殺了想像力。……

7.
相反,有人說他給予想像太大的空間,以至於毀了科學。……

8.
有人說他使藝術淪為科學的附庸,因為他的理論認為藝術品使我們認識到事物的性質,甚至聲稱一幅透納的作品要比任何學院都能更多地呈現出岩石的屬性,以及像丁托列托這樣的藝術家舉手之間便能揭示出關於肌肉活動的大量真相,足以令全世界的解剖學家汗顏,但也有人說他在藝術面前貶低科學。

9.
最後,有人說他是唯美主義者,他唯一的宗教便是美,因為事實上他一生熱愛美。

10.
另一方面,還有人說他甚至不是藝術家,因為他在對美的欣賞中摻入了別的思考,這些思考可能高於審美,但顯然與審美無關。

11.
既然關於拉斯金有這麼多互相矛盾的說法,結論便是他就是自相矛盾的。

12.
有關拉斯金面貌的這許多個側面,因為我們曾經見過而最熟悉的肖像,或者——如果我可以這麼說的話——最令人著力研究、最成功、最震撼和最廣為人知的肖像便是那個終其一生只以美為唯一宗教的拉斯金。

14.
不僅拉斯金的主要信仰是宗教本身 (我稍後將回到這一點,因為它支配並反映了他的美學觀),只在目前就其美的宗教而言,我們的時代必須警醒地認識到,如果我們想要忠實於拉斯金,我們就不能說出這個詞而不重新考慮其含義,因為人們很容易賦予其淺薄的唯美意義。實際上,在這個獵奇的唯美時代,所謂美的膜拜者是這樣的人,他不奉行其他信仰,也不承認任何其他神祇,終生沉溺於對藝術品心醉神迷的觀賞。

45.
回到拉斯金。我對他已如此習以為常,因此要想掌握這偶像崇拜的證據,研究其性質,並探索在那最深切的文學愉悅感之外我有時感受到的輕微的虛假造作之感,我需要深深進入自我。
……

簡言之,如果我徹底迷醉於他的思想,那麼我在此之前一直未知的一切,包括哥特式教堂,還有英國和意大利的繪畫,將大大豐富我的世界,因為這一切將喚醒我身上沉睡的渴望,而沒有它便永遠不會有真正的知識。因為拉斯金的思想與諸如愛默生等人的思想不同,後者將一切囊括於一本書中,是某種抽象的東西,純粹自身的符號。而與拉斯金的思想密不可分並貫徹其中的並不是非物質的東西,它散落在地球的表面。人們必須到處尋找,去比薩、佛羅倫薩、威尼斯、國家美術館、魯昂、亞眠,以及瑞士的山脈。這樣的思想有其自身之外的物質實體,在空間自我實現,不再是無限而自由的,而是受到限制和約束,化身於大理石雕像、白雪覆蓋的山巒、繪畫中的面龐。也許不如純粹的思想神聖,但它令宇宙、至少是某些部分,某些叫得出名字的部分更美,因為它觸動了這些部分,促使我們去愛——如果我們願意理解的話——進而去了解。

46.……
天才的力量在於讓我們熱愛美,讓我們感到它比我們自身還要真實,它存在於那些他人看來和我們自身同樣特殊而易逝的東西之中。

47.……
愛情一方面為我們揭示了許多心理方面的深刻道理,另一方面又使我們對自然不再具有詩意的感受,因為它將我們封閉在一種自私的心理狀態中 (愛情是最高程度的自私,但仍然是自私),使我們很難產生詩意。……

48.
但是在談到對拉斯金思想的激情——開始多少有些矯飾但到後來如此深刻的激情的時候,我談到的是由回憶之光所照亮的,僅限於追述事實,但絲毫無法重新擁有遙遠過去的回憶。只有當我們生命中的某些時段永遠結束,當我們即使彷彿擁有那力量和自由時也被禁止偷偷開啟通向它們的大門,當我們連一刻也無法回到我們曾經久處其中的狀態時,只有在這些時候我們才拒絕接受這些事已被徹底抹去了。我們無法再歌唱它們,因為我們未能聽從歌德智慧的告誡,即只有在我們還能夠感知的事物當中才有詩歌。但如果無法重新點燃過去的火苗,我們希望至少還能收拾其灰燼。因為無法復活我們業已無能為力的東西,我們希望至少還能描述它、了解它,帶著我們保存的關於它的冰冷回憶——關於那些事實的回憶,它告訴我們:你曾是這樣或那樣的,但我們已無法回去,它證實了失落的天堂,不可能在回憶中復原。只有當拉斯金離我們遠去的時候我們才詮釋他的著作,試圖盡可能近似地把握他思想的特點。因此你將聽到的並非出自我們的信仰或愛的聲音,你將在這兒那兒窺見的只是我們的虔誠,它寂靜漠然,像那個底比斯的處女般忙於修復一座墳塋。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14nov&aid=1951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