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Excerpt:吳光遠的《讀懂蒙田》
2024/04/23 05:05:24瀏覽93|回應0|推薦3
Excerpt吳光遠的《讀懂蒙田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41349
讀懂蒙田
作者:吳光遠
出版社:海鴿
出版日期:2017/01/18

美國文學批評家哈羅德布魯姆認為,蒙田的《隨筆集》具有經典的地位,足以與《聖經》一較高下,並且認為蒙田的成功在於把自己和作品融為一體,以達到一種清晰性的原創性。

作者對蒙田經過一而再、再而三的解讀,最後決定圍繞人性來介紹蒙田的作品和思想,這樣既符合蒙田的原意,又可以有系統的向讀者介紹蒙田。為此,共分十章。

Excerpt
〈大師眼中的蒙田〉

憑藉《隨筆集》,蒙田和拉伯雷一起,奠定把法語確立為文學語言的基礎,並且影響巴斯卡、拉羅希福可、盧梭、孟德斯鳩、聖伯夫、笛卡兒、佛朗士等一大批文人。
蒙田以博學著稱,《隨筆集》包羅萬象,無所不談,成為當時各種知識的薈萃。奧地利文化史學家弗里德爾認為蒙田似乎什麼都想要知道,什麼都可以理解,同時對什麼都報以微笑。
法國文學家、《包法利夫人》的作者福樓拜,曾經向心情抑鬱的女友推薦:「讀蒙田吧!他可以使你平靜。」奥爾巴尼伯爵夫人也是每當生活不開心的時候,她都拿出蒙田的《隨筆集》,把閱讀蒙田當作一種「慰藉」。
在法蘭西帝國末期,法蘭西學院曾經把頌揚蒙田作為作文競賽題目。
法國文學評論家德博爾德.瓦爾摩爾則從蒙田的書中看到自己,他說:「在那本書裡,我看到世界:窮人、奴隸、國王,我看到一切:我看到自己了嗎?」
法國著名評論家聖伯夫說:「蒙田最與眾不同並且使他成為奇才的地方,是他在那樣一個時代,始終是節制、謹慎、折衷的化身。一因為,他那個時代的許多風雲人物,都是以打仗為榮。
以批評蒙田起家的巴斯卡,則以他的理性和機械主義來針對蒙田的人性和人文主義,時或頌揚,時或辱罵。
愛默生對《隨筆集》的評價是:「(蒙田)從來不沉悶,從來不虛偽,從來沒有一個人思想這麼豐富,從來沒有一本書寫得這麼自然。」
英國文豪莎士比亞、法國文豪《紅與黑》的作者司湯達、德國哲學家「瘋子」尼采,也都從《隨筆集》中找到靈感,尼采說:「正因為有蒙田,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樂趣才增加了。」
當然,對蒙田也有不同的聲音出現:有人責備蒙田談論自己太多,有人認為文章結構散亂、條理不分明,有人指責《隨筆集》語言粗俗,也有人說《隨筆集》煽動淫欲,也曾經被指為具有革命傾向和顛覆性。因此,蒙田的《隨筆集》曾經數度遭禁。
例如:一六七六年,蒙田的書被教會暗地裡列為禁書,因為神學家早就認定蒙田是無神論者,以自然主義來代替天主。因此,在七十年的時間裡,《隨筆集》沒有在法國再版。儘管如此,多少年來,人們透過蒙田的《隨筆集》閱讀自己和認識自己。正如法國批評家米歇爾說:

蒙田的生活雖然動盪不安,但是他過得平靜,沒有參與破壞和屠殺。雖然初看起來他因為從來沒有過激行為而成為反傳統人物的代表,但是他卻實踐非凡的品格。《隨筆集》描繪蒙田深刻的「自我」,它已經成為人類文明的象徵,是世界各國正直人的枕邊書。

相對來說,美國傳記作家房龍對蒙田的評價比較公正和客觀。在《寬容》中,他是這麼描寫蒙田:

……

蒙田可以算是劃時代的人物,卻有幾個弱點。他從來沒有徹底擺脫某些感情和禮儀,這個魚販的孫子相信這些才是真正的紳士風度。他直到死去的時候,還一直說他不是真正的作家,只是一個鄉村紳士,到了冬天沒有事情做,才草率記下一點略有哲學內容的雜亂思想。這全是廢話。如果有誰把他整個心、靈魂、美德、罪惡以及一切都獻給自己的書,那就是這位可以和不朽的達爾達尼央匹敵的開朗紳士。
由於心、靈魂、美德、罪孽都屬於這個豁達大方、深有教養、性格宜人的人,他的全部作品要比文學作品更勝一籌,它們已經成為明確的生活哲理,它們以常識和實際的日常生活為基礎。
蒙田生為天主教徒,死時依然故我,年輕的時候還加入法國貴族,為了把喀爾文主義逐出法國而成立的天主教貴族聯盟。
一五七二年八月,教皇格列高里八世歡慶殺死三千名法國新教徒,這是決定命運的一天,從此以後,蒙田永遠離開天主教會。他從來沒有加入另外一派,而且繼續參加某些重大禮儀,免得旁人多話。然而,自從聖巴托羅缪慘案之夜以後,他的作品全部與馬可.奥里略、伊比鳩魯或其他十來個希臘羅馬哲學家的著作同歸一轍。有一篇題為《論良知的自由》,很值得緬懷,他在文章裡使用的語氣就像是古時伯利克里的同代人,而不是法國皇后凱薩琳.德.梅第奇的僕臣,他還以背教者朱利安為例,闡明真正寬容的政治家應該取得的業績。

文章很短,只有五頁,你可以在第二卷的第十九章中找到。
蒙田已經看膩眾多頑固不化的新教徒和天主教徒倡導的絕對自由,這種自由(在當時環境中)只會導致新的內戰。但是一經條件允許,那些新教徒和天主教徒睡覺的時候不再把兩把匕首和手槍放在枕頭下,明智的政府就應該盡量避免干預別人的思想,應該允許所有臣民依照最可以使自己心靈獲得幸福的方式熱愛上帝。
蒙田既不是唯一也不是第一個產生這種想法並且大膽公諸於世的法國人。早在一五六年,凱薩琳.德.梅第奇的前大臣麥克爾.德.豪皮塔爾和好幾個義大利大學的畢業生(因此被懷疑是受到再洗禮教的薰染)就曾經說過,對異端者只宜用文字論戰。他使人驚訝的觀點是,良知有自己的本來面目,不是靠武力可以改變的。兩年以後,他促成《皇家寬容法》的產生,該法使胡格諾教派有權召開自己的集會,舉行宗教會議討論宗教的事務,儼然像一個自由獨立的教派,而不是寄人籬下的小派別。
巴黎律師讓.保丹是一個令人尊敬的公民(他保衛私人財產,反對湯瑪斯.摩爾在《烏托邦》裡表達的共產傾向),他的觀點也是這樣,否認國王有權運用武力強迫臣民進入教堂。
大臣們的演講和政治哲學家的論文極少受人歡迎,但是蒙田的書卻在以智慧之士座談會的名義下聚在一起的文明人中閔讀、翻譯、討論,並且持續達三百多年之久。
他的業餘身分和他只為樂趣而寫作的說法,使他深得大眾之心,不然人們絕對不會買(或借閱)一本被官方列為「哲學」的書。

〈懷疑主義:我知道什麼?〉

蒙田把他的座右銘「我知道什麼?」刻在一枚自製的名片上,名片的上方刻的是一架搖擺的天平,用來象徵人們的認識是捉摸不定難以持平的,也以此說明「我可以知道什麼?」
蒙田懷疑主義的產生是有其根源的,既有自己的生活經歷,又有客觀的時代背景。
首先,自從博埃西三十三歲逝世以後,蒙田似乎對世界感到厭倦,甚至失去生活下去的信心:「自從我失去他的那一天,我的生命苟延殘喘」,「我已經那麼習慣隨時隨地做他的第二個自我,以致我覺得自己只是半個人。」
其次,此時正值文藝復興晚期,文藝復興帶來的希望和活力似乎已經消失,歐洲各國之間的戰爭和動亂使他感到失望。面對這種局面,理性無能為力,法律又野蠻怪誕。他的價值觀念開始動搖,找不到一個客觀的價值標準。
再次,蒙田的故鄉波爾多是海港城市。住在大陸的人認為,大地是平坦的,但是住在海港城市的人,卻明顯看到大地是弧形的,而不是平坦的。而且,哥倫布已經於一四九二年發現與法國完全不同的新大陸,科學家們也發現從未見過的動物、植物、礦物,蒙田對這些發現都半信半疑。
最後,蒙田的懷疑主義哲學有其思想上的淵源,即古希臘哲學家皮浪的懷疑主義,皮浪認為人類的感官是靠不住的,真理是不可捉摸的。蒙田深受啟發。
以上所有,促成蒙田懷疑論的產生,他聲稱:「我們唯一知道的東西,是什麼也不知
道。」
他的懷疑思想主要集中在第二卷《為雷蒙.塞朋德辯護》(Apologie de Raymond
Sebonde
)一文中。在《為雷蒙.塞朋德辯護》這篇散文中,他以普通人的身分來思考人類、自然、科學的價值。這一章佔了第二卷三分之一篇幅,是他《隨筆集》中最長的一篇。
一五六九年,蒙田在父親的要求下,將雷蒙.塞朋德的《自然神學》從拉丁文翻譯成法語,那是十五世紀西班牙的一部著作。蒙田從該書的反面角度切入,以揭發人類的自負、虛弱、不幸。他引用柏拉圖的話,指出我們的感覺有限、智力不足、人生太短,我們的認識永遠無法到達真理。他說,人類自以為知道的東西其實都不是真的,但是人類不知道的東西往往是真實的。人類最可悲的莫過於對自身無知的無知。
在「辯護」一文中,蒙田論述塞朋德的部分只佔很少的篇幅,大部分篇幅卻是用來論述懷疑哲學。他提出,由於人類創造科學,似乎對大自然可以為所欲為,於是人類把自己看作造物主的傑作和世界的中心。其實,動物是不是也有權利這樣做呢?人類創造科學和征服自然,但是多少世紀以來,我們並沒有區別上帝和靈魂,甚至連人體結構也未能弄明白。人類到底知道多少呢?
蒙田還認為,人類的感覺往往是欺騙人的,並不可靠,而理性又軟弱無力。因此,人類的觀念往往是混亂的,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人類的意見也會經常改變,它會隨著人類一生的變化而變化。
因此,蒙田在自己的書房柱子上貼了一條格言:「一切確定之物確乃無一確定。」為什麼要提倡大膽懷疑呢?因為萬事萬物都在變化之中,穩定只是一種比較慢的變化,既然一切都在變,哪裡有不變的真理?

……
我什麼都不能保證,除了說明在此時此刻我有些什麼認識。不要期望從我談論的事物中,而是要從我談論事物的方式中去得到一些什麼。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14nov&aid=18050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