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Excerpt:黎智英的《人生不是名利場》
2022/08/28 05:30:31瀏覽374|回應0|推薦11
Excerpt:黎智英的《人生不是名利場》

我赤足登上九龍新界一個海灘。從澳門屈船偷渡來港,幾十人蹲坐著擠在滲滿海水和嘔吐物的艙底十多小時,暈船的混亂中我連鞋都丟了。嚮往的這個地方我赤足踏在燙熱的沙地上,感覺多真實,真實多漂亮。我是從一個沒有真實的地方來的,那地方把仇恨當成是愛。
在上岸的海灘我拾起一枚貝殼,彷彿拾起了自己的命運。我以前那地方沒有命運,只有黨的安排。他們是在那裡把我的命運拿走的,為什麽在這裡我拾得回來?是誰將我的命運送到這裡來?一聲雀鳴遠空傳來:「過去」曾經來過。
……

命運另有安排,天安門一場民運將我捲進雜誌報紙和今日的手機傳媒行業,在香港這小小的地方我闖了許多路,也闖了許多禍,也許是還贖的時候了,命運最後將我和生意都押在時世的風眼中。命運我早就相信了,我願意完成命運的使命。我們不能抗拒潮流大勢,但我們必須抗拒邪惡,就算要失敗我們也不應該讓這段歷史不染上色彩、空白著走過去。就算要失敗,也要曾經為爭取普選痛過、哭過、盡力過,否則我們只會是歷史上的窩囊。
——
黎智英,〈香港窩囊〉

雖然說「佐丹奴」不是自己喜歡的品牌,《壹週刊》和《蘋果日報》也不是自己喜歡的報章媒體,但沒想到這些服裝和刊物的創辦人黎智英,卻如同另一位成功企業家詹宏志,成為了自己想要閱讀的作家之一。(話說黎智英和詹宏志可是私交甚篤啊!)

黎智英的文章有文采嗎?這本書的閱讀經驗值得分享嗎?我的肯定未必是你的肯定,但我的訝異可能也是你的訝異,就讓我們從Dylan Thomas的詩句開始吧!


通過綠色引信點燃的力催生了花朵
驅動我的綠色年少;它炸開樹根
那股力量毀滅了我。
……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85539
人生不是名利場
作者:黎智英
出版社:新經典文化
出版日期:2018/05/03
語言:繁體中文

作者簡介
黎智英
一九四八年出生於廣東農村。12歲時帶著一元港幣偷渡到香港,努力自學讀書,下定決心創業。小學肄業,卻說得一口流利英文,加上投資獲利,於一九八一年創辦「佐丹奴」時裝連鎖店,獨創fast retailing系統,UniqloGAPWal-Mart等都向其學習經營模式。
一九八九年六四運動爆發,黎智英將民運口號印上T恤響應抗爭的學生青年。隔年,他出售佐丹奴股份投入媒體業,創辦《壹週刊》。五年後他再次挑戰市場,創辦《蘋果日報》,日發行量超過七十萬份。二○○一年,黎智英帶著《壹週刊》和《蘋果日報》進軍台灣,旋即成為閱讀率最高的刊物。二一四年香港爆發雨傘革命,他在燃燒彈的煙霧中踉蹌而行的身影登上《時代》雜誌封面,並於隔年獲選《時代》雜誌二一五年「百位最具影響力人物」。


Excerpt
〈我為你祈禱〉

The force that through the green fuse drives the flower
Drives my green age; that blasts the roots of trees
Is my destroyer.

對威爾斯詩人Dylan Thomas,人生是一座山,出生時山明水秀,從山下爬上山頂,壯麗地成長,爬愈高看到愈漂亮。高峰卻不讓他停留,下山黯然,也不讓回頭,曾經壯茁他的活水像崩堤從山上湧下,正好黑夜來臨,將他沖往寂寥了黃泉路上。
年輕歲月添增,日子恍若夢裡尋,難過的日子作著希望的夢,難過欣然度過,兩袖清風天堂夢。年老歲月添增,是老樹日漸枯萎,最粗壯的大樹,老了,像在非洲沙漠陽光下生命慢慢蒸發,枝葉枯乾,樹皮剝脫,最後僅是水平線上的塵埃飄過。於Dylan Thomas人生的意義是善惡好壞的平衡,人生最後是好夢惡夢參半,總之是個夢,沒有意義全都是虛幻,這就是活著,這不是太灰暗嗎?
本來失去聯絡了,因為Facebook 這幾年跟很多年輕時的朋友聯絡上。到了晚年,這些曾經的友情像老樹長出的新枝,生命一點一滴活現起來,不若Dylan Thomas會說:不,這是枯樹剝脫樹皮藏著的故事。故事儘管豐富,人生到底是活著,只有活著的才是故事。深藏著的友情,抹去歲月塵埃,重新發光發熱,溫暖晚年,亮起眼前。
……

我出身早,年輕時的朋友年紀都比我大,都七老八十了,身體病痛自然多。有一位住溫哥華,七十二歲還算年輕,非常健壯,一天陪母親散步回家感覺累,小睡醒來半身不遂,原來是中了風,從此坐輪椅。不到幾天,香港另一位朋友七十歲未到也中風倒地,幾乎送命,幸好街上的人拿他手機從電話簿中找到其中的朋友,將他馬上送醫院撿回一命。你說人生不测,老了,很多時候是因為身體不測。友情是牽掛,到醫院,飛外國探病,牽掛為晚年添增了勞碌,但也為人生添增了意義。不,人生不是零,你確實知道Dylan Thomas那灰暗的零的人生,確實太灰暗。
牽掛心裡湧現善的漪瀾,善是精神提升,讓你樂觀,因為你知道這退化的身軀裡裝著的精神世界沒有退化,反而比年輕時更熾旺,因為你比年輕時更會牽掛,更懂得愛。這是人生不老的部分,這不老的部分便是人生的意義。善,它是白晝黑暗心裡的一道光。
你可以像Dylan Thomas從生死循環去看待人生,人生只是生化平衡,沒有意義。但你也可以從生去看待人生。活著的意義是什麽?你可能沒答案,但你有去尋找嗎?尋找你便找到,因為那道光那點善心裡早就有,你只是沒想過要打開。活著的意義是什麽?既來之則安之,來到這世界活著就是愛這世界。什麽是愛?耶穌說,當被人打了一巴掌,把另外一邊臉也給他,說的不是這肉體的臉,肉身對神沒意思。祂要說的是,給打了一巴掌,心裡想著把另一邊臉也給他的善來對待打你的人,這就是愛。是的,命途多舛,很多時候被命運打一巴掌,活著便是也把另一邊臉也給他,這是愛,這是人生。這樣,人生怎可能是零?
人生不是生死、不是得失,是活著。活著是「把另一邊臉也給他」的善和愛。以人為善去愛這世界,為人世間的公義活著,才是真正活著,因為你活在精神昇華的世界裡,精神生活才是生命真正的意義。Dylan Thomas的詩裡說,人生是善惡好壞的平衡,是個零,因為他看到的只是人生物質虛耗中的歡愉和痛苦,沒有意義,沒有快樂。因為他忘記了人生是精神生活,活在善和愛的精神昇華中,人生才有意義,才會快樂。
世人太多生活只顧望著物質權宜的天秤,忘卻了善愛和公義,Dylan Thomas的詩可能不是他自己的獨白,而是警惕世人的呐喊。……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14nov&aid=176952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