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Excerpt:狄蘭.托馬斯的《有天清晨》
2022/08/22 05:26:47瀏覽373|回應0|推薦8
Excerpt狄蘭.托馬斯的有天清晨

穿過綠色莖管催動花朵的力
催動我綠色的年華;摧毀樹根的力
摧毀我的一切。
我無言相告佝僂的玫瑰
一樣的寒冬熱病壓彎了我的青春。

催動流水穿透岩石的力
催動我鮮紅的血液;驅使溪流乾涸的力
驅使我的血流衰微。
我無言相告我的血管
同是這張嘴怎樣吸乾山澗的清泉。

攪動一泓池水旋轉的手
攪動沙的流動;牽動風前行的手
扯動我裹屍布般的風帆。
我無言相告那絞死的人
我的泥土怎樣製成劊子手的石灰。

時間的嘴唇水蛭般貼緊泉眼;
愛滴落又聚集,但是流淌的血
一定會撫慰她的傷痛。
我無言相告一個季候的風
時光怎樣圍繞星星滴答出一個天堂。

我無言相告戀人的墳墓
我的被褥上蠕動著一樣扭曲的蛆蟲。

(
海岸 )

The force that through the green fuse drives the flower

Drives my green age; that blasts the roots of trees
Is my destroyer.
And I am dumb to tell the crooked rose
My youth is bent by the same wintry fever.

The force that drives the water through the rocks

Drives my red blood; that dries the mouthing streams
Turns mine to wax.
And I am dumb to mouth unto my veins
How at the mountain spring the same mouth sucks.

The hand that whirls the water in the pool

Stirs the quicksand; that ropes the blowing wind
Hauls my shroud sail.
And I am dumb to tell the hanging man
How of my clay is made the hangmans lime.

The lips of time leech to the fountain head;

Love drips and gathers, but the fallen blood
Shall calm her sores.
And I am dumb to tell a weathers wind
How time has ticked a heaven round the stars.

And I am dumb to tell the lovers tomb

How at my sheet goes the same crooked worm.


無法明確憶起自己認識 Dylan Thomas 的時間點,但比較可能的還是從英美詩選中開始累積閱讀經驗。

這次繼續入手 Dylan Thomas 的兩本書,接觸他的散文及講稿,底下摘要分享其中一篇廣播稿〈論詩〉。



書名:有天清晨
作者:狄蘭.托馬斯
譯者:張明林
出版社:灕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7

《有天清晨》是英國著名詩人、作家狄蘭.托馬斯一本作品集,文筆幽默,故事生動有趣。該書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短篇小故事,另一部分是詩人的一些散文。該書文筆精妙,富有詩意,敘述精彩,故事新穎動人。后半部分的評論性文章雄辯有力,對讀者欣賞狄蘭的文章,了解其生活背景,也大有幫助。

Excerpt
〈論詩〉

我同意,音樂廳裡演唱的歌曲可以是好詩,同樣,打油詩、畫室或酒吧裡唱的歌也可以是好詩,但是,心靈雞湯似的格言就算不得好詩。斯提芬,你這是在拖我這個 (相對) 年輕人的後腿啊。過去,年青一代常常被老一輩斥為不知禮數。現在不一樣了。如今,是我們這輩人指責年輕人不知禮數。我覺得就像馬克斯·比爾博姆畫裡那個學究氣的小姑娘,她責備馬修·阿諾德說:「難道,馬修叔叔,難道您不能一輩子一本正經嗎?」我堅決反對詩歌欣賞中那些嚴肅的廢話,我和您一樣不喜歡輕言細語、摘帽致意的客套,但是,我也不喜歡那種十分輕率的論調,以為「我是克倫威爾遊歷過的一座廢墟」這樣的詩句就一定比考伯 (Cowper) 或弗朗西斯·湯普森 (Francis Thompson) 的嚴肅但沒名氣的詩好。後者的詩只不過不一樣罷了……
一個人關於詩的任何意見幾乎和別人關於別的事的意見同樣真實而重要。詩歌的魔力可以引起有些人生理上的反應,同樣,還有真實的揭示、交流和最高層次的個人經歷的分享。有人說他們感覺到了淚腺發酸、頭皮一震、脊柱發顫,或者心臟的戰慄。有人說自己不知哪兒隱隱約約地覺得「這是真的」。還有人說,某些諧音和頭韻引起了自己的「純藝術情感」。有的人會說,就像第一次看電影那樣,「天哪,它在動。」是啊,天哪,它真在動,這正是那魔力的難以定義的另一種說法……
一首詩的魔力永遠是偶然的。詩人不會在詩的複雜的技巧上狠下功夫,除非他希望魔力會突然間出現。他得贊同切斯特頓(Chesterton) 的觀點,奇跡的神奇之處在於它們有時候真會出現。一首最好的詩,其精心安排的沒有魔力的段落應當在篇章和強度上非常接近突發魔力的瞬間……
還有一點要說的。對詩人來說,詩是世間回報最大的工作。一首好詩是對現實的貢獻。一首好詩問世,世界就再也不一樣了。一首好詩有助於改變宇宙的形狀和意義,有助於擴展對自己和周圍世界的認識……
有人的詩賣不動,反而覺得驕傲,這不合邏輯,這是一種變相的勢利。當然,幾乎每個詩人都希望讀自己寫的詩的人越多越好。匠人不會把自己的作品束之高閣。瞧不起公眾,也就是潛在的讀者,就是瞧不起你自己技藝的巨大用處。如果你堅持認為自己的詩別人不讀也罷,那你會發現這會成為事實:誰也不會讀你的詩,因為這是你為自己寫的;公眾不會破門而入闖入你的私人空間。再有,不關注同時代的人的作品,就是忽視你生活的這個世界的最重要的部分,也就使你自己的作品失去了活力:縮小了視野和可能性,你寫的時候它已半死不活了……
還有,對自己這短短的一生而言,詩人就是詩人;對別人而言,他是一個人,其責任之一就是盡其可能瞭解和感受自己身邊和內心流動的一切事物,這樣一來,每當提起筆來,他的詩就成了一種努力,努力表達出這個獨特的地球上人類的終極體驗,尤其在1946年,這個地獄控制的年代。
(1946)

*
本文摘自英國廣播公司BBC播出的斯提芬關於詩的討論。——原注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14nov&aid=1769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