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楞嚴經-125
2018/10/30 08:51:05瀏覽46|回應0|推薦0

阿難,這廣果天當中,還有五不還天,於欲界九品思惑,即貪瞋癡慢,任運而起微細之惑,都同時滅盡,宿世的習氣也滅除了,苦樂的心念,雙雙忘失,在五不還天以下之諸地,沒有安居之處,因此於捨棄苦樂心念的眾多相同分位中,安立居處,只有四禪.阿難,苦樂的心兩個都已滅盡,心中就不會有厭苦欣樂,而互相爭鬥,因此心中清淨,而無煩惱,如這一類的,名無煩天,舉心動念,只是單獨捨棄苦樂的心念,更沒有其他的心念,精研苦樂的心念,互相爭鬥的地方也沒有,因此意念的地方,清淨涼爽,全無煩熱,如這一類的,名無熱天,十方世界,眼見妙境,圓滿清淨,更沒有外境塵相與內境心象的一切沈垢,定慧雙融,心境都淨,所見皆善,如這一類的,名善見天,識見精明的心,出現在眼前,因此就能以定慧的力量,鎔鍊一切,就如同製陶鑄鐵一樣,隨心自在,任變現行,無有阻礙,如這一類的,名善現天,窮盡研究多念的細微之處,以至於成為一念的細微之處,窮盡研究色性的本性,析色歸於虛空性,即色性即是空性,悟入虛空之無有邊際處,盡色界之究竟,如這一類的,名色究竟天.

阿難,這五不還天,那裏各位四禪的四位天王,也只有欽仰和聽聞五不還天的名稱,而不能夠知道他們的受用與依正二報,是因為以下四天是修習有漏凡定,而五不還天是修習無漏聖定,聖凡粗細相去懸殊的緣故,就如同現今人世間,於曠野深山中,有聖道場地,都是由阿羅漢所住持的緣故,因此是世間粗人所以不能看見.

阿難,這十八天,獨自行事,無有情欲相交,異於欲界,但是還未能盡滅身體形骸之累,異於四空天,從這裡以前,自梵眾天至色究竟天,稱名為色界.

*******************************

阿難。此中復有五不還天。於下界中九品習氣。俱時滅盡。苦樂雙忘。下無卜居。故於捨心眾同分中。安立居處。阿難。苦樂兩滅。鬥心不交。如是一類。名無煩天。機括獨行。研交無地。如是一類。名無熱天。十方世界。妙見圓澄。更無塵象一切沈垢。如是一類。名善見天。精見現前。陶鑄無礙。如是一類。名善現天。究竟群幾。窮色性性。入無邊際。如是一類。名色究竟天。

阿難。此不還天。彼諸四禪四位天王。獨有欽聞。不能知見。如今世間曠野深山。聖道場地。皆阿羅漢所住持故。世間麤人所不能見。

阿難。是十八天。獨行無交。未盡形累。自此已還。名為色界。

**************************

**************************

《正脈》謂:研窮多念,至於一念,故曰究竟群幾。

古德云:「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之所以為菩薩,正是在起心動念的幾微之處,時時加以觀照啊!

二十八天,佛教对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及无色界四天的统称。

 一、欲界:欲界指具有淫欲、情欲、色欲、食欲等有情所居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間包括人界四大洲、阿修羅,下至畜生、餓鬼、地獄等,因為此界為男女雜居,多諸染欲,因此稱為欲界。
二、色界:色界指遠離欲界的淫、食二欲,但是仍然具有清淨色質等有情所居住的世界。此界在欲界之上,沒有欲染,也沒有女形,眾生皆由化生;色界的宮殿高大,由色所化生,一切殊妙精好。因為此界尚有色質,因此稱為色界。
三、無色界:無色界指唯有受、想、行、識四心,而沒有物質生活的有情所居住的世界。此界沒有任何物質之物,也沒有身體、宮殿、國土,只有心識,住在深妙的禪定之中,因此稱為無色界。

色界四禪天依禪定的深淺粗妙而分四級,共有十八天。
1.初禪三天:指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初禪以上已不食人間煙火,因此沒有鼻、舌二識,但是尚有眼、耳、身、意四識所生起的喜、樂二受,以及尋伺思惟的能力。
2.二禪三天:指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二禪以上只有意識,沒有眼、耳、身三識以及尋伺思惟,因此只有喜、捨二受與意識相應。
3.三禪三天:指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三禪天只有意識活動,與樂受、捨受相應。
4.四禪九天:指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等。四禪天只有與捨受相應的意識活動。

無煩天鬥心不交,無熱天研交無地,即是智慧漸發,善見天妙見圓澄,是智慧始明,善現天陶鑄無礙,是慧光始圓,色究竟天窮色性性,是慧光始通.

塵界的解釋:佛教以色、聲、香、味、觸、法為六塵。為十八界之一科。六塵所構成的虛幻世界叫塵界。

五欲指财、色、名、食、睡等五种欲望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ulin188&aid=118516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