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9/16 20:55:14瀏覽82|回應0|推薦0 | |
阿難,這個善男子已經成為佛子,具足如來藏中,無量無邊稱性功德,於十方世界,廣行佛事,隨順眾生需求,而行布施,應皆歡喜,稱名為歡喜行,善能以戒法來教化利益,一切眾生,使眾生皆能持戒,斷一切惡,修一切善,稱名為饒益行,具足妙德是使自己覺悟,能利一切眾生是使他人覺悟,若要得到自他覺悟,而無有違拒,就必須自己先忍辱,而不生瞋恨,稱名為無瞋恨行,十二種類能夠出生十二聖位,如能精進,就能窮盡未來邊際,於過去,現在,未來三世,都能平等普利眾生,十方世界都能通達無遮,廣行佛事,稱名為無盡行,一切法門都可以會合,同為一體,是因為以禪定來修習種種法門的緣故,所以當隨機說法的時候,可以得到無有差誤,離癡離亂,稱名為離癡亂行,一切法門,一切事理,於相同之中,看出不同之處,於不同之處,看出相同之處,真俗互融,事理無礙,同理異事,互相顯現,稱名為善現行,如是事理無礙,以至於十方世界,虛空中充滿實足微塵,是大中現小,亦於每一微塵中,現出十方世界,是小中現大,世界中展現微塵,微塵中展現世界,大小相容,不相留礙,是為方便無著,事事無礙法界,稱名為無著行,事理無礙和事事無礙,種種所表現出來的,都是第一波羅蜜多,即是渡煩惱眾生到達最高涅槃彼岸的意思,稱名為尊重行,遂能圓融通達一切善行,因此能夠成就十方諸佛的軌範和法則,稱名為善法行,每一都是,十方諸佛,清淨的軌範和法則,全無遺漏,本來就是一真法界清靜無為,真如實性的緣故,稱名為真實行. **************************** 阿難。是善男子成佛子已。具足無量如來妙德。十方隨順。名歡喜行。善能利益一切眾生。名饒益行。自覺覺他。得無違拒。名無瞋恨行。種類出生。窮未來際。三世平等。十方通達。名無盡行。一切合同。種種法門。得無差誤。名離癡亂行。則於同中。顯現群異。一一異相。各各見同。名善現行。如是乃至十方虛空滿足微塵。一一塵中現十方界。現塵現界。不相留礙。名無著行。種種現前。咸是第一波羅蜜多。名尊重行。如是圓融。能成十方諸佛軌則。名善法行。一一皆是清淨無漏。一真無為。性本然故。名真實行。 **************************** **************************** 布施有三:財施、法施、無畏施。 就布施言,惠施者、受施人、以及所施之物,謂之三輪。行施後,此三輪不存於心者,則名為三輪體空;若無此三輪之相,則叫做三輪清淨施。 最初的發心發願,直到成佛為止,都可稱為菩薩,所以有凡夫菩薩與賢聖菩薩的不同。通常在佛經中所說的菩薩,都是指聖位菩薩,菩薩共分五十二個階位,只有十二個階位是聖人,那就是從初地到十地,加上等覺、妙覺。其實,妙覺菩薩就是佛,等覺菩薩是即將成佛的大菩薩。中國人最熟悉的觀世音、大勢至、文殊、普賢、彌勒、地藏等,便是等覺位的大菩薩。 眾生要成佛,必須先發大願心,最主要的有四條,稱為四宏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們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一真法界: 一,即无二;真,即不妄。交彻融摄,故称法界。即是诸佛平等法身,从本以来不生不灭,非空非有,离名离相,无内无外,惟一真实,不可思议,故称一真法界。 本覺者、本即真性,覺從智慧;謂心體離念,等虛空界,無所不遍,亦如佛之平等法身,故喻之為本覺。始覺者、依本覺心源之體,從真起妄而不得覺;后能返妄歸真,頓顯本有之覺能,即入始覺之道。 相似覺者、從信、念、精進、慧、定、不退、護法、回向、戒、願等之行修中,於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之境;能不分別,不起染著;得無明之惑將破,本覺之體將顯,雖未達實證之境,卻已入相似真實的地步。 隨分覺者、初住菩薩乃至等覺之位,隨覺法性之理,識辨無始無明之惑,於覺道之果證未臻圓滿者。 究竟覺者,於菩薩地盡,方便滿足,覺知如來藏中;無無明之妄惑,遠諸動靜之相,達法性之極至,得見心性;窮生滅之無生,離念寂滅,圓具妙覺之殊勝境者;或謂般究竟涅槃,所作已辦,俱諸大圓鏡、湛然清淨之境。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