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太極拳在武術上到底在練甚麼?
2013/12/10 09:33:25瀏覽1231|回應0|推薦1

太極拳在武術上到底在練甚麼?(102/12/10)鄭無極

引言:太極拳又鬆又慢的行拳表現,往往予人「老人拳」的刻板印象,而太極拳是武術嗎?能防身嗎?到底在練甚麼?外界對它總是存在著相當多的疑惑;個人謹就多年學習的體會,試著剖析一下,希望能提供大家一些正確的認知,進而對它更加珍惜與精進,方不負它天上界拳術的美名。

本文:

常有學員滿臉疑惑的問我:到底甚麼招式才是太極拳真正的攻防動作?而我們到底要從太極拳學到甚麼武術?因為從幾部相關的太極拳電影裡,雖然也有些太極拳的招式動作,但實際的對打攻防中所表現的卻多的是其他的武術動作,因此,才有此一問。

針對上述的問題,根據個人學習的體會,我想純就武術的角度區分<體>與<用>來探究。首先就<體>的部份,其實學習太極拳主要也是要學習它特殊的「運用原則」,希望通過長期拳架與推手的交互練習,培育出「冷靜專注力」、「敏銳的聽懂勁」、「側身繞步圓周運動~螺旋似弧形運動的身步法」、「力由地起的撐地移位」、「不頂不抗」、「見力棄力」、「沾黏貼隨」、「順勢借力」與「腰胯帶動四肢的全身打擊力」等<柔中寓剛>後發先至的下意識自然反應的身體動力定型,一旦遭遇挑釁危急中,即能不經思索自然使出;講白一點就是說:遇到壞人或不講理之人,會盡量保持心平氣和以理服人,倘若行不通對方先動手攻擊,也會側身繞步走化(讓出其攻擊路徑)並順勢沾黏貼隨,一旦其攻擊落空而失勢不平衡,就乘機借力使力反擊,而反擊的力道不是打擊部位的蠻力,而是雙腳重心移動的反作用力和腰胯旋轉帶動的彈抖力,而出擊的部位永遠都是放鬆放軟的狀態。簡言之,倘若練對了,身體的結構和應敵模式會自然遞變成不一樣的動力定型,主要有二:

1澈底改變身體的動力結構,由「渾身拙力」轉為「上鬆下沉」,即由沉穩的下盤功底主導全身整體一條鞭的攻防。

2澈底改變一般的攻防應對模式,將硬碰硬的攻防作為轉為通過側身繞步讓出攻擊路徑,進而以四兩撥千斤的順勢借力反擊。

在用的方面,即攻防的招勢技巧部分,除了已成動力定型(下意識的自然反應)的不頂不抗、見力棄力、順勢借力與力由地起的應對模式之外,任何其他的武術攻防技巧(如踢打摔拿跌等)都可結合運用,並不拘泥在太極拳的拳架招式或基本勁法上。

綜上所述,學習太極拳純就武術的立場言,主要是希望能改變身體的重心結構與用力習慣,形成上鬆下沉的功體,猶如<活的不倒翁>,整個身體的運作方式就像一條軟鞭子,攻防時全身放鬆完全由下盤主導掌控,出擊時冷不防就迅雷彈抖而出,對方想躲也躲不開只有驚嚇的份;另外,也要將「不頂不抗」、「見力棄力」、「圓周運動」、「順勢借力」、「力由地起」等太極拳的特殊對應技巧融入身體深層組織,在危急時即能下意識自然反應;至於是否掺雜其他外家武術或實戰拳種的技巧,那就要看個人的武術背景和學習的動機了。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ttaigi&aid=984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