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針對<太極拳的真言實話>之文章發表一些看法
2014/02/08 10:40:52瀏覽2810|回應0|推薦0

針對<太極拳的真言實話>之文章發表一些看法(103/02/08)鄭無極

近日看了網路上<太極拳的真言實話>之文章,覺得甚合我心,因此也想逐條說說自己的體會,希望對有緣的同道更有點撥之效,以免長期徘徊門外虛耗時光,空留遺憾。

1 、實的部分身從上往下放鬆而沉到腳底,虛的部分從下往上放鬆提起來,太極拳的下盤沉提勁就是這種練法之一。

個人心得:沉提勁就是掤勁,也是太極拳的母勁,要練出由腳而腿而腰到手節節貫串的掤勁,就要先使氣與身體重心逐漸鬆沉到腳,然後一動自然產生重力反彈才有可能;而這關鍵點就在「鬆肩」和「鬆腰」,只有身體這兩個部位真正鬆開了,身體才有鬆沉的一天,而這也就是為何練拳時要放鬆放軟的原因所在,只有把全身拙力都消除了,勁道才會滋生。

 

2 、如在練拳架或練推手時覺得膝蓋過分受力,不是真正鬆膝。不要把膝關節承載過多的身勢重量,而是靠鬆胯把身勢重量下沉至腳底。如能鬆胯,則膝蓋鬆開自然受力。

個人心得:膝蓋微彎的作用乃有助後大腿肌肉的放鬆,進而早日完成「鬆腰落胯」的變化,倘若膝蓋彎得太低,長期不但有損膝蓋,也不利「鬆腰落胯」的變化;因此,練拳時膝蓋只要微彎即可,重點是胯有否後收下坐(即尾閭下沉,溜臀),否則一旦突臀,腰就不鬆,氣也就下不去,不但白練,也會因氣滯帶脈,而使周邊器官因而產生病變,不可不慎!另外,腰鬆了,胯才能落,倘若好強好勝之人,在未練出掤勁之前,喜玩推手比輸贏,就一定非靠腰出力不可,那內氣與身體重心也就無法鬆沉到腳底,也就斷了長勁之路,自然也就無法進入太極的殿堂,享受探索太極的奧妙了。

 

3 、如在練拳架或練推手時覺得腰骨或腰肌過分受力,不是真正鬆腰。

個人心得:其實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鬆肩的感覺每天都可以感受到它的變化(但卻是全身最後才完成變化的),但鬆腰的感覺是最難感受到的,不過在長期的行拳和站樁中,你只要把握「膝蓋微彎」、「胯後收下坐」、「定勢時以意點放一下鬆腰」(不管有無感覺都要做)和「腳分虛實」這幾項要求,一旦功夫到家,腰自然就有鬆的一天,而胯也就能下落,上下半身屆時也就能連結起來,進而產生節節貫串、力由地起的效果了。

 

4 、有人說弓步的後腳稍許彎曲是對的練法,有人說弓步的後腳伸直是對的練法,其實這些人不真正懂得弓步的虛實狀態。對此我贊成太極名家董英傑先生的意思:弓步的後腳,不用時為虛,可以稍許彎曲;用時為實,接對方之勁力卸落地面時後腳伸直,發勁時後腳蹬地由實變虛,亦可伸直。

個人心得:上述所言乃是指外形而說,倘若深入探究,不論是用時看似伸直或行拳蓄勁時的稍為彎曲,其實即使外形因應用不同而有所微調,但膝蓋骨子裡真正完成變化成動力定形時,任何時候應該都是微微彎曲才是,如此在任何狀況下才能隨意彰顯其彈抖震撼的特性。

 

5 、有人把肩關節練得很靈活,以為鬆肩墜肘練到位了。其實「鬆肩墜肘」的「肩」主要指「肩胛骨」,「肩關節」好鬆,肩胛骨難鬆。只有肩胛骨鬆開後,兩手臂才能相通,又利於氣沉丹田。

個人心得:肩胛骨能鬆,勁力才能由腳節節貫串到手臂來,而不須靠手臂的拙力去支撐,這是對的;不過,肩胛骨想鬆,還是要靠肩膀的鬆開、鬆散以至鬆沉的變化逐漸影響;因此,行拳時手臂盡量不要抬舉過肩,而且在立身中正的前提下盡量放鬆放軟,而日常生活中盡可能也依此要求「盡量不出蠻力」,長此以往功夫到家,自然就能水到渠成了。

 

6 、何謂腰胯帶領四肢,就是說四肢的一舉一動都受腰胯帶領;如果腰胯在這個勢完成運動後,上肢或下肢還有多餘的動作,那麼,說明腰胯與四肢的運動已脫節。

個人心得:所謂腰胯帶動四肢,就是手和腳盡量放鬆,要動也要由腰胯主導帶動,而手的動又要和腳的動密切配合(所謂腳動手動、腳停手停),全身上下要動就要整體的動(一動無有不動、一停無有不停),絕對不能有個別部位的動,否則遇到狀況時就無法發揮整勁的效用了。

 

7 、有人用彎曲膝關節來降低下盤重心和身體高度的練法,一不是鬆沉,而是硬意坐低;二是膝關節僵緊,不利於虛實變化,又容易損傷膝關節。只有鬆腰、鬆胯的身勢下沉,腳底受力(不是僵滯長時間的受力,而是地面反座力前短時間的受力),膝蓋不受力,才是鬆沉。

個人心得:所謂「鬆沉」,鬆的是隨意肌與筋絡,沉的是氣與身體其重心所在,而不是身體的刻意壓低,否則就會造成身體的僵硬與膝關節的受損。

 

8 、當練拳中出現肩膀酸痛、腰腿酸痛等,是因為筋骨強度還不夠,而不一定是方法錯。累是必然的,但也是階段性的,累過去了就不累了,這才是正常的,但不要以為累是長功夫的標準,更不要去追求疲勞。

個人心得:練功過程出現身體筋骨變化或潛存疾病的好轉反應所衍生的不舒服,都是正常現象,千萬不可因此而恐慌或懈怠、退怯,當然也不必刻意加強訓練,以突破或縮短這個轉化期,而是應該保持平時正常的訓練強度堅持習練,才是正確的認知與態度。

 

9 、太極拳的精髓就是練出鬆沉勁,腳下生根的鬆沉勁是基礎勁,是底層勁,亦叫母勁,其他勁道都是由鬆沉勁展開生出。如身上無鬆沉勁而談練整體勁,那是沒用的空話。

個人心得:長功夫就是長下盤的功夫,唯有腳壓地的感覺日益明顯,才是功力進步的表徵;再者,唯有利用腳壓地的反作用力通過腰胯的旋轉傳力(力由地起)輸送到手臂或身體的任何部位去擊打對方,才是正確的發勁方式;否則單靠手臂的蠻力或腰胯急速出力再配合身體快速移動所產生的爆發力,那是渾身用力和身體移動速度配合的結果,並不是太極拳所謂的鬆沉勁或整勁。

 

10、只有鬆腰塌胯,才能使身體中正的沉到腳底地面;只有沉到腳底,才能產生地面反座力;只有地面反座力,才能驅使身體由後坐勢變為前弓勢或由前弓勢變為後坐勢。與其說實腳是蹬地而起,倒不如說實腳是借助地面反座力而起。

個人心得:這是<力由地起>的說明,請參看前述。

 

11、鬆得好不好在推手和散手中可以得到考驗,但不能從推手、散手中去作主要鍛煉,基本的訓練是要從拳架、功法中去練鬆。

個人心得:推手和散手只能練技巧和反應,而功夫的深淺端視下盤的沉穩度(即內功),而下盤功夫的積累主要靠的還是拳架和樁功日復一日的習練。

 

12、練拳開始,坐腿下蹲,這個高度定下後,這一套拳打下來基本上都在這個高度上做縱向和橫向的進退,除了「下勢」、「金雞獨立」、「蹬腳」等少數拳式之外。這種平送腰胯的練法,不能有較明顯的起伏,要靠腰胯帶領四肢,憑著兩腿前後、左右的虛實變化來行拳。這樣的練法長功較快。

個人心得:這個說法主要是針對一般學者而言,不過一旦你練到可以感受到內氣隨著動作在體內的上下起伏潛轉之後,其實,行拳時身體的姿勢動作會隨著內氣的升降而有著些微的起伏,只要不是刻意的,而是輕鬆而自然的,都是正常的現象(這是成長的演變過程,不過不鼓勵,以免誤導)。

 

13、各派太極拳的最大的特點是講求鬆柔,談「鬆」是人人說練對的,但談到「緊」就有些人覺得是練錯了,其實這些人不懂真正的「鬆」是啥東西。鬆在太極拳中不是為鬆而鬆,鬆的目的是為了用,緊的用途就是一觸即發,是剛勁。「鬆」在外表可以看見,「緊」在外不明顯,主要是在內的意會。正所謂「柔中求剛,剛柔相濟」。有練家子說:「鬆緊本是一根繩,鬆緊緊鬆剛柔用。找到這根繩子,功夫也就快練成了。」不錯,很貼切,鬆緊本是一根繩,還是個有彈性的繩,這個繩要有意念虛領兩個繩頭,不然就丟了,找不到繩了。

個人心得:太極拳本是「柔中寓剛」的拳術,而這個剛,並不是用的瞬間急速收縮肌筋的緊,而是由腳壓地的反作用力節節貫穿而串起的剛,外形看似鬆,其實還是內含緊,甚至還可帶著鬆沉的重去黏逼對方,迫使對方出力頂抗,以便能順勢借力反擊;而內意也是鬆中帶緊,不使軟掉罷了。外形或內意倘若一味地的僵硬、用力或軟趴趴,都無法發揮正常的打擊速度與威力,唯有柔中帶剛、剛中有柔,進而剛柔相際,方能成就事功。

 

14、拳論曰:「腰如車輪。」「腰如纛。」前者言其鬆活,後者言其正直。鬆活就是鬆腰鬆胯,使腰部肌肉自然放鬆,提高腰部活動的靈活性。正直就是腰脊豎起、伸直。有人以為左右扭腰是鬆腰轉動、前晃後搖胯骨是鬆胯靈活,其實腰是崁在胯骨中點而隨著鬆胯轉動的,換句話說,不是轉腰,而是轉腰胯,不要分開腰和胯。

個人心得:腰主旋轉,胯主沉穩,兩者乃相存相依、相輔相成,轉腰不轉胯,軸心不穩,旋轉自然不順暢;就如同圓規在劃圓時,軸心一定要往下壓緊,而且立身中正,才能順利劃出圓滿的圓一樣;胯乃包含掌控整個脊椎骨的尾骨這個舵,一旦胯鬆沉落下亦步亦趨跟著腰同步旋轉,才能隨時保持動態平衡,穩固身體這個地基與軸心,腰的旋轉在任何狀況下自然也就能得心應手了。

 

15、禁用腿和腳,背離了太極拳論,人為的妨害了武術的技擊優勢。武諺云:「手似兩扇門,全憑步贏人(腿打人)」,可見腿腳功夫在武術中的重要性。太極推手禁用腿腳,完全違背了太極拳的理論和實踐,太極拳講究手上八法勁、身中八法形、腿下八法功。如果少了「腿下八法功」,太極拳如何能在武術中對抗搏擊中與其它各拳種功夫進行切磋較技。古之先哲有以常山之蛇喻太極技擊之功的說法,攻其首,尾進,攻其尾,首進,攻其中,首尾俱進。人的軀幹四肢,手身腿是不可分割的整體,豈能禁用腿腳,作繭自縛。

個人心得:手眼身法步乃武術中不可分割的整體,尤其太極拳強調動力在腳和腰(打擊的部位只是媒介),一動無有不動,還說<虛實要分清>、<虛腳都是腿法>,可見腿腳隨時是要配合整體的動作參與攻防的;因此,學習一些腿法和摔跌的技巧(包括地板寢技)是有其必要的。

 

16、有人一招一式都打的都很規矩很漂亮,如果不懂勁道與勢法都是白練浪費時間而已。從某種角度上說:練太極拳不是從套路開始,而是從勁道與勢法開始。所以明白的人明白,不明白的人不明白。

個人心得:套路、勁道與勢法乃是不同階段層次的學習重點,沒有套路的常年練習,就無法積累出勁道,進而瞭解勢法的運用,因此,入門的套路還是根基所在,只是不能一直重視外形的花俏而緊守規矩,應隨著功力層次的提升而有不同的打法與體會。

 

17、太極拳中的虛實從意念上說,如果意念集中于右手,則右手為實,左手為虛。再從動作來說,攻防實質的動作為實,迷惑對方的假動作為虛;從動作局部來說,支撐腿為實,輔助支撐腿為虛。在太極拳經典著作中,更是將虛歸為陰,實歸為陽,認為動則生陽,靜則生陰。明白了陰陽變化之理,在實戰中就可以利用一切有利位置、方向、角度、位勢,有機轉化,借力打力。

個人心得:拳經云:「虛中有實,實中有虛,一處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亦即虛實其實是相互依存而相際的,只是走化、蓄勁時虛多一些,走在前面,攻擊、發勁時則實走在前,虛仍隱含其中,一旦攻擊結束,陰柔一面立馬抬頭,保持蓄勁狀態,也就是說,攻擊時,陽中帶陰,走化蓄勁或靜態時,陰中有陽,一突顯一隱含罷了,何時用實?何時用虛?端視情勢演變而定。

 

18、太極拳發人時如無引勁,只能用拔根之法使對方失重跌出,此法多多少少有點犯頂抗之病,屬於低級階段的東西;發人時如含引勁,引之中對方已經落空,無根可拔,那是技在擎,屬於中高級階段的東西。

個人心得:太極拳講求「後發先至」,何以故?旨在有力可借,可加大攻擊強度也!畢竟太極拳的攻防乃因應對方的攻防而生,<順勢借力>才能產生四兩撥千斤之效,而且變化萬千;如果對方不來攻,自然相安無事,那也好得很;學太極之人,絕不會主動攻擊別人,那就是其思想根源「道德經」弱道哲學的根本精神

,也是習練太極拳者所要追求的重點。

 

19、太極拳的「接勁」,是對方以任何方式快速打來時,我方承接運用之法。兩力硬碰硬,是為撞勁,當以大力者易勝,或者造成兩敗俱傷。「接勁」好比一個重球擊來,我「能吸住,而複擲出,乃為接勁」。所以,掌握了太極拳的接勁,也就掌握了太極散打的高級技藝。

個人心得:太極拳能練成接勁,才能實戰。至於何謂<接勁>,就是不論對方打來或推來,我與之接手的部位都是鬆的(見力棄力),完全要由腳接下來,這種作法乃屬高級走化,一方面可卸掉對方的力量,使其失勢傾跌,再者,可加大本身的反擊強度;反之,倘若接手的部位是用力硬碰硬,則就違反太極拳<不頂不抗>的原則,也會給予對手順勢借力之機,是不智之舉也。

 

20、所謂舍己,並非真的「舍己」,是順應來勢,伺機而動;乘虛而入,避實就虛;因勢利導,後發先至,這樣理解才較為得當。

個人心得:所謂<捨己>就是「見力棄力」、「螺旋似的弧形運動」和「沾黏貼隨」的綜合運用,亦即通過側身繞步不但走化對手的攻擊,讓出其攻擊路勁,而且能搶佔有利位置,順勢反擊對方,這是太極拳獨特的身步法運用,也是「吃虧就是佔便宜」的最佳表徵。

 

21、接手是散打中第一階段的功夫,如方向、角度、力點、速度及手、眼、身、法、步的合一,接手達到熟練程度時,就要訓練拳架式子的打法應用,當打法與內功整合之後就可練習自由搏擊了。所謂「接手法」,就是實戰開始身體第一次接觸以及交戰中每一次分開又再次接觸時所包含的技擊技術。因為實戰技擊開始前,以及交戰過程中每一次分開後,交戰雙方一般是處在安全距離以外的,那麼從安全距離到零距離的身體接觸之間的這一段時間內所包含的技擊技術,太極拳所練的「接手法」不是簡單的格擋招架,它的主要任務是控制、揣度、牽動、誘騙對手,為進攻和防守做準備。接手任務完成得好,便得機得勢,取得主動;反之,便失機失勢,陷入被動。一般來說,實戰技擊中至少有一次接手。「接手法」既需要明師指點,又需要刻苦訓練,還需要有人給你搭架陪練。

個人心得:接手法雖說是實戰的基礎功夫,不過能否打下下盤堅實的地基才是關鍵所在,因此,日復一日堅持「以腰胯帶動四肢」練拳,一旦功夫到家----「上身鬆靈、下盤沉穩」,接手或攻防的技巧只要稍加指點,即能得心應手;而後繼續精進修煉,下意識本能反應的功夫自然指日可待。

 

22、從推手喂勁到接手喂招、散手拆招,都是和老師或師兄對練,練到純熟。要真打,找到感覺,練到純熟,碰到自衛抗暴之時自然就能用,這樣哪有練不出功夫。

個人心得:太極拳推手乃是訓練攻防的最佳工具,不過要注意不可「玩推手、比輸贏」,否則就會背道而馳,進不了太極之門;而是應找具有共同認知之拳友,相互餵勁,不斷練習走化與發勁,找到感覺,練到純熟,遇事時自然就能得心應手<自然反應>。

 

23、推手是練懂勁功夫,可以完全敞開身心交流;發放手是試勁道功夫,亦可以放心交流;斷手是論偷打功夫,難以交流;散手是見真功夫,武不善作,要小心交流。雙方動手交流前宜詳辨甄別,明確交流規則,崇尚武德為好。

個人心得:推、散手是訓練工具,不能拿來比賽或拼輸贏,否則就會因好面子而淪為比力氣增拙力講技巧,如此即使練得出功,也是外家功夫,永遠與太極拳的真功夫無緣。切記!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ttaigi&aid=1102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