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論文〈謝誌〉
2008/12/03 11:53:21瀏覽3244|回應0|推薦3
口試剛結束的現在,終於確定自己可以畢業的現在,也是終於完成兩年畢業目標的現在,我,坐在書桌前面打下這篇「謝誌」,心情和所有過往的畢業生一樣五味雜陳,也是充滿感激與感動。


這兩年的日子轉眼即逝,卻是對我而言最難熬的一段。第一年我身兼數職,拼命在時間、自我、工作與課業中打轉,咖啡館成了我下班後停留的場所,我每日在那寫稿、讀書、批改作業,也做些聯繫家長的工作,總是待到凌晨才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而後日復一日又是無盡地忙碌,或者充實。


寫論文的這一年,既要兼負高三升學的重任,還得擔任高一新生的導師,在不同教材的銜接與責任上,顯得更加辛苦;雖然身兼數職的情況獲得改善,然而課業的壓力卻也更加繁重,這一年課業方面尚有碩二的課業與報告,還有繁重的論文亟待整飭,痛苦疲憊的時候常有,因此我往往將所有空堂的時間壓縮,即使只有一個小時的時間,我也帶著電腦到學校附近的咖啡店唸書、工作與寫論文;下課後的時間更是不敢回家,深怕自己會墮落浪費時間,因此幾乎每天和每個週末,都是紮紮實實地工作了十五個小時以上,雖然末期好幾次得了血尿,不過終於一切底定,心裡還是很開心。回想這兩年的日子,除了不斷自我對話,並且以「先苦後樂」自勉外,無數貴人的支持與協助給予我無比的力量和勇氣,心中常因此非常激動與感恩。


能夠造就我完成學業的是我親愛的政大國文教學碩士班的院長、系主任和月芳助教,感謝他們精心安排的課程,與犧牲假期為我們付出,讓我們擁有一流的師資,並且因為有你們的協助,使我們得以在忙碌的工作中兼顧課業,讓我們每每在週末一路奔波來到政大後,總是帶著溫馨與充實回家。而政大國文教學碩士班的同學們,更是我不可或缺的戰友,我們一同討論學習,也一同勉勵成長,其中好友莉蘋的協助更是點滴在心,感謝她陪伴我完成許多,也一路支持我走到最後,更祝福她論文寫作順利,人生幸福美麗。


此外,我由衷感謝我的指導老師——張雙英教授,他在退休後願意犧牲週末假日的時間為我們上課,並且在課堂上為我們建構了新詩史的知識,帶領我們一窺新詩的美妙和精彩,因為有老師的教導,使我對於新詩更加喜愛,確立了研究的方向和主題。此外,由衷感激老師在瞭解我的不足與忙碌之後,還願意收我為指導學生,並且不吝於教導我,他始終以和藹又深入淺出的方式引領我,協助我建構了研究方向與內容,我由衷感佩老師的學養和溫煦。此外,自己力求兩年之內畢業的目標,對老師而言想必造成了許多困擾和不便,但老師始終包容著我,乃至配合我的時間在他忙碌的工作中還為我一字一句斟酌著,這些歷程點滴在心。從老師願意指導我到現在,乃至未來,我都將一輩子視老師為恩人,並且將老師給予我的這份鼓勵與溫暖,繼續傳播給我的學生,師恩浩大,在這段過程中,體會尤深。
 


感謝張香華老師大方借予我費心剪輯的完整資料,使我獲益良多。雖然論文寫作繁瑣而累人,不過卻因研究而越發喜歡張香華的國際觀和真情摯性。她的作品展現了她動人的愛心,這一顆善良的心使我在她的身上與作品中,看到她獨特的靈魂與力度,而那種獨自行動的堅毅,以及觀照世界的角度,常令我無比動容。張香華不吝於給別人舞台與讚美,數十年來她翻譯了許多作家的詩作,自發性地為新詩的傳播努力,並且來往於戰火頻傳的東歐世界,使我益發尊敬她偉大的氣度,她突破了傳統文人相輕的格局,在不吝褒揚別人的同時,也使她變得更加寬宏與不同,這便是她由內而外閃爍的熠熠輝光。她曾說自己是具有熱情、溫情、真情、才情的四情女子,我喜愛這四情,當然,也期望自己同樣是個四情女子。


另外,我要感謝成就我完成這一切的小宇宙,他總是犧牲週末時間陪我上課,聽我說無止盡的工作計畫,也承擔我所有瑣碎的情緒與需要。他激發了我的潛能,讓我的特質發揮在適當的時刻,並且由衷地欣賞我,使我獲得獎學金並且成為系上有史以來最快畢業的學生,這些成果有一半的功勞都應歸功於他,也讓我們在這段歷程中體會「患難見真情」的價值,並且更瞭解彼此,未來也將一起走向更光明璀璨的永遠。


而我親愛的家人,我的父母與弟妹,更是我溫暖的避風港,他們用各自不同的方式給予我滿滿的愛與關懷,讓我放心地往前飛,繼續地往前走,也讓我在飛累走累的時候盡情地哭,我深愛我的家人,並且願意繼續用一輩子的心力去守護我美好幸福的家,讓我的父母減輕責任壓力,讓他們因為我更加地光榮快樂,無比幸福。


最後,我要好好感謝親愛的神明、老天爺,祂對我很好,也一直眷顧著我。感謝祂總是派遣無數的貴人輔助我,使我一路走來充滿快樂與勇氣;也感謝祂讓路旁總是繁花並茂,那是我繁重的生活壓力下,唯一的抒壓與安慰。而我知道,當我結束這份壓力和任務的未來,也將會繼續把愛傳送給我的學生和需要幫助的人,我希望自己有更多氣力去照顧弱者,回報我身邊的人,並且盡一個教師的義務,以回報老天爺對我的厚愛和大家的成全。


忙碌與分身乏術、身兼數職的感覺令人疲憊,在奮力迎戰的過程中,我總是為自己喝采,覺得自己不斷在做事的方法、態度和表現上,展現絕佳的統整和理解力,感受了自己的聰明與努力,喜愛自己一旦決定就勇往直前的旺盛企圖心,而觀察自己面對這些沈重工作與壓力的處變能力,竟也成為「苦悶象徵」外額外的收穫;又或者,面對挑戰選擇直接廝殺,是我的靈魂與力度的最好詮釋,也是一種氣魄。


然後,論文寫完了,我即將開始下一段人生,期待自己再開創另一番可能,也期待臺灣更好,世界更好,人人堅毅勇敢,家家幸福美滿,天天充滿希望!嘉嘉,加油!臺灣,加油!世界,加油!21世紀,加油!


猶記得兩年前九月的一個週末,我第一次坐在政大國文教學碩士班上課的心情,那時我深刻體會課業與工作必須兼顧,進修與假期不能兩全的道理,壓力無比沈重,身體無比疲憊,而心裡也無比壓抑。面對必須完成的課業,與兼負第一線的教學工作,我們這群國文教學碩士班的學生,不僅沒有學生的單純與從容,也沒有上班族的愜意與輕鬆,兩年來的日子只有自己與靈魂的對話,和同學間彼此同甘共苦的革命情誼。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iajiateacher&aid=2436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