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3/02 06:36:25瀏覽3332|回應20|推薦115 | |
這是旅居美國20多年來,第一次回台過春節!除了過節,也是慶賀老爸的81歲大壽。 從鋪天蓋地的美東逃出,沒想到,迎接我的是綿綿無期的溼冷。過年整整一周,整個人犯懶到不行,要不跟著家人當美食特攻隊,要不就坐上牌桌,陪爸媽摸八圈,最大的收獲,應該算是靜下心,好好讀完幾本好書。 久聞不如一見,讀了不少書評,回台第一晚就在餐桌旁看到龍應台的《大江大海》,從台灣走出、在異鄉度過數十年歲月,再踏上這塊熟悉的土地,龍應台小心翼翼地,揭開那不為人知的史頁,她不需要用刻薄的文字譴責戰爭,戰爭給那一整代人帶來的痛與慟,就如同婆羅洲戰俘營日軍官馬場死前留給台籍傭兵蔡新宗的木刻、如同蕭萬長一甲子後仍記得的潘木枝醫師,走過,必然留下痕跡! 那被無端捲入的一整代人,其中,也包括我的父親! 閱讀《大江大海》是個從未有過的經驗。一邊走進這頁沉重卻又不能遺忘的歷史,一邊跟著歷史推動的時間點,訪問老爸,原來,我所熟知樂天知命、無欲無求的老爸,也曾是隨江海翻滾中的一粒細沙,只是,幸運如他,未被巨浪淹沒,因著這一本書,他還能遲暮之年和小女兒述說著那段屬於他的大江大海、、、 《大江大海》第211頁寫道.... 、、、、戰爭期間,當作軍夫、軍屬以及「志願兵」被送到中國和南洋去做苦役、上戰場的,有二十萬人。運到日本高座海軍航空兵工廠作「少年兵」的,有八千四百多個台灣孩子。、、、、 老爸,就是那八千四百多名「少年兵」的一員,老爸的《大江大海》始於1943年,那時的爸爸,比我的老么還小,13歲。 小時候,只要填父母學歷,心底就有莫名的虛榮。的確,台北工專畢業,在那個動盪的時代,老爸的學歷在同輩的台灣人裡,算是高人一等的。工專以前的老爸,我只知道老爸去過日本,至於為何而去?去了多久?一直到讀到這第211頁,才終於揭曉。 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軍加強對日轟炸,日方軍機鉅損,因此,大舉在台募集台灣少年前往日本海軍工廠,接受短期訓練後,直接上生產線,製造軍用飛機。 13歲的爸爸,還是不解事的年齡,就在日方「既能接受學習、也能自立更生」的雙重誘惑下,志願赴日。 「前幾個月,是最難熬的!」老爸說,台灣少年工多半都在11歲至15歲之間,離鄉背井,小小年紀都學會隱忍,逆來順受,在砲火下求存。「日軍不會讓我們餓肚子,嚴格的訓練,卻終身難忘!」老爸說,入冬的日本高座,天寒地凍,不是亞熱帶孩子受得住的,若稍有懈怠或瑟縮,少年兵會被點名互打耳光。 一邊說著近一甲子前的往事,老爸也挖出2006 年拍攝的紀錄片「綠的海平線」,片中接受訪談的少年兵,都是老爸不識的前後期同學,如今也都垂垂老矣,當他們各自述說那段動盪時代受翻弄的命運,也提到那群看不到戰爭結束、沒機會變老的早夭少年兵,在他們的臉上我看到了和老爸一般的沉重+謙卑,還有一種歷經大風大浪後,「也無風雨也無晴」的豁達 。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老爸也結束兩年的少年兵生涯,等了兩個多月,終於等到船班,踏上返鄉旅程。老爸說,離家兩年,他只聽聞老家已搬,搬至何處卻無所知悉,「下了基隆港何去何從? 」那時的老爸,不滿16歲,除了無家可歸的未知,對於脫離日本殖民的台灣、對於前途,「腦袋裡滿是問號!」 船平安靠岸,老爸見到了他的老爸,心裡一塊石頭落了地,屬於老爸的《大江大海1943-1945》,也告一段落。 http://www.quietsummer.com/Emeraldhorizon/SEntering.html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