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10/18 20:31:50瀏覽3323|回應7|推薦48 | |
引用文章自殺
引用文章寫完《自殺》之後....
九月下旬,麻省理工學院一名華裔女生自殺,本周馬州名校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傳出一名大二中國留學生李揚凱跳樓死亡;日昨,大華府明星學區費爾法克斯郡(Fairfax)公立高中一15歲女生貝絲金臥軌自殺,光是這一學區,最近兩年外傳確認的學生自殺事件,這已是第五起。
「讓我們慶祝他在世時的生命,別去管他怎麼死的!」霍大自殺華生的一位舊識,在博客一片唏噓聲中,發出這樣的「陽光」留言,這也是羅賓威廉斯自殺身亡後,粉絲們普遍的反應。
面對「自殺」這樣一個敏感新聞,常有天人交戰:評論、揣測,對死者親友可能造成二度傷害;但若不探索成因,如何談未雨綢繆,如何挽留住一個個執意要走的年輕生命?!「Let's celebrate his/her life!」面對「自殺」知所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悲壯,只怕更多身處低谷者步其後塵、走上不歸路!
在新聞良知道德考量下,美國主流媒體很少把「自殺」當社會新聞處理。不揭人瘡疤、尊重家屬是主因,但更擔心的是引起模仿效應(copycat)。高中生的自殺事件,校方多半能正面應對,大學生的校園自殺,敏感度大得多,尤其是校方為顧及校譽、形象,多不予聲張。麻省理工學院曾發生女學生在宿舍自焚身亡,家人將學校告上法院索賠兩千多萬,各校更如驚弓之鳥,除了保護學生,也更加小心保護校方的權益。
新聞冷處理、學校怕生事,校園自殺事件還是層出不窮。根據美國自殺預防基金會(The American Foundation for Suicide Prevention)的統計,全美每年約有1100名大學生、研究生死於自殺;每六名大學生就有一人是憂鬱症患者。
自殺事件頻傳,自殺者、自殺未遂者的年齡層往下降至初中生,自己身邊的年輕人,就有不少正被憂鬱症困擾。
今年初開始幫鄰居忙,幾度進出費郡的醫院身心科、院外心理諮商中心,那一張張蒼白、無生氣的年輕面孔,從傳言、新聞中,真真實實地出現在我面前。這些年輕孩子中,不乏亞裔臉孔,他(她)們多出自全美第一富郡費爾法克斯郡,有關心他們的父母,衣食無缺,但他們對生命困惑、對學習冷感,有的靠藥物麻醉自己,有的沉迷網路世界;手腕仍綁著繃帶的,腦海裡不自主浮出個問號:是不是個「自殘」的孩子?!
就在臥軌女生貝絲金失蹤的同時,大華府和費爾法克郡齊名的明星學區蒙郡(Montgomery County)郡議會正召開一場公聽會,來自三分之一是亞裔生的伍頓高中(Wootton High School)名為雪倫的學生說,她的學校已有一串自殺未遂的例子,她想知道政府、議會能做甚麼?!
著有"The Price of Privilege"的里文醫師提醒家長:過度的期待與過度的保護,只會造就迷失、不知處理自我壓力的一代,子女學習好並不等於家長可以忽視心理方面的警訊。她也警告,青少年升入大學前的心理困擾若無法得到關注、治療,單飛入大學更讓人擔憂。
這些都不是政府、議會該做、能做的,年輕而不蒼白,關鍵人物就是家長。
|
|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